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7-11-20 浏览次数:6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3)小题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船入轨后经过2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完成各项任务后,飞船于11月18日13时59分着陆,这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天”是时刻 B . “17日7时30分”是时间间隔 C . 对接时可以将神舟十一号飞船看作质点 D . 研究天宫二号绕地运动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2. (2)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是(   )
      A . 对接后空间站的惯性变小 B . 对接前后飞船的惯性不变 C . 对接后组合体的惯性小于飞船的惯性 D . 对接后组合体的惯性小于空间站的惯性
    3. (3) 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船加速升空过程中重力消失 B . 飞船加速升空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 . 飞船减速着陆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 . 飞船减速着陆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2. 国际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下列单位中是导出单位的是(   )
    A . 牛顿 B . 千克 C . D .
  • 3. 下列图中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4. 如图所示,重为G的书本置于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为F1 , 书本对桌面的压力为F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大于F2 B . G与F2是一对平衡力 C . G与F1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 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5. 2016年8月10日里约奥运会举重比赛中,我国选手石智勇获得男子69公斤级冠军.若其所举杠铃的质量为m,杠铃平衡时每只手臂与竖直线所成的夹角均为45°,则他每只手臂承受的作用力为(   )

    A . mg B . mg C . mg D . mg
  • 6. (2017高二上·郑州开学考) 质点沿曲线从M向P点运动,关于其在P点的速度v与加速度a的方向,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12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歼﹣﹣31”战机在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 . vt B . C . 2vt D . 不能确定
  • 8.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它在一条河宽150m、水流速度为3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
    A . 不能到达正对岸 B . 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30s C . 以最短位移渡河时,船头与上游河岸所成的夹角为53° D . 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112.5m
  • 9. 如图所示,小物块以v1=2m/s的初速度从水平传送带左端点A处向右运动,传送带A、B的长度为0.75m,且以v2=3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物块与传送带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是(   )

    A . 3s B . s C . 1s D . 0.5s
  • 10. 如图所示,一固定在水平面上、表面粗糙的斜面,其上放罝一固定挡板弹簧一端与挡板栓接,另一端自由伸长至O点,质量为m的物块从斜面上的B点释放后沿着斜面向下运动,将弹簧压缩最短至C点,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至O点时物块速度达到最大 B . 从B至O点过程中物块做变加速运动 C . 从O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物块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 从B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物块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二、<b >简答题</b>
  • 11.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图甲中与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 (2) 图乙中一定沿着OA方向的力是(选填“F”或“F′”)
    3. (3)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 弹簧秤、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 C . 两次拉伸橡皮条,只要使橡皮条伸长到相同长度即可 D . 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 12.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有        (填字母代号)
      A . 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 . 跨过定滑轮连接小车的细线应该与长木板平行 C .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D .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车总质量M远大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
    2. (2) 实验中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4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m/s2 .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下表记录了小车总质量一定时,牵引力大小F与对应的加速度a的几组数据,请在坐标图中描点作出a﹣F图线

      砝码盘与砝码总重力F (N)

      0.59

      1.08

      1.57

      2.06

      2.55

      加速度a (m/s2

      0.19

      0.36

      0.53

      0.79

      0.87

      从作出的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4. (4) 平衡摩擦力后,保持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变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总质量M的关系,经过多次实验甲、乙同学分别利用各自测出的数据作出a﹣ 的关系图象.从如图丁可以看出甲、乙两同学做实验时(填“甲”或“乙”)同学实验中绳子的拉力更大.

三、<b >计算题</b>
  • 13. 某日雾霾天气,司机王师傅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路面上以v=72km/h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路中间有一静止障碍物,为使汽车不撞上障碍物,司机立即刹车,制动加速度为5m/s2 , 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求:

    1. (1) 汽车经过多长时间停下来;
    2. (2) 为了不撞上障碍物,刹车时距前方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 14. 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质量m=2kg的物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用水平向右F=10N的力推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2s后撤去外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客取l0m/s2 . 求:

    1. (1) 木箱前两秒运动的加速度;
    2. (2) 木箱从静止开始运动后,6秒内的位移.
  • 15. 如图所示,跨过光滑定滑轮O的细绳,一端与质量m1=0.4kg的物块A相连,另一端与斜面上质量为m2=1kg的物体B相连.物块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斜面倾角为30°,斜面及物块A、B均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 (1) 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 (2) 用水平外力缓慢向左拉物块儿当物块B即将滑动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 16. 如图所示,质量m=3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沿斜面下滑,经O点以速度v0水平飞出,落在木板上瞬间,物块水平速度不变,竖方向速度消失.飞出点O距离地面度h=1.8m,质量M=3kg、长为L=3.6m的木板B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木板高度忽略不计,其左端距飞出点正下方P点距离为s=1.2m.木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μ2=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 (1) 小物块水平飞出后经多长时间小物块落到长木板上;
    2. (2) 为了保证小物块能够落在木板上,初速度v0的范围;
    3. (3) 若小物块水平速度v0=4m/s,小物块停止运动时距P点距离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