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17-11-22 浏览次数:60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只有在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 . 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越长,表明车的惯性越大 C . 要消除物体的惯性,可以在运动的相反方向上加上外力 D . 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以及受力情况都无关
  • 2. 一雪橇放在冰面上,现让一只狗拉着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前进,则(   )
    A . 狗对雪橇的拉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 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 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雪橇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
  • 3. 牛顿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和地球附近物体的自由落体时的加速度对比思考,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程反比.即 ,式中“G”叫做引力常量.则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单位应该是(   )
    A . B . C . D .
  • 4. 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的质量为m,沿东西方向平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水平向东的拉力F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棒中自西向东各截面处的弹力大小(   )
    A . 都等于F B . 逐渐减小 C . 逐渐增大 D . 都等于零
  • 5. 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运动的位移是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 B .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会比其中任何一个分速度大 C . 合运动的时间与分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相等 D . 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
  • 6.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II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I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B . I、II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C . I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II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 . 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 7. 如图所示,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弹性小球,一段时间后与固定斜面上B点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又经过相同的时间落于地面上C点,已知地面上D点位于B点正下方,B、D间距离为h,则(   )

    A . A,B两点间距离为 B . A,B两点间距离为 C . C,D两点间距离为2h D . C,D两点间距离为
  • 8. 一人乘电梯下楼,在竖直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

    A . t=1s时最小 B . t=2s时最小 C . t=5s时最小 D . t=8.5s时最小
  • 9. 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M贴在小车左壁上,且相对于左壁静止.当小车的加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 . 物块受到的弹力不变 C .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D . 物块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 10.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A=4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传送带不动,vB=3m/s B .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小于3m/s C .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不小于3m/s D .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等于3m/s
  • 11.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玩飞镖游戏.圆盘最上端有一P点,飞镖抛出时与P等高,且距离P点为L.当飞镖以初速度v0垂直盘面瞄准P点抛出的同时,圆盘以经过盘心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飞镖恰好击中P点,则(   )

    A . 飞镖击中P点所需的时间为 B . 圆盘的半径可能为 C . 圆盘转动角速度的最小值为 D . P点随圆盘转动的线速度可能为
  • 12. 如图所示,斜面体静止于水平面上,滑块静止于斜面体的顶端.轻推滑块,发现滑块刚好可以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在滑块下滑的过程中,给滑块施加一个在纸面方向内的恒力,则(   )

    A . 施加的恒力竖直向下,滑块将加速下滑 B . 施加的恒力竖直向下,滑块仍然匀速下滑 C . 施加的恒力水平向右,则斜面体将立刻受到地面施加的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 无论该恒力向哪个方向,只要滑块能继续沿斜面下滑,斜面体与地面之间都没有摩擦力
二、<b >实验题</b>
  • 13. 某同学学完平抛运动后想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否是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斜轨道固定在同一个铁架台上,其末端水平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在下面的轨道末端再接一个等高的水平轨道.该同学让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铁块A和B分别从上下两个斜轨道顶端同时由静止开始下滑,他设想两个铁块应该在水平轨道上的某位置相遇.

    1. (1) 实际操作时,A还没到达水平轨道上B就停止运动了,这主要是水平轨道对B的动摩擦因数太(填“大”或者“小”)造成的.
    2. (2) 该同学尽量减弱(1)中带来影响的因素,但是A掉落在水平轨道上时总在B的前方,其他同学给他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你认为对该同学的实验有帮助的是        
      A . 把上面的斜轨道再升高一点 B . 让A滑块下滑的初始位置低一点 C . 让B滑块提前下滑 D . 把两个滑块换成两个同样的铁球.
  • 14. 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1. (1) 某次实验时,测得小车和小车上的钩码总质量为800g,则细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较为合理的是     
      A . 50g B . 500g C . 5kg D . 50kg
    2. (2) 如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花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 (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 (3) 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某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都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象(如图丙所示).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系中的图象.

    4. (4) 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时,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丁所示,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三、<b >计算题</b>
  •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现用一个大小F=20N的恒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下推物体,经过3s,该物体的位移为多少?(g=10m/s2 , sin37°=0.6,cos37°=0.8)

  • 16. 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由于空气阻力,物体只能达到H=12.5m的最大高度,若在物体抛出后的整个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求:
    1. (1) 空气阻力的大小;
    2. (2) 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大小为多少?(取g=10m/s2
  • 17.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穿过水平平台上的小孔O连接,第一次让B紧贴着平台,给A一个速度,使其绕着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刚好可以保持静止且与平台之间无挤压;第二次将B的位置下移至距离平台高度为绳长的三分之一处,再次让A绕着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仍然可以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平台厚度可以忽略,求这两次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之比.

  • 18.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高为h=0.2m、长为L=2m的木板A,质量为M=1kg,其右端放着质量为m=0.5kg的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系统均保持静止,且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某时刻开始,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试求:

    1. (1) 若要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水平恒力的最大值;
    2. (2) 若水平恒力大小为10N,则B落地时距离A右端多远?(取g=10m/s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