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1-03-18 浏览次数:17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央视《朗读者》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 . 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C .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D .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二、句子默写
  •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 (2) ,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无)》)
    3. (3) 故园东望路漫漫,,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 (4) 《木兰诗》中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
    5. (5) 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韩愈《晚春》)
    6. (6)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三、基础知识综合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周宁不仅有神奇九龙漈,大气磅礴;还有千年鲤鱼溪,典雅庄重;还有     A     ,          。春天的信笺里,除了桃花的深情款款,还有白似雪的李花,素洁晶莹;梦幻的杜鹃花海,五彩斑lán    ①(A.斓  B.澜);娇媚的垂丝海棠,妖    ②   (A.láo  B.ráo)多姿……周宁的山水啊,她澎湃着,展示自我;她寂静着,衬托万物。她孕育着周宁人民,滋养着这一方水土。

    1. (1) 为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 (2) 结合语境,在文段A处续写一个句子。
四、填空题
  • 4. 请把下列的两个介词填在括号里()、(

    美丽     把     哎     嗡嗡     对于     桌子    收购

  • 5.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1) 《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入扣。
    2. (2) 《骆驼祥子》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孙侦探以及大学教授阮明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3. (3) 祥子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买车,往远处想就是开车厂,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
五、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 .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 . 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 .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2.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六、对比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 , 守节自誓 , 亲之学。家贫,至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 , 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画地学书》)

    【注释】①母郑:母亲郑氏;②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③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④辄(zhé):立即,就;⑤冠:指成人;⑥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声:声誉;⑦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⑧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公亦以此自矜;     ②尔安敢吾射:

      ③至荻画地学书:;   ④亲之学:

    2. (2) 乙文中画曲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B .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C .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D .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3.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②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4. (4) 《卖油翁》一文告诉我们道理。乙文中欧阳修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人品超群的文学家:
七、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羞涩的两元钱

    夏天,傍晚的街头,热气理直气壮地肆虐着,如白天一样逼人。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瘦弱的身子静静地蜷缩在一棵柳树下,一头乱蓬蓬的白发散乱在脸上,看不清楚她的面容,成群的蚊蝇嗡嗡嘤嘤地围着她上下飞舞鸣唱。一位老大爷在她身边摩挲着,拿出一件大概是被汗水浸透的上衣,蹒跚着到路中央的绿化带上晾晒。一辆被棚子遮盖得严严实实的架子车,停在街边路口,那就是他们可以移动的“家”。

    又是一对漂泊流浪的老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风烛残年的他们还背井离乡、风餐露宿、浪迹天涯?

    “妈妈,我想给他个钱,好么?”宝宝摇着我的胳膊,仰起小脸,瞪着明亮的眼睛征求着我的意见。

    “好啊。”只是我们出来散步,没带什么钱,也就两个硬币,以备在孩子口渴时买冰淇淋的。

    “那样你就吃不成冰淇淋了。”

    “我不吃了,我一会儿回家喝茶,说不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在挨饿呢。”女儿又在适时地发挥着她的“换位思考”的想象。我赞赏地抚摸着她光滑的头发,“那好吧,你去给老爷爷拿去吧。”

    兴致勃勃的她刚跨出去两步,却又折回来了。

    “妈妈,我——”宝宝羞怯怯地靠向我,“人家会笑话我的,你和我一起去吧。”

    我抬眼看去,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地从老人和他的车旁匆匆经过,也有人漫不经心地瞟上一眼,但没有人在他们身边停留。

    我理解了孩子的担心,因为我有着和她一样的尴尬感觉。一种说不清的原因让我没有勇气和她一起去。这是怎样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啊,真心地想给人以关注,怎么还这样羞涩呢?让我更不安的是幼小纯真的孩子,她怎么也有了这样的心态,这会阻止她在今后成长过程中对他人同情心的释放。一个没有怜悯心的孩子,绝对不是我所期望的健康成长的孩子啊!所以我怕她此刻看出我的怯懦后也这样畏缩不前,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地鼓励她:“宝宝,你是在关心人做好事啊,管别人干吗?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吧。”她听话地点点头去了,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促,好像她在伺机做贼似的,我知道她还心存担忧。

    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和她一样大的时候,从没有这样的顾虑,那时正是人人争着“学雷锋”做好事的时代,作文本里经常出现“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的句子,极其准确地概述了那时的社会风貌。的确,人人以做好事为荣,以少做和不做为耻,以至于《刘文学》这本书,小英雄刘文学在海椒地里勇斗地主王云学的故事,使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于是我迅速给自己确定了目标,机敏的眼睛瞄上了村子里那个“地主”,悄悄地捕捉着他的动向,准备随时和他的不良行为做斗争,以便做第二个“刘文学”,可是在我跟踪了好多天后,发现他总是安分守己、从无过错。我最终失望地放弃了这个“英雄壮举”,听老师的话,从小事做起,可是小事被我做成好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挖空心思、费尽心机,最后只好从家里偷偷地拿了二分钱作为“拾金”,乐滋滋地高举着交给了老师,在老师欣慰的目光中和同学们羡慕的眼神里,像宝宝眼下一样,喜气洋洋、如释重负地走回来。

    我向宝宝伸出大拇指夸奖着她,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更多的是舒心而满足的笑。

    “妈妈,我太高兴了,这两元钱可以给可怜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买好几个烧饼呢,就是我给他的钱太少了,等我长大会挣钱时,我会多给他钱的。”宝宝目光望着远处,无限神往地说。而此时的我在想:孩子,但愿你长大后,还记得你今日的愿望。

    不知从何时起,雷锋尴尬了,爱心羞涩了,我们的善良打盹了,其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应该是坦然的,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本来是快乐的,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我们也不应该让单纯的爱心复杂化。

    1. (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发展过程

      看见流浪老人

      走出两步又回来

      鼓励孩子去

      孩子给完钱

      女儿内心变化

      想给老人钱

      A

      B

      舒心而满足地笑

    2. (2) 请分析选文第①段的作用。
    3. (3) 联系全文,品味下列句子。

      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促,好像她在伺机做贼似的。(从人物描写角度)

    4. (4) 选文第⑿段采用哪种顺序?有何作用?
    5. (5) 请写出本文题目“羞涩的两元钱”的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八、综合性学习
  • 9.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 (1) 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 . 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 .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 .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2. (2) 材料二划线句子“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至少写出两点)
九、名著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这是祥子第几次买车?这辆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十、作文
  • 11. 在你的成长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他们或许让你高兴,或许让你痛苦,或许让你迷惘,或许让你释怀,或许让你惭愧、尴尬,甚至难堪……但不管何种感受,都值得你去记忆。请以“总有       ▲         值得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