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2020年3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6 浏览次数:9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0·信阳模拟)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脉    弄/养家口 一而散/堂大笑 B . /气    泥/风姿约 齿生香/汗流 C . 给/奉    唧/呱坠地    尽粮绝/丸之地 D . /提    杀/力同心 群英荟/不及防
  • 2. (2020·信阳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的一项是(  )
    A . 靡烂         蔚蓝        催泪弹        不骄不躁       欲盖弥彰       B . 轻蔑         珊瑚        拌马索        精雕细琢       铤而走险 C . 摩擦         招募        空城计        甘拜下风       蓬头垢面 D . 枢纽         憔悴        练习薄        悬崖峭壁       必而不宣
二、句子默写
  • 3. (2020·信阳模拟) 古诗文默写。
    1. (1) 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2)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3. (3) 《曹刿论战》揭示曹刿不顾乡人劝阻,执意进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4. (4) 修辞有多种,比喻有妙用。“”(王维《使至塞上》)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出使边塞时的孤寂、飘零之感;“”(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心志。
三、名著阅读
四、语言表达
  • 6. (2020·信阳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草莓不仅色泽鲜艳,味道清甜,①,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可以起到助消化、固齿龈、清口气、润泽喉的作用。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②,原有的种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大棚草莓种植技术越来越受到果农的青睐。

五、综合性学习
  • 7. (2020·信阳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在西方社会,老年人与孩子一起生活的情况并不常见。当老年人无法独立生活时,往往被送去养老院。但是在中国,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老年人可以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外国人称之为“中国式亲情”。如今,几代人能够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家庭越来越少了,更多时候是庆祝某一节日时,家庭成员们才难得聚在一起。

    1. (1) 如图的漫画是对“中国式亲情”的完美诠释,请你认真观察,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
    2. (2) 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中国式亲情”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现代社会中男人的应酬越来越多,教育子女的重担似乎落在了女人的肩上。据《人民日报》报导,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可见,男人在教儿育女方面的付出还远远不够。

六、现代文阅读
  • 8. (2020·信阳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护林老人

    付卫星

    这天,他在一片树林里迷了路。他的大排量摩托车、手机和导航仪都帮不上他,他热切盼望能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人。

    “有人吗?”他近乎声嘶力竭地喊道。“喊什么?别吓着她。”随着铜质般的声音望去,只见一位护林老人站在林子里。老人高高的个子,六十多岁,目光严厉且有神,古铜色的脸与身后的树干一个颜色。

    老人朝身后的小道摆摆头说道:“跟我来吧。”

    他骑上摩托车追上老人,刚想叫声大爷,老人头也不回地说道:“把你那电驴子关掉,她闻不了油烟味!”

    老人让他把摩托车停放在门前,领他进屋坐下,又转身去了厨房。这间屋子并不大,套间里面有一个土炕,是老人睡觉的地方,旁边放着一部老式电话机;外间有一张小方桌,几个从山上砍来的小木墩,这便算是老人的客厅了。他老伴并没有在屋里,也许在厨房里忙着吧。过了一会儿,老人回来了,手里端着两个盛满热水的搪瓷茶缸。老人把其中一个搪瓷茶缸放到他面前,说道:“今儿你就住我这,明天我送你出山。”

    临近中午,他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从摩托车上拿下自己的包,取出一些罐头、香肠和矿泉水要与老人分享。不料老人看到这些东西后,脸色立马沉了下来,冷冷地说道:“快把你这些东西收起来,全是些垃圾,她也不喜欢这些东西。”

    老人又一次提到了她,可他始终没见到她的影子,这让他的好奇心大增。他想问,又不敢贸然开口。

    老人要去做午饭,他提出做帮手,老人坚决不同意,说:“你坐着就行,什么都不要管。”

    那天,他第一次品尝到了真正的野味大餐,全是山里的绿色产品,他吃得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正在这时,老人的电话响了。老人抄起电话一听便大发雷霆,他对着话筒高声叫道:“我说过多少遍了,你那四个轮的我不坐,我自己会走,我再说一遍,她不喜欢油烟味!”说完,老人生气地挂掉了电话。

    老人气呼呼地坐下来,又转脸对他说:“听着,你明天也不准骑那两个轮的电驴子。”

    那我怎么走啊?”他问。

    老人朝山下一指,说道:“坐船!”

