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年28中教育集团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31 浏览次数:18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如《陋室铭》。 B . 《马说》《卖炭翁》《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 . “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每更约两小时。 D .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如“河阳”指黄河北岸,“汉阴”指汉水南岸。
二、句子默写
  •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1) 范仲淹《渔家傲》中“长烟落日孤城闭”,和王维《使至塞上》“”描绘的都是边塞风光。
    2. (2)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争春的句子是“。”
    3. (3) 《三峡》中侧面描写山峰高峻的句子是:“。”
    4. (4) 孟子认为“,威武不能屈”才可以称之为大丈夫。
三、字词书写
  • 3.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你渴望倾诉,世界却装聋作哑,没有人听得见你声嘶力竭的呐喊;当你疲备不堪,麻烦与困境却纷至沓来,仿佛将你置入无边的孤独野。这个时候,多少人憧憬拥有飞鸟一般的翅膀,只为逃离眼前,为烦恼的心魂寻求一个暂能安息的荫庇。而有的人原本就长着强有力的翅膀,因凡心未泯而坠落人间,折断了翅膀,例如我就是。他们扇动折断的翅膀,奋力飞起,却又跌落下来。但翅膀一定会痊愈,我仍会震翅高飞。

    1. (1)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②憧憬

    2. (2) 请从上面一段文字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②改为

四、综合性学习
  • 4. 校学生会开展“走近传统节日”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邀嘉宾,听讲座)

    1. (1) 下面是学生会邀请九年级语文组组长刘老师参加传统文化讲座的邀请函,邀请函中有几处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刘老师:

      为繁荣校园文化,丰富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校学生会邀请您于4月3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为九年级同学从事“走近传统节日”知识讲座。恭请您届时光临。

      2020年4月1日

      校学生会

      ①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邀请函格式上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2. (2) 下面是一副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写出对应的节日名称并写出一个相关的习俗。

      艾叶吐芬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节日:      习俗:

    3. (3) 为了调动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请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五、诗歌鉴赏
  • 5.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回答下面小题。

    (甲)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1) 选出对这两首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甲)是一首绝句,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乙)是张养浩在赴任途中写的一首元曲。 B . (甲)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 . (乙)诗中“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两句,写作者看到宫阙残破,倍感可惜。 D . (乙)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2. (2) 用自己的话解释划线句子写的内容,并任选角度进行赏析。
六、课外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 , 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 , 膝语蛇行 , 不敢举头;而文长( )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 )越。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    )卒。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节选)

    (注释)①客:做幕僚。②具宾礼:准备好接待宾客的礼节。③介胄之士:穿盔甲的军士。④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⑤永陵:代指嘉庆皇帝。⑥奴:抨击。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胡公皆

      ②公以是重之

      ③欲以

    2. (2) 用“/”断句,划两处

      竟 满 其 纸 气 韵 遒 逸 物 无 遁 情

    3. (3) 请将“于”“而”“以”分别填入下面相应的语句中。

      ①文长部下一诸生傲之

      ②故其名不出

      ③抱愤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

      ②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

    5. (5)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徐文长的“豪荡不羁”?
七、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诗词之美:中华文化中最耀眼的星

    (王立群)

    ①中国文化中,文字是根,成语是枝,诗词是树。无根固然不会有枝有花,但如没有树,根和枝又有何用?字、词只能是构件,只有诗词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②文字、成语都有其美,而诗词之美则是文字与成语无法比拟的。

    ③因为诗词拥有绝美的表现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尽寒冬的冰雪之美。“梨花一枝春带雨”,写透女神的面带泪珠之美。“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将绝难用文字形容的琵琶声,表达得让人如闻其声。“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山村野外渡口的画面之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表达的是恋人之间难分难舍之情,真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副恬淡自然的山居图。这些为中国人熟知的诗句,构成的绝美意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审美观,涵育了无数中国人的诗意思维,也深深影响了受中国古典文化熏陶的汉文化圈的国家。

    ④文字、成语有其自身之美,诗词之美远胜于二者。

    ⑤为什么这样说?

    ⑥诗词有隐约之美。琅琅上口的常见诗词,常常在未入学的孩提时代,已被广泛诵读,读懂它似乎还比较容易。欣赏诗词,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长期的阅读训练,即使有了这一切,遇到艰涩难懂的诗句,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你可以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它的美,它的某些信息片段,但你始终无法清晰地把握到它的确切内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这首《锦瑟》诗,千百年来几乎无人可以透彻确解。

    ⑦诗词有结构之美。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流水式结构;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并列式结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前叙后议式结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以景结情的结构,前三句写送别,最后一句写景。诗词之中的结构之美,远比这篇小文所说的复杂得多。诗词的结构之美,是文字、成语所不具备的,因为文字、成语是字、词,诗词是篇,二者不具备可比性。唯其如此,诗词更美,更耐咀嚼。

    ⑧诗词有多重功能。诗词可抒情。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故国的伤感,巨大的悲痛,难言的苦衷,诸味杂陈的滋味,岂是一字一词可以担当?诗词可以议论,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的“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力驳晚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诗歌大家的手中,诗词无所不能,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一切用散文表达的内容,诗词皆可表达。诗词可以表达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都是人们熟知的诗句。

    ⑨诗词有声韵之美。中国古典诗词要讲平仄、对仗、声律。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⑩一联之中,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两联之中,上联第二句第二字与下联首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全诗“吴”“孤”“壶”三个韵脚,皆属上平声七虞韵,全诗形成了平仄相对的声律之美,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独有的声韵之美。

    ⑪一句话,集诸美于一身的诗词,永远是中华文化耀眼星空中最亮的星星。

    1. (1) 为什么说诗词之美是文字与成语无法比拟的?
    2. (2)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诗词之美?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 (3) 简析文章第六段加点词语“确切”的表达效果。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爸爸不知道

    ①我在女儿心里的形象糟糕透了,简直是一无是处。

    ②这种坏形象起于女儿5岁时。一个寒冷的冬天,女儿看《动物世界》,电视画面上,一大群企鹅面朝蔚蓝色的大海,憨态可掬。女儿扭转头:“爸爸,企鹅不穿衣服,它为什么不怕冷呢?”

