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4 浏览次数:18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作品常用赋、比、兴手法,如《蒹葭》就运用了“兴”的手法。 B . 符节是古代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中的“节”就是符节。 C . 现代汉语的许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不耻下问”出自《论语》,“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刮目相看”出自《资治通鉴》 D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范进、孔乙己都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二、字词书写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基本内敬业是基本内________。敬业是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状态,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发愤忘食”。精益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和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品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说的就是这一点。专注是心无旁________地一头下去,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后成为行业“领头羊”的韧性,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工匠精神”还包含追求突破、推陈出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1. (1) 下列加点字与文段中加点的“扎”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_)
      A . B . 猛子 C . 辫子 D . 进人群
    2. (2) 填入文段横线处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 涵 骛 B . 含 骛 C . 含 鹜 D . 涵 鹜
三、情景默写
  • 3. 古诗文默写。
    1. (1) ?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2. (2) 虽有嘉肴,弗食,。(《礼记·虽有嘉》)
    3. (3) 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来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
    4. (4)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鱼我所欲也》)是孟子在“生命”与“道义”之间的选择。
四、名著阅读
  •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 (1) 《水浒传》中与鲁智深有关的情节有: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林;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请结合上述回目中的相关内容,简要评述鲁智深与其他梁山好汉的不同之处。

    2. (2) 阅读一部作品时,作家的情感哲思、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或作品的某个情节,都可能让你有所感动,在人格成长方面有所收获。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两部,分别谈谈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然后用一句话谈谈你在人格成长方面的收获。(100字左右)

      《朝花夕拾》《艾青诗选》《红岩》《海底两万里》

五、语言表达
  •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表现形式,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合成,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网络阅读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六、综合性学习
  •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经济日报周明阳2020年05月21日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宣布,“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等5项重要举措。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了中国着力推进国际抗疫合作的决心和担当,也为抗击疫情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材料二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对近百个国家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并向19个国家派遣了医疗队,携带检测和防疫防控装备以及药品等对当地展开援助,还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诊疗经验。在非洲,中国已向50多个国家和非盟提供大量医疗援助物资,并专门派出5个医疗专家组,常驻非洲的46支中国医疗队也正在投入当地的抗疫行动。此次中国提出的多项举措聚焦疫情防控的“洼地”,用真诚的有力的行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雪中送炭,为佑护世界人民生命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三

    漫画(见下图)

    1. (1) 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
    2. (2) 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不超过100字。)
七、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洛阳三月,那一城繁花似锦

    我居住在一个四季鲜花盛开的地方,却依然怀念洛阳三月的那一城繁花。

    许是这里的花开得太久、太寻常,常常让人忘记时间的流逝,以为天下皆春、人间无冬。在四季繁花中,往往有一种长生不老的幻象。

    而洛城,三月那一场酝酿已久、突如其来、声势浩大的花事,常让人感觉春来的惊喜,春去的留恋。在与那一场繁花的邂逅中,更感四季的更替、生命的荣枯。

    在北方,冬天通常是没有色彩的,即便几棵长青树,也常常绿得无精打采。原野一片萧条,树木铅华褪尽,把裸露的手臂伸向天空,在寒风中静思冥想,似有所待。

    突然有一天,一缕暗香浮动,寻芳而去,只见小园一角,寒梅悄然绽放,蜡般的质地、微黄的色泽,似要被寒风吹散,却又经久不息。

    腊梅,应该是洛阳三月繁花的第一缕信号,虽然他们之间还隔着长长的寒风和不可知的霜雪。

    不久,迎春便会应时而动,连翘也会翩跹而来。

    春天的第一抹颜色,是那一缕明亮的鹅黄么?是因为他们悄悄储存了阳光的颜色么?

    街头的玉兰花耐不住寂寞了,它们如翩然飞来的鸟儿落在枯涩的枝干上,白色的、粉色的,玉琢般的朵儿在料峭的春寒中,如冬泳的健将。

    终于,桃花、李花、杏花、海棠们再也绷不住了,它们爆出干枯的树干,像群顽皮的孩子,闹哄哄冲出冬天的家门,它们蜂拥而来跑得原野里到处都是,向乍暖还寒的季节仰起柔软的面庞。

    当花儿们在原野里疯跑时,叶子还将醒未醒。花繁叶疏,绿色还是罕见的色彩。原野上、街道上、小路旁……飘荡着大团大团粉色的云、红色的霞、白色的雾、紫色的烟……

    仿佛大地在屏声静气一个冬天之后,轻吐绣口,便吐出了花团锦簇。

    但洛阳人都知道,这仅仅是序幕。

    待到落红成阵,才是牡丹隆重登场之时。各色花瓣纷纷洒洒的飘落中,牡丹盛开。那些收敛的、青色的花蕾,一夜之间,如夜晚天空的烟火,璀璨绽放。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盛放时节,恰是人们脱去冬装,和自然坦诚相对之时。大街上、公园里,到处都是看牡丹的人。人山人海中,有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也有年年如过节一样的洛阳人。洛阳人种牡丹、看牡丹、画牡丹、拍摄牡丹、制作牡丹工艺品……爱牡丹是他们的一种习惯,是他们对话春天的一种仪式。

    我也看过其他城市的牡丹,对于其他城市而言,牡丹是天外来客,是一道点缀。在那里,牡丹娇弱地、小心翼翼地长着,犹犹豫豫地开着,接纳着人们稀罕的目光。

    在洛阳,牡丹这个土著生活了千年,自家门口开得自然肆意、家常、泼泼洒洒,美得张扬而又毫不自知。大如面盆、色彩纷繁,千朵万朵压枝而低,你无法想象那样纤细的枝干怎能爆出如此绚丽的奇迹!

