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21 浏览次数:1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鼓   杯/体裁衣   妙趣生/冲直撞 B . /禁   抽/养精锐   力挽狂/五彩斑 C . 染/日   风/转乾坤   沐猴而/名全球 D . /气   警/玲珑透   结巴巴/张灯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浮燥   吊胃口   无动于衷   风起云涌 B . 绚烂   忘年交   甘败下风   苦心孤诣 C . 贮藏   暖水袋   家喻户晓   浑为一谈 D . 赡养   触摸屏   搔首弄姿   忠贞不渝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出土于河南淅川县的云纹铜禁是春秋中期禁类青铜器的代表物。                                   。其造型庄严神圣,神秘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①禁的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各具情态的异兽在朵朵白云簇拥下,似腾云驾雾,如梦如幻。                            

    ②云纹铜禁高28.8厘米,长103厘米,宽46厘米,重90多公斤,呈长方形。

    ③十二只异兽蹲于“禁”下为足,张口吐舌,奋力拖着器身,似气喘吁吁。      

    ④云纹铜禁中“禁”字有禁戒饮酒之意,周朝人将放置酒杯的案台称为“禁”。

    ⑤禁身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凹腰卷尾,探首吐舌,形成群龙拱卫的场面

    A . ②①⑤③④ B . ②④⑤③① C . ④②⑤③① D . ④①②⑤③
二、句子默写
  • 4. 古诗文默写。
    1. (1)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2. (2) 持节云中,?(《江城子·密州出猎》)
    3. (3) 《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4. (4) 运用典故是古诗词的一种常见手法。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诗句是:。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词句是:
三、名著阅读
  • 5.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 (1) 《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鲜活,令人捧腹。请从以下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与猪八戒相关的故事情节。(80字左右)

      ①高老庄娶亲         ②四圣试禅心

    2. (2) 《简·爱》成功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说说她具体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综合性学习
  •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20年2月13日电)东京奥组委主席森喜朗13日重申,东京奥运会不会因为最近的新冠病毒疫情取消,他还指责传播类似谣言的人不负责任。这是东京奥组委自1月31日以来第3次发表奥运会不会取消的声明。

    作为日本前首相的森喜朗表示,疫情是意想不到的事情,A但是日本政府和奥组委从来没有考虑过取消或者推迟东京奥运会。东京奥组委将和日本政府一起,冷静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B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给运动员和到日本旅行的人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材料二

    东京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中一共使用了三种不同形状的矩形,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思考方式,契合了“在多样性中的统一”这一理念。如下图:

    1. (1) 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 (2) 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处的语病,修改意见:

    3. (3) 请根据材料二的图文,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东京奥运会会徽的内容。
五、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空巢

    ①下午,方敏回到了家。

    ②老家的院门紧锁。母亲用手机和方敏通话,说她和父亲还在集上,天黑才能回来:钥匙就放在老地方,让方敏自己开门进家。

    ③那存放钥匙的地方是厨房北墙上的一个小洞。墙洞口的红砖被摸得发油发暗。方敏从墙洞里摸到钥匙,打开院门。尽管是在冬天,她的汗毛还是不由得竖了起来——南屋的门楣上吊着一个比篮球小不了多少的马蜂窝。马蜂们简直欺人太甚,竟然胆大妄为地把巢筑在进进出出的门楣之上。

    ④方敏七岁时被马蜂蜇过,在左眉的上方。瞬间火烧火燎地痛,肿起了一个大疙瘩,一睁眼就能看到。父亲母亲轮番用指头挤,用耐、蒜、酒、万金油擦拭,七八天才消了肿,永久地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月牙形的疤痕。从那以后,父亲最见不得的就是马蜂,看见了必然拍死。

    ⑤不知道父亲母亲怎么肯容忍这个蜂巢存在。趁着眼前的冬季,蜂巢是空的,方敏迅速拿起铁锹,把它捅下来,铲成了几瓣。她甚至跳起脚尖儿,用小刀把门楣上蜂巢的残骸一点一点地刮掉。不然,来年的春天,马蜂们还会寻过来,继续锲而不舍地筑上新巢。

