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21-02-03 浏览次数:1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B . 《马说》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 . 《马说》第三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 D .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 2. 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食不能尽其材

    A . 祗辱于奴隶人 B . 执策而临 C . 虽有千里 D . 骈死于槽枥
  • 3. 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中。) B . 才美不外见。[(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 D . 食不饱,力不足。(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 4.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辱于奴隶人之手(zhǐ) B . 死于槽枥之间(pián) C .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hí) D . 其真无马(yé)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分别是西方上世纪20~70年代问世的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 B . 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 . 在经贸方面,尽管中美经贸关系将因中国入世而变得更加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可能还会增多。 D . 你听说过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吧,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近郊的金河镇还出现了山寨派出所,这不得不让你赞叹他们的才能没有用在可以为社会作贡献的地方。
  • 6. 下列句子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D . 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填空题
  • 7. 填空。
    1. (1) 韩愈,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之首。
    2. (2)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我们学过的《》也是这种文体。《马说》通篇采用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
    3. (3)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
  • 8. 指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同“”,意思:

    2. (2) 才美不外见

      ”同“”,意思:

三、语言表达
  • 9. 学习了韩愈的《马说》一文后,班级举行了“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韩愈在《马说》一文中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二者关系中,伯乐起决定作用;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而不是驽马,无论是否有伯乐,它在任何地方都会显示出卓越的才能。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2. (2) 你认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3. (3)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马说》的作者韩愈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4. (4) 请结合课文内容,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下联:

四、文言文阅读
  • 10. 拓展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②死马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国君的近侍。②安事:何用。③捐:花费。④期年:满一年。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之不以其道 策:

      真无马邪    其:

      暗臣古之君人  闻:

      ④有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

    2. (2)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A . 潭西南 B . 中峨冠多髯者 C . 鸣之不能通其意 D . 时习之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4. (4) 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 , 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释】①佚(yì):同“逸”,逃跑。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③躐(liè):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编织。

    1.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寡人曰

      ②昔者舜于使人

      ③然犹之不已

    2. (2) 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定公不悦,告左右 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 . 定公躐席起 由是则生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C . 不识吾子何以知 手指不可屈伸,弗怠(《送东阳马生序》) D . 舜不穷民 安陵君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3. (3)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 (4) 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