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8-08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请根据拼音将汉字用正楷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庄、整洁。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爱慕   澄澈   缥缈   见异思迁 B . 滑稽   匍匐   温训   浑为一谈 C . 蜷伏   绫乱   慷概   大相径庭 D . 澳秘   和篱   荫蔽   花枝招展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 不舍。 B .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 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 C .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头晕目眩 , 美不胜收。 D .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 4.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生活是轻松愉快的,每天都有许多外国人到来。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A . "城市"和"织工"都是名词,"想"和"看"都是动词。 B . "美观"和"他们"是代词,"一种"是形容词。 C . "愚蠢"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分析是贬义词。 D . "美丽"的近义词是"漂亮",反义词是"丑陋"。
  • 5.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不禁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B .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看他有没有顽强的毅力。 C . 每个共产党员都没有不要学习他。 D . 这次大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邀请了许多专业人士组成评委团为选手打分。
  • 6.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 . 《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 .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D . 《皇帝的新装》选自《格林童话》。作者格林,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 7. 名著知识。
    1. (1) 不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五猖会》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B . 《藤野先生》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动因。 C . 《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D . 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天蓬元帅",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
    2. (2) 《西游记》的主体部分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请你写出两个你认为精彩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

  • 8. 综合性学习。

    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1. (1) 你一定也读过一些好书吧!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并简单介绍其内容。(30 字左右)
      书名:

      内容:

    2. (2)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请你也写一句关于书籍的比喻句。(不必仿写)
  • 9. 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 (1) 树木丛生,(曹操《观沧海》)
    2.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3)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
    4. (4)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5)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6)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7. (7) 《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诗句是∶    ,             
    8.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同情的句子是∶       ,      
二、古诗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落叶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术肯下,犹言惜故林。

    对以上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甲】诗的颈联中"生""入"将景物拟人化并富有生机,表示时序的交替,暗含时光的流逝,既是美景,也是哲理。 B . 【乙】诗中"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一句的表层意思是∶翻飞的落叶,为什么不肯落下,就是留恋森林。 C .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D . 【甲】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归雁",表达想要回到洛阳却回不去的凄凉心情;而【乙】诗中诗人却把自己比作"落叶",表明自己身处他乡,漂泊不定。
  • 11.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面》)

    ③子曰∶"温故面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⑨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1)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

      ②与朋友交而不

      ③思而不学则

      在其中矣

    2.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每句断一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4) 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很多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三、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小山整把济南图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营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④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⑤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1) 从选文第①段画线句能看出冬日的济南城有什么特点?
    2. (2) 选文第③段主要描绘了什么?
    3. (3) 仔细揣摩下面的句子,品味加点词的妙处。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4. (4)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融入了怎样的情感?
    5. (5) 老舍笔下的冬天温暖安宁,我们新宾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请描绘出我们家乡新宾的冬天美景。(40 字左右)
    6. (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村庄带给人的安适之感。 B . 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 表达了对济南的热爱、赞美之情。 C . 选文第④段"小水墨画"这个形象很具体,能准确表现济南城外地方宽敞,山坡上卧着小村庄,小村庄上卧着点儿雪,因而开阔淡雅的特点。 D . 选文第①、②、⑤段描写的景物分别为济南城内的阳光、山和树。
  • 13.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①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学生顽劣异常。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

    ②第二天早上,露茜就站在了这个班的学生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让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们的创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很兴奋,不一会儿,就在黑板上列出了10条班规。然后,露茜老师就若违反这些班规该如何处治向学生们征询意见。汤姆站起来说∶"如果谁违反了班规,他就应该脱掉衣服,让您在他的后背上打10木板!"早已习惯了恶作剧的学生们自然是一呼百应。

    ③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一切都很平静。但是到了第四天中午,汤姆却在教室里暴怒了,原因是他的午餐竟然被人偷吃了!此事涉嫌"偷窃",露茜老师立刻就此事展开了调查。事情很快便水落石出∶是小个子汤米偷吃了。汤米也承认确实是他拿走了汤姆的午餐。于是,露茜老师就问他∶"你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汤米眼含泪花,点了点头。

    ④汤米这几天穿的是一件厚厚的外衣,他______向露茜老师乞求说∶"我有错,我愿意接受惩罚,但是,请不要让我脱掉外套。"还没等露茜老师开口,汤姆就气势汹涵地命令道∶"你必须脱掉你的外套!"没办法,小家伏开始动手解他身上穿的那件旧外套的扣子。当他脱下外套的时候,露茜老师看见他没有穿衬衫。更糟糕的是,她看见那件外套里面隐藏的竟然是一个极其虚弱和干瘦的躯体。

    ⑤露茜老师问汤米为什么不穿件衬衫。小个子汤米回答∶"我爸爸死了,我们家非常穷。我只有一件衬衫,可妈妈今天把它洗了。"

    ⑥露茜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个脊骨和肋骨都从皮肤底下凸出来的后背,她实在不心将那根硬硬的木板打在这样一个后背上。但是,她知道她必须执行对他的惩罚,否则,孩子们今后将不会再去遵守那些班规。因此,她狠了狼心,扬起了手中的木板

    ⑦就在这时,原本气急败坏的汤姆再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问老师∶"班规里有没有说别人不能替犯错者挨打?"露茜老师想了一想,说;"没有。"

    ⑧汤姆说∶"那好,我愿意替汤米接受惩罚。"说着,他脱掉了外衣,冲老师弯下腰来。

    ⑨"你有没有搞错?他吃了你的午餐啊!""嗯,我知道,可他实在太弱小了……"大个子汤姆轻声说。

    ⑩露茜老师心里百味杂陈,但她还是打在了那个结实的后背上。一下,两下……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尽管露茜老师竭力控制着自己打下去的力气,但打到第五下的时候,那根旧木板突然从中间断成,两截。

    ⑪露茜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把脸理进她的手掌心里哭了。哭着哭着,她听到教室里一阵骚乱,抬起头,她发现所有学生都在用手抹眼泪,而且她的面前竟然多了几个脱掉了上衣的后背!

    ⑫"你们都是好样的!"露蓄老师显然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从今天这件事上我发现,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优秀的,我们的班级也很快会进入优秀之列!" 全班同学都含着热泪鼓起掌来。

    1. (1) 结合上下文,在选文第④段画线处对汤米进行神态描写。
    2. (2) 汤姆为什么要替汤米接受班规的惩罚?
    3. (3) 读了选文后,你觉得露茜老师能不能把这个班级带好?为什么?
    4. (4) 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高潮部分是汤姆代汤米受罚。 B . 结尾露茜老师说"我们的班级也很快会进入优秀之列",她的自信来自她出色的管理能力。 C . 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是环境描写,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 D . 汤姆是一个顽劣而不失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担当的孩子。
四、 写作  
  • 14.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以"我的初中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与提示;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

    ②选择题目(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③请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 分)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5.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