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1-02-19 浏览次数:2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23 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 1.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旨在(    )
    A . 强占中国广东香港岛 B . 促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 . 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D . 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
  • 2.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 . 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B . 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C . 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D . 两次战争清政府都签订了卖国条约
  • 3. 孙中山称赞说,他是“反清英雄第一人”,这位“反清英雄”是(    )
    A . 林则徐 B . 洪秀全 C . 左宗棠 D . 康有为
  • 4.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 使中国逐步走,上富强之路 B . 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 . 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 . 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5. 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有诗云:“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读音: shān)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是因为(    )
    A . 《南京条约》签订 B . 《北京条约》签订 C . 《马关条约》签订 D . 《辛丑条约》签订
  • 6. 读图《时局图》,它反映了(    )

    A . 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 B . 洋务运动开展的近代工业建设情况 C .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状况 D . 清末艺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 7.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对中国社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    )
    A . 清朝政治制度有所改变 B .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 . 新思想新文化得到传播 D . 科举制度得以废除
  • 8. “扶清灭洋”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口号(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五四运动
  • 9.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体现在(    )
    A . 清政府向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 B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 . 清政府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10. 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成立的地点是( )
    A .   植香山 B . 广州 C . 武昌 D . 东京
  • 1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
    A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12. 孙中山与黄兴等发动了“二次革命”,是针对袁世凯( )
    A . 不承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以武力镇压国民党 C . 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D . 登基称帝复辟帝制
  • 13. 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1915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其时代主题是( )
    A . 自强、求富 B . 民主、科学 C . 独立、自主 D . 和平、发展
  • 14.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护国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国民革命运动
  • 15. 新闻事业的发展,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读下图,是中国近代进步的报刊,它们在当时着重宣传(    )

    A . “自强”“求富”的主张 B . 维新变法的主张 C . 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想 D . 马克思主义思想
  • 16. 歌曲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现象。近代历史上有歌曲这样唱道“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一歌曲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 17. 毛泽东同志曾说“虽然有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材料主要说明(    )
    A . 工农群众的重要性 B . 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C . 中共领导的重要性 D . 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 18.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
    A . 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B . 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 . 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了转移 D . 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 19. 遊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读下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哪一处是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    )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爆发与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B .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爱国热情 C . 中共和各方面人士的努力 D . 蒋介石被迫接受共同抗日的条件
  • 21. 1941年12月,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退败时,中国正面的抗日战场取得一次重要的胜利,这次战役是(    )
    A .   台儿庄大捷 B . 武汉保卫战 C .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 豫湘桂战役
  • 22. 1945年8月,毛泽东主席受国民党之邀前往重庆.作家方纪对这一历史瞬间进行了记载,读下图(《挥手之间》)画与文。毛泽东主席此时前往重庆,是为了(    )

    A .   争取国内和平 B . 召开政协会议 C . 签订“双十协定” D . 建立国共合作
  • 23. 下列史实反映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    )
    A .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C . 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D . 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
二、综合运用题(24 分)
  • 24. 近代中国爆发了-系列革命运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昌起义胜利后, 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制度的终结。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材料三: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为辛亥革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说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进步有哪些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简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依据,并说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革命”参与的阶级成分,举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性事件,简述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 25.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 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摘自《中学历史文献读本》

    材料二: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的起点,简述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全面抗战所做出的努力。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