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池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10 浏览次数:1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则物体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B . 物体速度方向改变,则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C . 物体加速度越大,则物体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D . 物体加速度越大,则物体速度变化率一定越大
  • 2. 在翻修旧房时,工人同时将两块砖水平叠放在一起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如图所示。砖到达最高点时刚好被另一工人接住,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从抛出到将要被接住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下面砖对上面砖的弹力方向向上 B . 下面砖对上面砖的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C . 下面砖对上面砖的没有弹力 D . 下面砖对上面砖的摩擦力方向垂直速度方向
  • 3.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 时前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 时物体加速度为零 D . 时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 4.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的物块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匀速下滑。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物块(   )

    A . 沿斜面减速下滑 B . 沿斜面匀速下滑 C .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 受到得合外力增大
  • 5. 假设汽车紧急刹车后,车轮立即停止转动,汽车将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某汽车刹车时开始计时,其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   )
    A . 前6s内的位移为48m B . 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8m/s C . 第1s内的位移为18m D . 汽车紧急刹车时速度每秒减少8m/s
  •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作用下,沿倾角为 的斜面体匀速上滑,质量为 的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B . 木块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C .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D . 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 7.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象。若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0时,乙物体一定在甲物体前面 B . t=1s时,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 C . t=2s时,乙物体速度大小为1m/s D . t=3s时,甲物体速度大小为3m/s
  • 8.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的倾角为 ,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由斜面底端以初速度为沿斜面上滑到最高点后又沿斜面下滑返回到斜面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上滑的加速度比下滑的加速度小 B . 上滑的时间比下滑的时间长 C . 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大于 D . 物块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小于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以某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放一小物块,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传送带足够长,且 ,则下图中能正确描述小物块运动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将某小球以某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由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过程,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上升的高度为 。如小球在前 和后 上升的高度之比为 ,小球在前 和后 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则(   )
    A . B . C . D .
  • 11. 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 悬挂于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沙桶 ,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沙桶 中沙子逐渐缓慢漏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将增大 B . 的张力随沙子漏出逐渐减小 C . 桌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D . 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 12.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用轻弹簧相连,放置在倾角为 的粗糙斜面上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 作用在甲物块上,使甲、乙两物块共同沿斜面匀加速向上运动。甲、乙两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恒力F增大,则弹簧的形变量增大 B . 若乙质量增大,则弹簧的形变量增大 C . 若倾角 增大,则弹簧的形变量增大 D . 若摩擦因数 增大,则弹簧的形变量增大
三、实验题
  • 13. 某同学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在竖直面内安装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手柄端固定在A点,下端用细线OC悬挂钩码,用手拉住细线OB,始终保持细线OB水平,同时保持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变。钩码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 (1) 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若悬挂一个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图中示数为N;
    2. (2) 若悬挂n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n ,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比较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的大小关系,即可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 14. 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为小车的质量(不含与小车相连的滑轮质量), (未知量且可改变)为砂和砂桶的质量, 为与小车相连的滑轮的质量。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实验过程如下:

    ①调节长木板使之水平;

    ②使细绳水平,调节砂桶中砂的质量,当纸带上打下的点间隔均匀时,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③更换纸带,增加砂桶中砂的质量,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取下纸带;

    ④重复步骤③,多次进行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实验操作时是否需要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填“需要”或“不需要”)
    2. (2) 实验过程中,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3. (3) 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 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砂桶的加速度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传感器的示数为 ,小车的加速度为 ,根据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的 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
      A . B . C . D .
    5. (5) 若重力加速度为 ,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和题目中的已知量,可得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四、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和B,物体A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已知物体B的质量为 ,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滑轮质量及其与轻绳间的摩擦不计,绳的OA段平行于斜面,OB段竖直。若物体A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两者间的滑动摩擦力,要使物体B静止空中,则物体A质量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 16. 甲、乙两质点同时由A沿直线出发运动到B点。甲由静止从A点出发做加速度大小为 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 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速度减为零,乙以速度 从A点匀速运动到B点,甲、乙两质点同时到达B点。求A、B两点间的距离。
  • 17. 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现对斜面上质量为 的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大小未知),使物块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时间 后撤去该恒力,又经相同时间物块恰返回到斜面底端,物块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 ,求:

    1. (1) 恒力F的大小;
    2. (2) 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 18. 如图所示,A、B为水平面上的一个长度为 的凹槽,长度为 、质量 的木板静止在凹槽左侧,木板厚度与凹槽深度相同,水平面右侧有一个倾角为 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PQ,斜面底端与水平面由光滑小圆弧相连(小圆弧的长度可不计)。质量为 的小木块以初速度 的速度滑上木板,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其他摩擦不计。若木板每次与A、B相碰后速度立即减为0,且与A、B不粘连。重力加速度 ,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求:

    1. (1) 小木块运动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
    2. (2) 小木块在斜面上运动可到达的最大高度;
    3. (3) 小木块最终停止时离A点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