    ⑥破碎的蜂巢无声无息地和一堆垃圾萎在一起。没想到,晚上父亲回来,一眼就看到了蜂巢的碎片.(A)父亲进门时的喜悦忽然淡了,远了,根本忽略了他跋山涉水回家省亲的女儿。方敏把给他和母亲买的礼物一样一样拿出来——虎骨酒、羊绒围巾、保暖内衣、棉袜,还有他爱吃的茯苓夹饼、金丝小枣,也没看见他的脸上再露出多少喜色。

    ⑦吃晚饭的时候,方敏对母亲说,钥匙不要总放在那个墙洞里,不安全。

    ⑧墙洞里放钥匙的习惯,是这一家人的小秘密。小时候,方敏傍晚放学,一旦家里没人,就会从墙洞里摸出钥匙开门,到厨房打开火,钢精锅里添三瓢半凉水放到炉子上,然后伏在院子的方凳上写作业。水开的时候,她会再向锅里撒三把玉米穆儿,用筷子搅和搅和,敞着锅滚粥。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方敏想:我离开家也有二十年了吧?父亲母亲竟然还将钥匙藏在原来的墙洞里。

    ⑨母亲说:“也不是非要放在那里,还不是担心你回来进不了家?”

    ⑩方敏说:“我一年也不见得回来一次嘛。”

    ⑪母亲却说:“我们可是做梦都在盼着你哪!”

    ⑫这时,父亲说话了,他说的却是蜂巢。他说:“蜂窝是味中药,小敏你怎么可以把它铲了去呢,我们老两口还指望它卖俩钱呢!”

    ⑬为了蜂巢而养马蜂?这理由可太荒诞了。方敏在心里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⑭父亲又说:“马蜂安个家可不容易。这个窝,它们做了差不多两个月。起初只有两三只蜂,后来渐渐地多了,就成了一个大家族。”.

    ⑮父亲还说:“马蜂其实很有灵性,你不惹它,它也不会轻易招惹你。你把它们的窝捅掉了,明年,它们也许就不来了。”

    ⑯母亲也接口说:“你不知道啊小敏,它们一家子进进出出的,要多热闹有多热闹。你小时候住家,家里不也是……

    ⑰一些儿时的光景纷飞而来。那时,一把粉红的牵牛花,几穗籽粒饱满的青麦,几枚橙黄的小香瓜,或者水嫩水嫩的玉米,曾经是父亲母亲每次从田里回来给方敏准备的欢喜。母亲说,方敏是老天爷赐给他们的欢喜,他们也要给方敏好多好多的欢喜。然后,他们扑打着粘在身上的草叶、土星儿,水洗脸洗手,扯亮厨房的灯。家在这个时候突然喧腾起来.

    ⑱父亲没有再说下去,方敏则使劲把头埋进碗里,方敏想:时光是一个贼,它不知不觉地把他们的女儿从身边偷走了,如今,父亲母亲早就改变了从田间给自己寻找礼物的习惯,他们只能为心爱的女儿藏好一把家门的钥匙,随时期待着她的归来。

    ⑲“晚年的父亲母亲,你们之所以能够容忍一群马蜂,也是在给寂寞和思念寻找寄托吗?”(B)一霎时,方敏的眼里噙满泪水。

    (作者:吴培利。有删改)

    1. (1) 请以“马蜂窝”为线索,将文章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方敏看见马蜂窝,①→方敏捅掉马蜂窝,父亲不高兴→②方敏愧疚,③

    2. (2) 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自选角度,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做批注。

      (A)父亲进门时的喜悦忽然淡了,远了,根本忽略了他跋山涉水回家省亲的女儿。

      (B)一霎时,方敏的眼里噙满泪水。

    3. (3) 本文标题“空巢”意蕴颇丰,请谈谈你的理解。
    4. (4) 文中多次使用插叙,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毒的动物为什么自己不中毒?

    ①一天,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查尔斯·达尔文在树木中观察动植物。这位初出茅庐的博物学家从一棵树上撕下一些老树皮后,发现了两只稀有的甲虫,便一手捉一只。这时,他又发现了第三只,这么稀有的甲虫,他想多捉几只回去仔细研究研究。于是,他把手上的一只放进嘴里,暂时存放一下,腾出这只手去抓树上那只,此时,他突然感觉到一股滚烫的苦液喷到自己的舌头上,疼得他两眼冒金星。

    ②攻击达尔文的是只射炮步甲,它喷出的是高达100℃的有毒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像这一类身怀剧毒的动物还有箭毒蛙、水母、蝶螈、毒蛇等,毒素是它们保护自己或者捕捉猎物的武器。那么,这些动物自己是如何避免被自己的毒素所伤害呢?

