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1-03-14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字词书写
二、句子默写
  • 3. 默写
    1. (1)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贺敬之《回延安》)
    2. (2) 蒹葭萋萋,。(《诗经·蒹葭》)
    3. (3) 微君之故,? (《诗经·式微》)
    4. (4) ,在城阙兮。(《诗经·子衿》)
    5. (5)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6) 中轩敞者为舱,。(魏学洢《核舟记》)
    7. (7) 《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8. (8) 《小石潭记》中正面写游鱼的灵动,侧面表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9. (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的诗句是
三、综合性学习
  • 4. 学校即将举办“诗苑漫步”系列活动,为了动员同学们参与,广播站提供了下面的宣传稿。请完成下面题,对该稿加以完善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歌的蓬勃兴起,三千年绵绵不绝,不断向前发展。今天,诗歌不仅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诗经》拉开了中国诗歌的唯幕,从此,神州大地杰出的诗人、光辉的篇章纷至沓来。从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到杜甫的“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天下寒士俱欢颜”;从柳宗元的《江雪》,到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从“三曹”到“四杰”;从王孟到高岑;从李杜到周柳;从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贺敬之的《回延安》;从北岛的《回答》到顾城的《一代人》……这一串串光辉的名字,足以彪炳史诗,永不色!他们创作的一首首经典诗歌,足以吟诵千年。

    朗读诗歌,如同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觉艺术奇葩的芳香。朗读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一同漫步诗苑,感受诗歌魅力。

    1. (1) 播音员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上对生字“庇”“褪”进行了检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庇”部首为“广”,查五画,读音为“pì”;“褪”部首为“衤”,查十画,读音为“tùn”。 B . “庇”部首为“比”,查三画,读音为“bì”;“褪”部首为“辶”,查十一画,读音为“tuì”。 C . “庇”部首为“广”,查四画,读音为“bì”;“褪”部首为“衤”,查九画,读音为“tuì”。 D . “庇”部首为“比”,查三画,读音为“pì”;“褪”部首为“辶”,查十三画,读音为“tùn”。
    2. (2) 第二段有两个错别字,将它们找出来,并把正确的汉字书写在田字格里

      ①词语中的改成    ②词语中的改成

    3. (3) 第一段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修改
    4. (4)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充句子(注意句式整齐、修辞手法一致)

      朗读诗歌,

    5. (5) 文稿需对部分诗人作注,下列注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东晋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 B .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 C .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 D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一:

    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字《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表

    版本

    总数(篇)

    年平均数(篇)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

    124

    124

    20.7

    41.3

    【注释】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 (1)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
    2. (2) 从材料三中,你得出了哪些结论?
四、翻译
五、填空题
六、诗歌鉴赏
七、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炉火边的温暖

    王吴军

    ①父亲已经去世十六年了, 但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我的那些温暖情节

    ②在我少年时,每年冬天大冷之前,父亲就会背起铁锹和斧头,带着我,到野外去刨伐木者留下的树墩。他像个先锋,在前面一个一个地刨挖;我断后,在后面一个一个往大篮子里捡。我的大篮子满了,父亲也已满头满脸都是汗了。回去时,我变成了先锋,拿着父亲的斧头,兴高采烈地走在前面;父亲断后,用铁锹挑起装满树墩的大篮子背到背上,慢慢地走在后面。父子俩一前一后欢欢喜喜地回家。父亲说,夏天里的扇子冬天里的火,冬天天冷,一定要把炉火烧得旺旺的。我回头看看父亲赤红的脸膛,那把红突突的炉火早已旺旺地在心里燃上了。

    ③那时,家里的火炉是非常简陋的,在屋子中间用几块土砖草草垒一下就算成了,一到最寒冷的日子,父亲就把刨来的树墩在火炉中放好,点燃。红红的火光、噼噼啪啪的燃烧声和淡淡的草木香升腾起来,热乎乎地萦绕在屋子里。火苗上架着的老茶壶突突地冒着热气,火炉边煨着温温的豆腐汤,红火灰里埋着香喷喷的红薯,炉火旁边烘着黄亮亮的馍片。母亲在厨房里做饭,我和妹妹坐在火炉边取暖。我在火炉边总是不安分的,翻来覆去地拨弄着炉火,呛人的烟便绕满了整个屋子,像一个个调皮的撒欢的猴子,满屋乱窜。妹妹咳起来了。父亲从我手里抓过捅火棍,伸进火炭底下拨出个洞来。一会儿,那乱舞的猴子就像被谁拽住了尾巴,乖乖地缩回炉子里去了。父亲丢下火棍,说:“烧火要空心,做人得实心。烧火和做人都是有讲究的,不能胡来。”

    ④于是我安静下来,在温暖的火炉边,等着母亲做饭的当口,父亲便讲一些古代传奇故事给我们听。什么孝义黑三郎、重用杨家将、侠义关二爷、铁面包黑子之类,现在想来,好像都离不开“忠”“勇”“孝”“义”“侠”几个字。父亲讲故事的时候,炉火忽明忽暗的映在他脸上,便也忽而黑脸三郎忽而红脸关公似的了。母亲不知不觉把饭做好了,父亲便回父亲,把饭桌放好、擦干净,利索地往铁炉子里夹满火炭,放上一小锅热气腾腾的白菜粉条炖豆腐,然后笑眯眯的,摸摸我和妹妹的头。

    ⑤不一会儿,火炭上面的小锅里便咕嘟咕嘟地翻起了泡,香味弥漫,和着青烟、白气一起氤氲了整个屋子。我们就开始吃饭。父亲总说:“菜的味道有十分,热占三分味,咸占三分味,辣占三分味。”还有一分,父亲没有说,我也没有问。不过,我猜父亲没有说的那一分味,就是永恒的人间烟火味。

    ⑥如今,父亲离去了,可他留下的温暖连同那萦绕在老屋里的热腾腾的雾气一起,仍然在我身边弥漫。炉火曾旺旺地照亮过我儿时的岁月,也必将暖暖地伴随我前行的路。人间至美之味,刻骨铭心。

    (原文有删改)

    1. (1)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父亲和我”的那些“温暖情节”。
    2. (2) 阅读第③段,请你赏析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妙处。
    3. (3) 第④段中,加点字“变”前后的情节分别体现了父亲怎样的特点?
    4. (4) 请你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②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

    ③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④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⑤罗布泊消失了。

    1. (1) 试分析罗布泊消亡的原因
    2. (2) 第③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3) 分析第③段“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中“就要”一词的表达效果。
    4. (4)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哪些启示?
八、作文
  • 12. 作文

    2020年之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城市实行管控,学校推迟开学,街道行人寥寥,小区闭门禁行……我们的新年计划被打破,生活被调频。我们也因此紧张、惶恐甚至埋怨、谩骂。然而于此同时,我们却看到许许多多奋力拼搏的逆行身影,让人心疼,使人感动,给人力量……

    在举国抗疫的这段时间里,你也一定有很多感悟和思考,请写下来。

    要求:

    1)     结合材料,自选角度和文体,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     内容积极向上,具有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