    他起身朝山下一望,原来山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蜿蜒着通向山外。

    晚上,老人打开了屋子里的灯,让他到里屋的土炕上休息。他这时突然想到老人说的那个“她”,便问道:“那大娘睡哪?”

    老人怔了怔,然后说:“早没了。”

    他更加好奇了:“那她怎么还怕油烟味?”

    “不,是林子。”老人说。

    “林子?”老人一口一个“她”,说得那么亲切,原来说的是林子。他不禁又问:“林子也会呼吸?”

    “怎么不会?”老人用深沉的口吻继续说道:“这林子呀,也是有生命和灵性的,她们也会哭,也会笑,也喜欢洁净清新的空气,也会讨厌油烟味。”

    他的心仿佛被针扎了一下,他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描绘大森林,也为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感到羞愧。那晚,他与老人并拌而卧,闻着老人身上特有的松香味酣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他随老人来到小河边,把摩托车推到小船上。老人说声坐好,手中的竹竿轻轻点小船便顺水而下。不到半个小时,小船便慢慢靠在岸边,老人指着远处的一条小道说:“从这走,你就可以到县城了。记住,下次来,可别再骑这电驴子了,她是不喜欢油烟味的。”

    第二年开春,他果然骑着单车来春游,却没能见到老人。他站在老人的小屋前喊了一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汉子走过来,说道:“喊什么呢,别吓着她!”

    他听着耳熟,却不是老人。

    汉子说,老人是他父亲,年初为了捡拾游人扔下的垃圾摔下了山崖,去世前,坚决要他答应一定看护好林子。

    他随汉子来到老人坟前,深深鞠上一躬,告诉老人,他这次没骑电驴子,请老人安心。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9年第2期,有删改)

    1. (1) 文中,老人不让“他”做哪几件事?请按行文顺序简要概括。
    2. (2) 老人反复强调“她”的喜好的原因是什么?
    3.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这林子呀,也是有生命和灵性的,她们也会哭,也会笑,也喜欢洁净清新的空气,也会讨厌油烟味。

    4. (4) 汉了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9. (2020·信阳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让高职学生成人又成才

    孙兴洋

    ①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保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责无旁贷。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让高职学生成人又成才,把他们真正锻造成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特质明显的、“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肚中有货、手中有艺”的新人。

    ②心中有爱,就是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爱是人类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学生心中有爱,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承担应有的责任,才能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基于此,学校更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让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③眼中有人,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明白什么是“大写的人”。这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在包容理解中达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善于合作,让学生明白成功需要集思广益、共同奋斗;比如懂得感恩,感恩时代给我们奋斗的机会,感恩父母对我们的无私关爱;等等。而要想让学生眼中有人,首先教师要眼中有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如此方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④肚中有货,就是要夯实专业基础,让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一方面要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构建“能力本位十”的课程体系,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让他们拥有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资本;另一方面要构建荣誉体系,激励学生个性发展,为他们的职业未来和幸福人生打下基础。

    ⑤手中有艺,就是要崇尚工匠精神,有精湛的一技之长。今日职业院校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就是各行各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是中国制造业的生力军。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很有必要。要将精益求精卬在学生心上就要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以通过大学第一课、专业引导课、大师公开课等激发学生对技艺的兴趣;通过创新创业课、技能拔尖课、工匠培育课等磨炼他们的技术、唤起他们的自信。

    ⑥培育“四有”新人,高职教育任重道远。期待高职院校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期待高职学生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20日,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 (3) 下面材料适合放入文章哪一段作论据?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七、对比阅读
  • 10. (2020·信阳模拟)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二)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指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语出《易干•文言》,意思是君了避世,乐在其中,故无烦闷,即使不为世人所赞同,亦无烦闷。不见是,不被赞同。④萧艾:野生蒿草,味臭,喻指小人。⑤含章:含美于内。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爱者甚  蕃:多 B . 亭亭净    植:种植 C . 香远清    益:更加 D . 陶后有闻  鲜:少
    2.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3) 语段(一)以议论、抒情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4. (4) 语段(一)和语段(二)在内容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八、诗歌鉴赏
  • 11. (2020·信阳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1)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
    2.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请简要概括。
九、作文
  • 12. (2020·信阳模拟) 题目:心里那颗最亮的星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3. (2020·信阳模拟)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金钱,是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是社会发展程度的见证,同时也是衡量人的道德水平的标准之一。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离开钱是万万不能的”,还有人说“金钱有价,但情义无价”。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