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腾冲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育教...

更新时间:2022-08-06 浏览次数:83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文知识积累
  •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jī)      宿(rú)     然(chànɡ)   畏罪逃(qiǎn) B . 嘱(dīnɡ)    尾(kāo)    妥(dànɡ)    堂大笑(hōnɡ) C . 恿(sǒnɡ)    护(pì)     较(liànɡ)   无病呻(yín) D . 和(cān)     御(pìn)    职(chèn)    差不齐(cēn)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俯视      恍惚       孤苦伶仃       抖擞精神 B . 奥秘      诀别       疲倦不堪       见义思迁 C . 惨淡      消耗       随声附和       刨根问底 D . 分歧      莅临       神通广大       油然而生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母师长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B . 阳春三月,游览园林固有情趣;可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目不窥园 , 亦别 有风味。 C . 一到活动课,操场上就人声鼎沸,气冲斗牛 , 显示出青春的活力。 D .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B . 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C . 在办公室里老师昨天同他诚恳的交换了意见。 D . 今年的《考试说明》对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及要求作了一些新的调整。
  • 5. 把下列句子填入语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①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②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③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

    之心的精神。

    ④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A . ③①④② B . ④③①② C . ③④②① D . ④②①③
  • 6. (2020七上·房县期末)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童话和寓言都采用虚构的故事,幻想的情节,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但童话篇幅较短,更有讽刺性;寓言篇幅较长,更有趣味性。 B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 . 古人常用“书”表示信件,内容或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劝勉,如诸葛亮《诫子书》;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如《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乡书”等。
  • 7. 根据提示填空。
    1. (1) 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2. (2)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3)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 (4)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5) 曹操《观沧海》中,表现所写之景充满一片欣欣向荣之情状的诗句是

    6. (6) 谭嗣同《潼关》中运用拟人的修辞表达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

      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

二、综合性学习 <b ></b>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疫情期间,某中学开展“居家乐学读经典”主题活动,号召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以阅读经典名著的方式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阅读种类调查


    材料二:阅读时间调查

    材料三:德国诗人歌德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中学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就是在和一位位文学大师对话。他们创作的名著,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大浪淘沙,沙里淘金,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分享下去。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信息。
    2. (2) 你的好友小明一直沉迷于阅读仙侠玄幻小说,甚至幻想自己也能修仙成神。他的妈妈很着急,希望他多读些文学名著类的书籍。请你结合材料三劝说小明多读文学名著。
  • 9. 名著阅读

    【文段一】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文段二】衍太太现在是早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1. (1)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里。
    2. (2) 《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阅读 <b></b>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 途中的思乡之情。 B . 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情景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 帆,红日,和风,归雁。 C . 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 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D . 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潮平两岸阔”中的“阔表 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2.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任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南北朝·刘义庆·《咏雪》)

    【乙】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战国·韩非《智子疑邻》)

    1.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俄而雪骤  ②公欣

        ③撒盐空中差可          ④暮而果大其财

    2. (2) 翻译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不筑,必将有盗。

    3. (3) 甲、乙两文中的家长都对孩子进行了赞赏,请你各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甲】

      【乙】

    4. (4) 请你对甲、乙两文中家长的赞赏方式进行简要评价。

      【甲】

      【乙】

  • 12. 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问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

    老舍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漫漫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④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1) 第①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的?指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
    2. (2) 选文第②段中的“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的“卧”字好在哪里?
    3. (3) 选文描写小雪后济南的山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你各找一例写在下面横线上。
    4. (4) 最后一句话独立成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根据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 1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玉雕替我“说”爱你

    禹艳

    ①他4岁了还不会说话,喊他也不搭理。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带他去医院,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又遭此打击。去特殊学校训练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年轻的妈妈最终不堪重负,在他8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了。

    ②8岁是该上小学的年龄了,父亲却只给他报了语言课,并且辞去了玉器厂的工作。因为有点儿雕刻的技艺,父亲在朋友开的玉器店里帮忙。此后,他和父亲形影不离,工作、吃饭、睡觉,父亲既当爹又当妈,还当起了师父。他站在一旁“听”父亲向顾客介绍各种玉石,坐在旁边看父亲雕琢,和父亲一起淘采玉料……看得多了,见得广了,渐渐地他真的对那个硬邦邦的石头产生了兴趣,渐渐地还能分辨出优劣美丑来。

    ③突然有一天,父亲发现了他的反常。有顾客上门时,他总是躲在里屋或是门后,探出个头,怯生生的样子。父亲让他出来,他十分惊恐,连连摇头。再去医院检查,因为聋哑,他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于是,每当有顾客来,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场,还强迫他帮着接待……父亲变得很严厉,总是逼迫他做事情,那阵子他委屈极了,觉得父亲不再爱他了。

    ④在愁闷情绪之下,他拿起了父亲的雕刻刀。因为只有这时,父亲不仅不会打扰他,逼迫他去招待顾客,还会手把手耐心地教他如何雕刻,怎样雕起来省力,怎样辨别纹理……就这样,他爱上了雕刻,疯狂地练了8年。8年里,他依然很少“说话”,每天练习的时间超过10小时,每一个小时,父亲都陪伴在侧,悉心教导。

    ⑤16岁那年,他雕出的第一个成品是父亲的模样……他将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父亲。年近五旬的父亲接过时,热泪盈眶。父亲将这座玉雕放在了店里最醒目的位置,取名《父亲》。顾客前来,一眼便认出了雕刻的是谁,问及出自谁手,得知是又聋又哑的儿子所雕时,无不惊讶,而后啧啧称赞。这家店因为这个励志的少年声名大噪,生意红火了起来。

    ⑥几年后,他的刀法更娴熟了,前来找他定制玉雕的人越来越多,雕刻的图案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人物,还有风景、属相、吉祥物等,工艺绝对上乘。但人们注意到,再没有一座玉雕超过那座《父亲》。

    ⑦他依然不喜欢与人交流,当地媒体想采访他,他拒绝了。执着的记者等在一旁,问他:“大家都说,你在16岁出的那座玉雕作品,后来很少有超越的,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心陡然收紧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雕刻刀,指了指发不出声的哑嗓子,又指了指父亲,把手放在胸前打了个手势,“说”:“因为爱。”

    ⑧是啊,任何作品融入至深的爱,都是无法超越的。16岁那年,当他终于如父亲所愿,能够拿稳雕刻刀时,他依然说不出一句感激的话。于是,他把对父亲的爱融于雕刻之中。那精雕细琢的不是玉石,分明是想要对父亲说的一字一句啊。

    1. (1) 仔细阅读文章,以时间为序,从“他”的角度,分别梳理“8岁后”和“16岁

      时”的故事情节。

      时间

      故事情节

      4岁后

      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

      8岁后

      A

      16岁时

      B

      几年后

      “说”出他的其他作品无法超越《父亲》的原因

    2. (2) 文中的父亲对他疼爱有加,体现在哪些方面?
    3. (3) 文章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
四、作文 <b></b>
  • 14. 又是一个冬天。2020年的冬天,是一个特殊的冬天,是我们进入初中生活开始新的人生之旅的第一个冬天。这个冬天,我们有温暖的回忆,离别的愁绪,美好的期待。迷惘、思索、选择、拼搏、自由、梦想……这些都或将成为这个冬天的关键词。

    请以“2020,我的冬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