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一...

更新时间:2021-03-11 浏览次数:1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 16. 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铝元素:Ag B . 硫酸根:SO4 C . 生石灰:Ca(OH)2 D . 五氧化二磷:P2O5
  • 17.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室温下比较氯化钠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A . A   B . B   C . C   D . D
三、填空题
  • 18. 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二氧化碳。

    ①组成角度:二氧化碳(CO2)是由种元素组成的。

    ②分类角度:CO2属于(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③性质角度:如图,b处木条首先熄灭,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选填“大”或“小”)。

    ④应用角度:用CO2生成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⑤制取角度:实验室用含0.2molCaCO3的大理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可生成CO2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 19. 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紧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如下图:

    其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②电解水装置如图所示。玻璃管a端的电极连接电源的极,水通电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已知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100g水)

    KNO3

    13.3

    31.6

    63.9

    110

    NaCl

    35.7

    36.0

    36.6

    37.3

    Ⅰ.20℃时,NaCl的溶解度为g/100g水;

    Ⅱ.如图中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甲”或“乙”);

    Ⅲ.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用(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Ⅳ.20℃时打开碳酸饮料瓶,有大量气泡冒出。饮料瓶打开前后,CO2的溶解度由图中的a点变化到(选填“b”、“c”、“d”或“e”)点。

四、实验题
  • 20.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调节加入液体的速率,使反应平稳进行的发生装置是(填写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室利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其优点是

    ③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写编号)。

    ④小熊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三瓶氧气(每瓶含氧气0.01mol),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请对以上实验步骤中的不正确,提出改正措施

五、科学探究题
  • 21. 化学实验离不开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实验探究。
    1. (1) ①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验证分子的性质

      实验二: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资料:甲酸(HCOOH)在热的浓硫酸中分解,生成CO和H2O。(夹持仪器省略)

      实验一:观察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

      实验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色火焰;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实验三: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排尽空气防止爆炸,应先点燃(选填“A”或“B”)处的酒精灯。

    2. (2) ②兴趣小组对镁带变黑后的物质(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镁)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Ⅰ.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ga(OH)b(CO3)c , 该物质加热后生成MgO、H2O、CO2三种氧化物;

      Ⅱ.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

      (实验步骤和数据)为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一:夹住弹簧夹,微热A处玻璃管;

      步骤二:点燃酒精灯,至固体完全分解;

      步骤三:熄灭酒精灯,通入氮气至冷却。

      称量B、C两处,所得数据如下表:(A处产生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B:干燥管和固体

      51.10g

      51.28g

      C:广口瓶和液体

      82.00g

      83.32g

      (解释与结论)

      Ⅰ.证明整套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

      Ⅱ.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可得:该碱式碳酸镁Mga(OH)b(CO3)c中a:b:c=;(忽略空气中成分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