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余姚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

更新时间:2021-02-20 浏览次数:15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下列近代历史事件与武汉相关的是(   )
    A . 武昌起义 B . 国民党一大 C . 南昌起义 D . 百团大战
  • 2.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重温世界人民不屈不挠反法西斯战争的壮丽史诗,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 不列颠之战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C . 开罗会议着重研究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及战后处置德国问题 D . 联合国的成立,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 3.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

    A . ③④①② B . ③④②① C . ②④③① D . ②③④①
  • 4. 如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与社会》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向西方学习,近代化的探索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5.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的是(   )
    A . 戊戌变法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一二•九运动
  • 6.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达 20 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列这些史料中,不可能是他在北京期间留下的是 ( )
    A . 潘家峪惨案的报道 B . 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C . 临时大总统宣誓的照片 D . 护国运动的报道
  • 7. 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 “________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历史事件是( )
    A . 长征开始 B . 第五次反“围剿” C . 遵义会议 D .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 8. ‚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 .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 .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 .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 9.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中华民国成立 C . 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 D . 国民党政权覆灭
  • 10.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离—合—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1.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史实是(   )
    A . 北平谈判 B .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C . 新中国成立 D . 西藏和平解放
二、非选择题
  • 12. 判断题。请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对下列题目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 (1)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判断理由

    2. (2) 中国共产党开辟正面战场,始终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判断理由

    3. (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判断理由

    4. (4) 兴中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判断理由

    5. (5) 教育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判断理由

  • 13. 2021年是清华大学成立110周年。余姚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小明发起了“我要去清华”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并绘制了“清华大学大事纪”的年代尺草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清华大学成立这年,中国爆发了哪次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 (2)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1919年“国耻”的理解。举行国耻纪念会体现了清华学生怎样的精神﹖清华大学南迁和迁回与帝国主义入侵的哪次战争有关?
    3. (3) 回顾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对我国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有何启示?
  • 14. 东北,闪耀着中国人民奋勇抗争的光辉,对推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1948年,东北战场已经具备战略决战的基本条件。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中央军委制定了“关门打狗”的方针。东北野战军灵活机动,英勇作战.......在战役中,东北地区动员支前民工.183万人,担架13.7万副,筹集和运送前线的粮食1.1亿斤。

    ——邓新功《三大战役的胜利》

    1. (1) 【识图忆史】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日本侵华事变﹖根据材料一的图文内容,分析东北战场与全国抗战的关系。
    2. (2) 【以史为鉴】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并分析该战役中国共产党获胜的原因
    3. (3) 【史论结合】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东北战场人民的奋勇抗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影响。
  • 15. 2021年将是伟大母亲——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在人民军队发展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 (2) 图2说明我党逐渐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这与图4有何历史联系?
    3. (3) 请按历史发展对四图进行排序。从中反映了党的工作重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4. (4) 综合本题研学,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