    ③射炮步甲、水母和毒蛇都采用同一种避毒策略。在射炮步甲体内,有两个分别独立的腔室,各盛放着一种化学物质。当甲虫受到威胁时,两个腔室的阀门会同时打开,两种化学物质流出并结合在一起,瞬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具有强烈腐蚀性的高温喷雾。水母身体中有刺细胞,会把毒液安全地包裹在刺细胞里的刺丝囊中,刺丝囊发射刺丝,将毒液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而毒蛇则把毒液储存在头部的一个隔间中,这个隔间只有一个出口——牙齿,当它咬住猎物时,毒液从牙齿流入猎物的身体中。

    ④毒蛇也采用另一种避毒策略:自带生化抗性。例如,响尾蛇会制造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血液中的毒素结合,消除毒性。箭毒蛙是剧毒之王,有的箭毒蛙一只所含有的毒素可以致10个成年人死亡。它们的毒素并非自己产生的,而是来自它们猎食的小型动物,如螨虫、蚂蚁。这些动物体内含有一种叫“生物碱”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箭毒蛙体内累积,并在它捕猎时释放到猎物体内。那么,为什么箭毒蛙不会中生物碱的毒呢?我们可以把生物碱能影响的生物分子想成一个锁,而生物碱是一把钥匙,当用这把钥匙开锁时,会启动一连串的生化反应,导致生物体瘫痪、休克,最终死亡,但是,如果你换了一把锁,原来的钥匙也就失去了作用。而箭毒蛙就是这样让自身的基因发生了改变,相当于换了锁,以至于生物碱无法开启以上的生化反应过程。

    ⑤这种对毒素的抗性不仅存在于分泌毒素的动物体内,也存在于那些猎食有毒动物的捕猎者体内。袜带蛇的猎物包括蝶螈,而蝶螈带有神经毒素,于是,袜带蛇进化出了相应的抗毒性。这意味着,只有毒性最强的蝶螈才能在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而对袜带蛇面言,只有抗性最强的个体才能在饱肚的同时不被毒死。这就像一场军锣鼓竞赛,两个敌对物种不停升级自己的对抗能力。

    这种“军备竞赛”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蚱蜢鼠通过其神经系统的基因改变,可以抵抗蝎子的毒液:角晰拥有专门的血浆,抵抗收获蚁的毒刺;海蜢蝓吃水母的刺细胞时,用黏液中的化合物阻止毒素与身体发生反应,并将毒素用作自己的防御武器;蟾蜍吞食射炮步甲几小时之后会把它吐出来,不仅甲虫还活得好好的,蟾蜍竟然也会在胃部被甲虫那强腐蚀性溶液喷射后存活,这种喷雾可把达尔文折磨得够呛。蟾蜍和射炮步甲究竟如何做到这一点,至今还是一个谜。

    (有删改)

    1. (1) 有毒的动物是如何避免被自己的毒素所伤害的?请简要概括。
    2. (2) 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第④段和第⑤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4. (4) 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这种“军备竞赛”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六、对比阅读
  • 9.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一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 , 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节选自《说苑·立节》

    (注)①曾子:名参,孔子弟子,以孝著称。②邑:封地。③反:同“返.④奚:疑问代词,为什么。⑤纵:纵然。

    1.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之人弗受/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B . 蹴尔而之/微斯人,吾谁 C . 为宫室之/有良田池桑竹之属 D . 所识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其林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3. (3) 根据语段(一)的内容,简要分析论证思路。
    4. (4) 语段(二)中曾子的言行印证了语段(一)中哪句话?你从两语段中悟到了怎样的为人处世准则?
七、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一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杯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鉴,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 (1) “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了典故,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2. (2) 请简要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八、作文
  • 11. 题目:挫折使我………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昨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2.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青春芳华的你,希望这棵树是什么样子的?为此你打算怎么做?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