    就这样,从星星点点的野花,到雍容富贵的牡丹,洛阳的那一城繁花,向人们郑重捧出了酝酿了一个冬天的佳酿。

    花是这个世界最柔软的部分吧?从炎炎赤道到北方雪原,都会有花绽放。因为有花,生命便从一片灰色或者绿色中捧出惊喜。如果说南方的花儿,是夜空中的繁星,经久不散;而北方的花,则如腾空而起的焰火,瞬间亮起,又很快消散。

    知道花会谢幕,所以有“更烧高烛照红妆”的珍惜;知道花会来,所以有“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等待。

    三月啊,遥想洛城那一城繁花。

    (作者:韩秀清)

    1. (1) 作者生活在一个四季鲜花盛开的地方,为什么依然怀念洛阳三月的那一城繁花?
    2. (2)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任选一处简析其作用。
    3. (3) 请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终于,桃花、李花、杏花、海棠们再也不住了,它们爆出干枯的树干,像群顽皮的孩子,闹哄哄冲出冬天的家门,它们蜂拥而来跑得原野里到处都是,向乍暖还寒的季节仰起柔软的面庞。

    4. (4) 本文的开头和结尾与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有很多相似之处,很有特点和韵味,试比较分析它们的妙处。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让祖国的医学古树更加生机勃勃

    ①今年是“医圣”张仲景诞辰1870周年,他抗击瘟疫的巨著《伤寒杂病论》成书迄今也1810年了。源自该书的清肺排毒汤已经被国家推荐为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使用。中央明确强调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古树新花,生机勃勃,祖国医学大有可为。

    ②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团结中西医、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引下,中医药学吸收世界医学先进科学技术,通过临床实践,推动了中医药学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步伐。

    ③中医药学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从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医药学就同大众结合在一起。几千年来,中医实践于民间、服务于百姓。群众信任中医,喜爱中医,有病看得起中医。此次抗击新冠肺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专家组同志说得好,“中药改善发烧咳嗽效果特别快,方舱医院的患者都要求喝中药,群众的眼睛雪亮,应该是好多用中药的患者效果很好,大家才主动要求喝中药”。中医强调阴阳五行,但讲哲学更讲临床,重经验更重疗效,把治得好病当成硬道理。

    ④中医药学同东方文化血肉相关。中医药学面对的不是孤零零的器官、组织,而是有喜怒哀乐的生命;辨证施治,一人一策;治已病,更治未病;恢复健康不完全等同于杀死细菌病毒,而是通过增强体质,让人更好生存下去。在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不只是治身体的病,也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在他们放松心情过程中,提高免疫力,恢复健康。

    ⑤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中医药学同世界医学殊途同归。正如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所说,如果饿了,我们不会问上海菜还是山东菜,而只问这顿饭会不会吃饱。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记载研究出青蒿素,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喜欢拔火罐,《伤寒杂病论》药方构成日本汉方药的支撑……世界正在了解中医药并从中获益。潜力需要实践证明,要允许实践、鼓励实践、加快实践。对那些在疫情防治中显效迅速、简便验廉的中医方剂和治疗技法,不妨多在实践中观察、分析、研究、论证。

    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华儿女吸取世界医学精华,不断丰富医学宝库。面对中国人民的文化信任与世界人民的迫切需求,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要加快推陈出新,从器官、组织层面向细胞学、分子层面发展,要用证据说话,用理性说话,坚持推动传统医学现代化、科学化,药物开发、器械研发要更精准化、标准化。世界医学成果要敢于“拿来”使用,自己的创新也要敢于“拿出来”检验。祖国医学可以学外人,也要为外人所用。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就能为中国人民也为世界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王立彬。有改动)

    1.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3. (3) 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下面材料作为事实论据,放在文中哪一段比较合适?请简述理由。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武汉方舱医院里同时采取温灸、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经络拍打等中医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肠胃功能恢复,改善体质状态,加快了患者的病情好转。

八、对比阅读
  • 9.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二)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磴”。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厄 , 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 , 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鼎怒 , 鼓若山腾,浚波颓叠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郦道元《孟门山》)

    注释:①灭:阻挡。②磴:险峻的山坡。③厄:阻塞的地方。④漱广:因受流水冲击河床变宽。漱,指水的冲击。⑤倾崖返捍:水势猛冲山崖而又折回。⑥窥深悸魄:往深处窥探,使人惊心动魄。窥,窥探,看。悸,惊。⑦怒:发怒用力的样子。形容水势很大。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 B . 绝 沿溯阻/往来而不 C . 引凄异/予作文以记之 D . 多趣味/有田美池桑竹之属
    2.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3) 文段(一)中作者是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景描写得趣味无穷的?请从意象选取角度简要分析。
    4. (4) 文段(一)中三峡的夏水与文段(二)中的孟门之水有什么异同,两文在描写方法上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九、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你读出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2. (2) 请从炼字或哲理角度赏析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作文
  • 11. 题目:一起走过…….

    要求: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2.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两种植物共饮一条溪水,一种是中空芦苇,一种是甘蔗。甘蔗嘲笑芦苇说:“虽然我们长得很像,但我味美甘甜,而你中空无用。”芦苇说:“我们被收割后,你只存活几天,我被制成纸,印成经典传世千百年。”好与不好、有用或无用,并非既定事实。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