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恩施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2-23 浏览次数:2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yè)   田(qí)     蓄(zhù)    淅沥沥(xī) B . (mì)   抖(sǒu)    职(chèng)  咄逼人(duō) C . 伏(quán) 骨(suǐ)    恿(sòng)    堂大笑(hōng) D . (tuì)   然(chàng) 干(hé)      花团锦(cù)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分歧   帐蓬   疲倦不堪   骇人听闻 B . 诀别   安详   深恶痛疾   见异思迁 C . 悔恨   眩耀   畏罪潜逃   富丽堂皇 D . 纯粹   鄙薄   凛然生畏   神彩奕奕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B .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用真实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伊索寓言》多运用拟人手法,内容大多为动物。 B . 春节贴对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C . 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散在《西游记》中的童话的气氛。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 D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这句话里的加点字都是代词。 B .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是个多义词,在本句中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 C . “你成绩考的这么差,你也太聪明了。”这句话中的加点词属于贬词褒用。 D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杏花雨”指春雨,“杨柳风”指春风。
  • 6. 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 人生也因此美丽。

    ①每一种蜕变,犹如我们为洋葱剥皮,会泪流满面

    ②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

    ③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拥有真正的成长

    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A . ②①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②③①④ D . ③①②④
二、句子默写
  • 7. 诗文名句默写。
    1. (1)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 (2) 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3. (3)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4) 终古高云簇此城,。(谭嗣同《潼关》)
    5. (5)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景物时序交替,暗示着时光匆匆流逝的诗句是
    6. (6)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开篇即对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的句子是
三、名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纪念白求恩》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纪念白求恩》节选

    毛泽东

    图片_x0020_100001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A热忱 , 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B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思,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C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D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a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b的人,一个c的人,一个d的人。

    1. (1) 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2) 说理往往讲究语言的准确,观点的鲜明,近义、反义词在使用时就需要仔细辨别才更准确。请写出文中划线A、B词的反义词和C、D词的近义词。

      A.热忱   B.纯粹  C.见异思迁   D.鄙薄

    3. (3) 请仔细品读第①段中加点字的句子,试从句式的角度说说如此表达的好处。
    4. (4) 请将第③段a、b、c,d的内容补充完整。
  • 11. 阅读《在妈妈的膝头上》,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妈妈的膝头上

    叶倾城

    ①大姐告诉我,在她的独生女儿小满出生之后,她曾经反反复复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小时候作文课上写《我的理想》时提到的那些宇航员、科学家、警察吗?

    ②后来她换了一个问法:要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这样的人?但她第一个想到的自己的缺点就是:不爱看书学习。就这样,她先定了个小目标:让小满做一个爱看书学习的孩子。

    ③她第一次牵着小满进书店,三岁的孩子在书架间跌跌撞撞了几步,发现书不能啃,也不能拿在手里,很快失去兴趣,掉头就要往外走,被她一把揪住,还不甘心地一直指外面的零食店。小孩子最喜欢什么?吃。

    ④小满从小就对吃兴味盎然。一岁多一点,她在学步车上摔了一大跤,牙齿都磕出了血,正哇哇大哭,大人赶紧在她手里塞了一枚旺仔小馒头,哭声立止。两岁多,小满第一次吃到冰淇淋,美味像重锤直击她心。这一刻,大姐弯下腰去,对小满说:“你在这里看一小时书,就带你去吃好吃的。”小满立刻眉开眼笑,乖乖去看书。

    ⑤当时书店的书架不能坐不能靠,小家伙倒是不介意坐地上看书,可是她妈介意。最后,大姐背靠墙,一膝跪地,一膝蹲,给小满当座位。小满坐在她膝上,像小雀儿赖在满是草香的鸟巢里,静静地翻开她一生中的第一本书。

    ⑥蹲一会儿,累了,便换个膝盖。又累了,再换。小满渐渐看书着了迷,任她妈把她颠过来倒过去,全无知觉。不过小满还是坐不住,半小时就闹着要吃东西。大姐叹口气,屈服了。小满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双丰收,开心得不得了。

    ⑦第二周,小满主动说:“妈妈,我们去书店吧,看完了去吃好吃的。”这句话,大姐印象特别深,因为太高兴了。从此她们每周必去书店。开始是一小时,后来小满阅读的时间越拖越长,分量也与日俱增,大姐的膝盖就更加是负重深蹲。

    ⑧直到小满上小学,各种培训班越来越多,这件事才渐渐停止。而让大姐欣慰的是:小满,真的如她所愿,成为了一个爱看书学习的孩子。好处是小满成绩优异,目前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坏处是小满年纪轻轻就得经常考虑减肥这件事,得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⑨大姐在好几年前,膝盖就开始不太行了,要经常去针灸、拔火罐、吃骨维力。可是,她的膝头,曾经承托过一个孩子的未来呀,如托泰山。

    (《文摘报》2019年5月11日03版)

    1. (1) 根据第①②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妈妈的性格特点。
    2. (2) 本文作者以“在妈妈的膝头上”为题有何用意?
    3. (3) “直到小满上小学,各种培训班越来越多,这件事才渐渐停止”一句中“这件事”指什么事?“这件事”对小满人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4. (4)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小满坐在她膝上,像小雀儿赖在满是草香的鸟巢里,静静地翻开她一生中的第一本书。

    5. (5) “陪伴是最美的长情。”读完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自己的妈妈(或爸爸)说点什么呢?要求用第一人称直接表达)
五、诗歌鉴赏
  • 12.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 . 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 . 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他不禁歌唱起来,所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D . 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2. (2) 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线诗句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
六、对比阅读
  • 13. 阅读(甲)(乙)两则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指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甚

      相与大惊曰

    2. (2)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划一处)

      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4. (4) 用自己的话概括王羲之的性格特征。
    5. (5) 与《狼》一文比较,王右军也遇到与屠户类似的危险,但他们都得以巧妙避险,这给了我们怎样的危机处理启示?
七、综合性学习
  • 14. 某中学决定开展一次语文日活动,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1. (1) (标语栏)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2. (2) (故事会)古时很多名人的读书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广为传颂。请选出下面的读书故事物不相符的一项(  )
      A . 韦编三绝——孔子 B .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C .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D . 凿壁偷光——张衡
    3. (3) (交流间)为了推进全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公益海报设计评比活动。下面为参赛作品,请欣赏这两幅海报,并按要求作答。

      甲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谈谈理由。

      赞同甲:

      赞同乙:

八、作文
  • 15. 请以“你用………_温暖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请补全题目。(2)卷面整洁,字迹清楚。(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