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

更新时间:2021-02-23 浏览次数:20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0九上·秀洲月考) 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先在西线集中兵力,短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败俄国,迅速结束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打破这一计划的战役是(    )
    A . 马恩河战役 B . 凡尔登战役 C . 索姆河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 2. 下图这一历史史实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哪一思想的实现?(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主主义
  • 3. 下列有关《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具有宪法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 

    ③与《善后借款合同》是一致的  
    ④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与义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2020九上·秀洲月考) “今日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 《申报》的这段评论反映的历史阶段,最有可能是(    )
    A . 辛亥革命时期 B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 . 土地革命时期 D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5. (2019九上·三门期末) 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权得到巩固

    1925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27年苏联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

    农业直接纳入国家全面管理之下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6. 在巴黎和会上“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中“这个丢失的省份”是指(  )
    A . 山东 B . 山西 C . 北京 D . 上海
  • 7. 澳大利亚驻华记者居住北京时间为1897-1920年,下列最有可能是他居住北京期间看到的是(  )
    ①国民革命军胜利北伐的新闻报道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标语照片

    ③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报刊           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文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在革命道路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及重要性配对正确的是( )

    ①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④遵义会议——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9. 下表反映了1928—1930年工人党员占中国共产党党员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工人所占比例(%)

    1928 年6月

    10.9%

    1929年12月

    7%

    1930年7月

    5.5%

    1930年9月

    1.6%

    A . 党员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B .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 . 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D . 党员数量稳步增长
  • 10. 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结合材料完成下题。
    1. (1) 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促使B点到C点变化的直接有效措施是(  )

      A . 推行“以工代赈” B . 创立养老金制度 C . 颁布《紧急银行法令》 D . 颁布《农业调整法》
    2. (2) 因为金融风暴,日本大多数工厂都关门了,将近400万人失去了工作,没了生活来源。针对失业严重的状况,日本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
      A . 实行明治维新 B . 发动甲午战争 C . 建立法西斯专政 D . 寻求美国援助
  • 11. (2020九上·浙江月考) 据1938年欧洲某国报载:“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我”是下列哪国人(    )
    A . 德国 B . 英国 C . 波兰 D . 捷克斯洛伐克
  • 12. 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五大国英、法、德、俄、日中,既是一战前三国同盟成员,又是二战前轴心国集团成员的两个国家是(    )
    A . 英、法 B . 英、俄 C . 德、意 D . 俄、法
  • 13. 下图是“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的迁徙路线图(局部)。图中东北大学迁到北平的原因是( )

    A . 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 . 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 .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形势所迫
  • 14. 有人认为:“在1937年年初之前,‘城市战’对于世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这年秋天在上海进行的战役改变了这一切。”这次战役( )
    A . 使中国东北三省逐步沦陷 B . 是国共两党携手抗战的成果 C . 是正面战场的胜利 D . 宣告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 15.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②③①
  • 16. 2014年,中国政府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 )
    A .   赢得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B . 赢得了与西方大国平等的地位 C .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D . 为世界赢得和平作出突出贡献
  • 17.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
    A .   巩固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B .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 C . 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D . 表明解放战争即将转入战略反攻
  • 18. 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 . 张学良 B . 佟麟阁 C . 李宗仁 D . 傅作义
  • 19.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是(    )
    A .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60分)
  • 20.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标语字把民国的“国” 改写为“囻”。                                            

    ——宋军《申报的兴衰》

    材料二:它使传统中国二千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 (2) 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些重要成果?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后“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列举两例)
    4. (4) 综合以上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 2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材料二: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了来自俄国的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1. (1)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而闻名?该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何深远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 22. (2020九上·义乌月考) 一船成就大伟业,道路选择显智慧。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并分析图1与图2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仅就革命道路而言,图中两国各自走的是什么道路?
    2. (2)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有过失误,走过弯路,但中共始终能直面错误、自我纠错,从而战胜挫折”。请用20世纪20年代的典型史实加以印证。
  • 23. 抗日战争,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为更好的学习抗日战争,以下是某校九年级学生们收集和整理的资料。

    1. (1) 这则新闻报道的消息是什么事件?请再写一例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2. (2) 资料二反映的是哪两场重要战役?
    3. (3) 综合所有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 (4) 回望过去,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记忆,更是启示。日本无条件投降对我们有何启示?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面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何成刚《史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1945年10月25日,在中国战区台湾省对日受降典礼上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说:“本官奉命接受台湾、澎湖列岛琉球日本陆海空军……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全世界周知……感谢协助我们光复台湾的同盟国家。”

    ——左双文《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

    1. (1) 材料一中标志着“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事件是什么?写出决定“苏联对日宣战”的会议名称。
    2. (2) 材料二中国民政府是根据哪个国际法律性文件收复台湾的?
    3. (3) 谈谈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及作用。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知识梳理】

      根据提示,把下列“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表”的空缺补充完整。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1927 1924年1月①的召开 基本推翻了②的统治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 1927~193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③失败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1945 事变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⑤也回到祖国怀抱。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1949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⑥》”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其残余势力逃往台湾
    2. (2) 【团结合作】按照要求,列举相关史实。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中国军队抵御外敌的著名战役:(一例即可)

    3. (3) 【争端再起】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4. (4) 【感悟历史】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启发或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