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期末检测卷二

更新时间:2021-04-02 浏览次数:9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2分)
  • 1. (2016九下·横县期末)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干冰不是冰    B . 纯碱不是碱   C . 食盐不是盐  D . 铅笔芯不含铅
  • 2. 草木灰是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 )。
    A . 氮肥 B . 磷肥 C . 钾肥 D . 复合肥料
  • 3. (2016九下·横县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都含有氧元素的是(  )


    A . 碱、金属氧化物     B . 盐、非金属氧化物 C . 盐、金属氧化物 D . 酸、非金属氧化物
  • 4. (2019九下·杭锦后旗期中) 某些食物的近似pH为,牛奶 6.3~6.6,葡萄 3.5~4.5,玉米粥 6.8~8.0,苹果 2.9~3.3,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葡萄 B . 牛奶 C . 玉米粥 D . 苹果
  • 5. 下列有关营养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B .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C . 糖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D . 酶是生物催化剂
  • 6. 要增大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
    A . 加浓度较大的硝酸钾溶液 B . 降低溶液温度 C . 加入硝酸钾晶体 D . 加热蒸发溶剂
  • 7.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氯化钠大 B . t1℃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20g硝酸钾 C . t2℃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 温度高于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 8.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因为熟石灰能与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 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来作干燥剂 C . 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D .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 9. 下列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 . Ba(OH)2→NaOH B . Cu→Cu(NO3)2 C . Fe2O3→Fe(OH)3 D . MgCO3→MgCl2
  • 10.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 Al3+、Ag+ 、Cl- B . Mg2+ 、Cl- C . Ba2+、Na+、Cl- D . Zn2+、K+
  • 11. 下列因果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 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洗涤剂洗去,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B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是因为硝酸铵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C . 炒菜用锅的手柄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也不会熔化,是因为手柄是用热固性塑料制成的 D . 使用液化石油气热水器时,要把热水器装在浴室外,且使用时要通风透气,是因为要预防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5个小题,共40分)
  • 12. 近期,央视对“用棉花代替肉松制‘肉松饼’”的消息进行辟谣。资料表明:肉松是用动物肌肉制作的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
    1. (1) 棉花属于(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 (2) 肉松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3. (3) 用灼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时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 13. 如图所示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 b、c三点在溶解度曲线上。

    1. (1) a点对应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 a点对应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 (3) 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到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 14. 化学实验常伴随明显的实验现象,但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上述实验现象证明: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碱性。这是由于
  • 15.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 (1) 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填“导电”或“延展”)性。
    2. (2) 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 . 铝丝、铜丝、硫酸亚铁溶液
    3. (3)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A为 ;B为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 (1) 向固体乙上滴加稀盐酸时(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 (2)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 (3) 请任意写出一个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有2个小题,共28分)
  • 17. 甲、乙两名同学对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是铁粉)”是否变质展开了探究。
    1. (1) 探究问题一:铁为什么能作双吸剂?

      因为铁能与空气中的(填名称,下一空同)以及水蒸气反应而生锈,利用这一原理来达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2. (2) 探究问题二:该“双吸剂”是否变质?

      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NaOH溶液。

      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甲:(预想)如果观察到有红褐色的Fe(OH)3沉淀生成,则证明其已经变质。但是实验结果却没有出现沉淀,原因是NaOH溶液不能与反应。

      乙:在实验开始时溶液就变成了黄色,此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实验结论]乙同学用实验确定了这瓶“双吸剂”已经变质。

    3. (3) 探究问题三:该“双吸剂”是否已经完全变质?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甲:甲的实验方法是

      乙:实验中看到了现象,此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实验结论]甲、乙同学都用实验确定了这瓶“双吸剂”没有完全变质。

    4. (4) [反思和评价]设计物质检验的实验时,要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例如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
  • 18.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1. (1)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

    2. (2) [查阅资料]

      ①BaCl2溶液显中性。

      ②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不正确

      ②取①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

    3. (3)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反思交流]

      ①实验室应保存氢氧化钠。

      ②某同学认为用CaCl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另一位同学认为不可以,理由是:CaCl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也会出现,因为Ca(OH)2

四、计算题(共10分)
  • 19. 55.7g碳酸钠溶液恰好与36.5g稀盐酸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90g,求:
    1. (1)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