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调查...

更新时间:2021-03-10 浏览次数:2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能够被看作质点 B . 体积大的物体肯定不能看作质点 C .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此时选取的参考系是云 D . 米、牛顿、千克,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路程是标量,也就是位移的大小 B .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不等于零 C . 位移﹣10m比5m小 D . ﹣10℃比5℃的温度低
  • 3. 如图所示,一个小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则小木块受到的力是(    )

    A .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B . 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C . 重力、弹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 . 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 4. (2019高一上·集宁月考) 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 , 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 . 40 N B . 10 N C . 20 N D . 10N
  • 5. 一辆汽车沿着平直的道路行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以下有关汽车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 10s-20s这段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t=30s时汽车在返回出发点的途中 C . t=40s时汽车离出发点最远 D . 汽车前10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最后20s内的平均速度
  • 6.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x=2t+2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 . 2m/s、4m/s2 B . 0、4m/s2 C . 2m/s、2m/s2 D . 2m/s、1m/s2
  • 7. 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cm,在4N的拉力作用下长度变为10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 400 m/N B . 50 N/m C . 200 N/m D . 200 m/N
  • 8. 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假设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    )

    A . 7m/s B . 10m/s C . 20m/s D . 14m/s
  • 9. 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危险而进行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 则刹车后6.0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
    A . 30m B . 40m C . 50m D . 60m
  • 10.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水龙头来接水,假设水龙头的出水是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那么水流在下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 水流柱的粗细保持不变 B . 水流柱的粗细逐渐变粗 C . 水流柱的粗细逐渐变细 D . 水流柱的粗细有时粗有时细
  • 11. 超重与失重是宇航员生活和工作中的两大难题.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超重和失重.假如某同学家住10楼,那么,他从一楼开始坐电梯回家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将是(   )
    A . 先超重,后等重,再失重 B . 先失重,后等重,再超重 C . 一直超重 D . 一直失重
  • 12. 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 在第2秒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 B . 在0-4s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C . 在第2秒末,两车的位移相同 D . 在0-4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13. 作为第十三届全运人的东道主,双人10米台为天津跳水队的重点项目.跳 台跳水可简化为如下的运动过程,运动员从跳台上斜向上跳起,一段时间后 落入水中,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 .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0 C . 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 . 入水过程中,水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对水的作用力
  • 14. 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 .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 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D .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向下
  • 15. (2020高一上·吉林期中) 2004年8月27日21点30分,中国选手刘翔在奥运会田径110米跨栏的决赛中以12秒91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如图所示).如果测得刘翔起跑的速度为8.5 m/s,12秒91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 m/s,那么刘翔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 9.27 m/s B . 9.35 m/s C . 8.52 m/s D . 10.2 m/s
  • 16.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示为该同 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s.打点计 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   )

    A . 1.45m/s B . 0.145m/s C . 14.5m/s D . 145m/s
  • 17.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
    A . 刻度尺 B . 交流电源 C . 钩码 D . 弹簧测力计
  • 18.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部分实验步骤如下,其中有错误或者不完整的是(   )

    A . 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根细 线 B . 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钩码个数和细绳方向 C . 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 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处于静止状态 D . 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橡皮筋的下端伸到O点,记录钩码个数和细绳方向
  • 19. 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金属—金属

    0.25

    橡胶—金属

    0.30

    木头—金属

    0.20

    皮革—金属

    0.28

    A . 金属 B . 橡胶 C . 木头 D . 皮革
二、多选题
  • 20. 如图所示,杯子置于水平桌面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力F1和力F2是一对平衡力 B . 力F1和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 力F2和杯子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 D . 力F1的大小大于力F2的大小
三、解答题
  • 21. 从离地面80m的高空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 , 求:
    1. (1) 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到地面;
    2. (2) 小球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
    3. (3) 自开始下落计时,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
  • 22. 冬奥会四金得主王濛于2014年1月13日亮相全国短道速滑联赛总决赛.她领衔的中国女队在混合3 000米接力比赛中表现抢眼.如图所示,ACD是一滑雪场示意图,其中AC是长L=8 m、倾角θ=37°的斜坡,CD段是与斜坡平滑连接的水平面.人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又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人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 , sin 37°=0.6,cos 37°=0.8,求:

    1. (1) 人从斜坡顶端A滑至底端C所用的时间
    2. (2) 人在离C点多远处停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