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二)

更新时间:2021-02-22 浏览次数:27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2小题每题3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0年8月11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_______“共和国勋章”,授予_______、________、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
    A . 钟南山  张伯礼  张定宇 B . 屠呦呦  黄旭华  曾庆存 C . 张定宇  钱忠贤  侯云德 D . 钟南山  黄旭华  张定宇
  • 2. 诚信是金。虚伪的诚信,比魔鬼更可怕。试想:一个社会到处充斥着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制假贩假、学术论文造假、不履行法院判决等现象,人人都不诚实守信,势必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影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告诉我们( )

    ①倡导公民淡化个人利益,重视他人权益

    ②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③倡导公民恪守诚信

    ④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 孟先生一家四口在小区广场散步时,突然被拉布拉多犬追赶。而这只狗为方某所有,当晚,其在小区广场遛狗时,想让狗在草地上玩耍,便取下链子,不料,狗见到孟先生家孩子手里拿着吃的在跑,便上前追赶。执法队员随后查明,方某遛狗未拴牵引绳的事实已违反《合肥市养犬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随即对方某进行了宣传教育,并按相关规定开具了《合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当场处罚决定书》,对方某处以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方某的行为属于( )
    A . 行政违法行为 B . 民事违法行为 C . 刑事违法行为 D . 严重违法行为
  • 4. 王亮,为驻浙某部队班长。2020年7月12日,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轿车与货车相撞后倒扣在河中,车内人员无法自救,情况十分危急。此时,在家探亲的王亮刚好路过,他毫不犹豫地从5米高的路面上跳入河中,两分钟内2次往返,共救出4名被困人员,并成功对车内一名58岁老人进行心肺复苏。王亮2分钟救起4人的英勇事迹和“教科书式救援”受到社会各界和网民的广泛赞誉。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如果回报小于代价,这种付出就不值得

    ②他实现了自身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

    ③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他履行自己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5.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规定:依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②宪法已经成为公民权利保护的基本法律

    ③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④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6. 一网民发布帖文“想升个B2证,咱县哪个驾校效率高点,价格优惠点”,并附一张图片,图片系将雷锋读毛泽东选集照片进行修改,附上不文明、侮辱性文字。该网民的行为已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互联网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目前,警方对该网民依法进行查处,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并罚款500元的处罚。这提醒我们( )

    ①一切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不能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    

    ③提高媒介素养须增强法治意识  ④传统文化不需要进行创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0年5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下列适宜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政治生活的是( )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改革开放前的横坎头村,村民连饭都吃不饱,住的都是草屋。40多年来,从土地承包到户到乡镇企业起步,村党组织团结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依托国家政策,壮大特色农业,把村子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促使该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②人民生活富裕起来了

    ③国家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发展

    ④利用当地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①③④
  • 9. 江苏以创新驱动发展,用创新改变生活,靠创新引领未来。创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公厕里的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厕所内的氨气、硫化氢、温度湿度等,一旦某一项数值超标,便会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处理。漫步在苏州工业园区、昆山高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南京江宁开发区,创新型企业茁壮成长,处处体现着创新在发展中的原动力。这表明( )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 

    ③中华文化不断实现创新性发展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公交车上吃东西,湿雨伞放在空座上,年轻人不给老弱病残让座,乘客情绪失控,抢夺方向盘等公交车上的不文明现象,甚至因为触犯法律受到相应制裁。改善此类现象需要( )

    ①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③营造尊法守法的舆论氛围  ④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1.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回答下题。
    1. (1) 诗词中描述的是____族的景色。( )
      A . 蒙古 B . C . 维吾尔 D .
    2. (2) 下列是小芳搜集的有关这一民族的图片,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13题8分,14题18分,15题8分,共34分)
  •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执勤民警在某一路段执勤时拦下一辆面包车,并示意靠边停车接受检查,民警打开车门时发现不仅车内坐满人,就连后备厢也藏了两名人员。经查,该车核载7人,实载了10人,超员率43%,据驾驶员陈某文称,因为有点活,并且都是乡里乡亲,顺带捎着过去,没想到刚行驶一段路就被查获。民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驾驶人陈某文作出罚款200元,驾驶证记6分的处罚。

    在此,交警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面包车的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乘客逃生难度加大,极易引发群死群伤,后果非常严重。为了自己和乘车人员安全,大家出行时应当拒绝超员超载,不乘坐超员车辆,保障自身安全。

    1. (1) 根据违法行为的不同分类标准,陈某文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2. (2) 驾驶员陈某文受到法律制裁的原因是什么?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各种各样的垃圾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资源再利用困难的根源之一。

    在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下,随之而来的餐饮垃圾也开始堆积如山,我国餐饮垃圾的产生量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材料二:2020年5月1日开始,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正式实施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做好《条例》的落地实施,对于单位责任主体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城管执法部门将责令立即改正,处1 000元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负责人进行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给予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北京设有垃圾分类指导员2万余人,进行垃圾分类的引导宣传、分类整理、投放监督等工作。

    1. (1) 材料一说明了哪些问题?
    2. (2) 材料二中,面对垃圾管理,国家采取了哪些手段进行治理?
    3. (3)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提升哪些意识?
    4. (4)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概括法律与环保的关系。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0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特色大国外交道路。目前,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世界首位;中国坚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近7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对世界发展的重要作用。
    2. (2) 这印证了我国坚持走什么道路的必要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