    ③看着女儿疑问的眼神,我摇了摇头,老老实实地说:“爸爸不知道。”女儿显然对我的回答不满意,说:“爸爸你为什么不知道呢?”听了女儿天真的反问,我哧地笑了,既是解脱又似开导地对女儿说:“我们生活在知识的大海里,生活中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

    ④在很多孩子的心里,爸爸妈妈似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哦。”女儿看着我,用鼻子应了一声,就找她妈妈去了。那时我们还没有手机。女儿拿起电话,把她妈妈单位的电话号码按了一半才想起妈妈去了外地。于是,把电话打给了小伙伴,一连问了两三个小朋友,才得到一个不是完全正确的答案———因为企鹅是不怕冷的动物。

    ⑤妻子出差回来后,女儿拉着妈妈的手,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妻子看着我,不无揶揄地说:“你爸爸小时候不好好读书,所以他不知道啊。”

    ⑥此后,我还被女儿的一些作业难倒了,特别是那些拼音啦、英文啦,我更是不懂,更是经常回答“爸爸不知道”。而那次去大容山游玩,更让我在女儿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⑦大容山连绵数十里,山上林木茂盛。那天我和女儿被美丽的景色吸引着,不知不觉进入了一片“无人区”。我们迷路了,费了很大的工夫,还是没找到出口。

    ⑧“爸爸,咱们怎么办呢?”女儿看着我,跺着脚,一脸焦躁。

    ⑨我掏出手机,想向景区求救。可打开手机一看,一点信号也没有———这里不仅是无人区,还是信号的盲区。“没有信号。”我把手机递到女儿的面前,说。

    ⑩“这个鬼地方,怎么就没有信号呢。”女儿嘟哝着,“只有呼救了。”我点了点头,便和女儿向着大山呼喊起来。可我们的声音像被那些密不透风的林木、青翠的藤蔓和鲜艳的花草吸收了一样,任凭我们怎样叫喊,也听不到人们的回应。我俩急得团团转。

    ⑪女儿看着我“爸,我们怎样才能走得出去?”我又看到了女儿问我企鹅为什么不怕冷的眼神。看看周围参天的大树和被我们踩得东歪西倒的野草,我无可奈何:“我也不知道哪儿才是出路,我们想想办法吧。”女儿点了点头,先前的急躁没有了。也许她已想明白,面对困境,焦急没有任何的作用。

    ⑫这一冷静下来,女儿还真想出几个走出困境之法,但兜来兜去,我们还是回到了原地。

    ⑬“怎么会这样呢?”女儿看着渐渐西沉的太阳。还没容我回答,女儿突然拉起我,向另一个方向走去。“我们刚才为什么走不出去,是我们没有方向感。”女儿一边拉着我,一边说,“我们是顺着太阳晒的方向来的,现在只要我们往背着太阳的方向走,就一定能走出去。果然,用不了多大工夫,我们就脱困了。

    ⑭时光流逝,女儿已名牌大学毕业并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单位里干得有声有色。春节的时候,女儿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闲聊。女儿拿出了那本厚厚的相集翻看着,她忽然大叫起来:“爸———”我和妻子不解地看着女儿。女儿把相集递过来,指着我初出来工作时的一张工作照:“爸,你 以前在大容山景区工作过?”我点了点头。女儿像不认识我一样盯着我,盯得我脸上热热的。“原来大容山你都熟悉啊。”女儿拉着我的手,“那次山中迷路,你是知道怎么走出去的,可你就是不告诉我!”

    ⑮看着女儿,我哧地一笑。是啊,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无人区”。如果每次都要让别人为你破解出山之路,那你何时才会长大呢?

    1. (1) 选文以“爸爸不知道”为题,有哪些好处?
    2. (2)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哦。”女儿看着我,用鼻子应了一声,就找她妈妈去了。(加横线句子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情态?)

      ②“爸爸,咱们怎么办呢?”女儿看着我,跺着脚,一脸焦躁。(对加着重号部分进行简要赏析。)

    3. (3) 作者在叙写“大容山脱困”之前,详写了什么事情,略写了什么事情?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
    4. (4) 假如你是文中的“女儿”,回望自己的成长之路,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八、名著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选段二:

    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B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竭力施功,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众皆称谢不已。当日饮酒,终不畅怀。席散各回本寨。

    1. (1) 读选段一,回答:孙悟空为借芭蕉扇,要到南海观音处请谁来见罗刹女?他这次借扇子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2. (2) 读选段二:回答:梁山好汉大多反对招安,但最终众兄弟还是跟从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根据小说内容,说说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九、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乐观,充满着希望,也充满着信心。——奥斯特洛夫斯基

    材料二:

    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表现的青春,是勇敢、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B站演讲词《后浪》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