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浦东新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1-02-26 浏览次数:19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
    1. (1)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其一)》
    2. (2)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3. (3)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 (4) 《论语》中子夏认为“仁在其中矣”的“其”具体是指“。”
二、对比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 (1) (甲)文作者是(人名),(乙)的出处是《》(书名)。
    2. (2) 选出下列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修身(以:依靠,凭借)           未若柳絮风起(因:趁) B . 寝食者(废:停止)                 相而去(委:牵拉) C . 年与驰(时:迅速逝去)             学而习之(时:按时) D . 国人之(道:大路)                 险躁则不能性(治:修养)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 (4) (甲)文的主要观点是,(乙)文中杞人言行举止的积极意义在于
三、课外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处之不易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 , 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 , 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处:居于高位。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⑥豁:抛弃。⑦常:本分。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常五碗        食:

      ②辄以啖之      拾:

    2. (2)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B .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C .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D .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3. (3)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B . 你们要记住这个读书人。 C . 他们会记住这个道理。 D . 他们会记住这个读书人。
    4. (4) 文中的殷仲堪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父亲的菜园子

    ①父亲在电话里给我描绘他的菜园子:菠菜、大蒜,韭菜,萝卜,大白菜,芫荽,莴苣……里面什么都长了,你爱吃的瓜果蔬菜有的是,你就等着吃吧。

    ②我的眼前,便浮现出这样的园子:里面的青翠缠绵成一片,深绿配浅绿,吸纳着阳光雨露,实在美好。

    ③既而我又有些怀疑了,父亲虽是农民,但他使的是粗活,挑河挖地,他很在行。而种瓜果蔬菜,是精致活,像绣花一样的,得心细才行。几十年来,都是母亲做的,父亲根本不会。

    ④我的疑虑还未说出口,父亲就在那头得意地说,种菜有什么难的?我一学就会了。我知道你喜欢吃这些呢,所以辟了很大的一个菜园子。

    ⑤自从母亲的类风湿日益严重后,父亲学会了做很多事,譬如煮饭和洗衣。想到年近七十的老父亲,在锅台上笨拙的样子,我的眼睛,就忍不住发酸。父亲却满不在意,他乐呵呵地说,等你回来,我到菜园子里挑了,炒给你吃,活鲜鲜的,保管你喜欢吃。

    ⑥父亲的菜园子,在父亲的描绘中,日益蓬勃起来。他说,青椒多得吃不掉了,扁豆结得到处都是,黄瓜又打了许多花苞苞,萝卜马上能吃了……我家的餐桌上,便常常新鲜蔬菜不断。有的是父亲亲自送来的,有的是父亲托人带来的。父亲说,市场上的蔬菜农药太多,你们少买了吃,还是吃家里带的好。

    ⑦偶然得了机会,我回家转,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父亲的菜园子。母亲坐在院门口笑着说,你爸哪里有什么园子啊,学了大半年,他才学会种青菜,这人笨呢。

    ⑧我疑惑,那,爸送我的那些蔬菜哪里来的?

    ⑨母亲说,是你爸帮工帮来的。我不能种菜了,他又不会种,怕你没菜吃,就去人家地里帮工,人家送他一些现长的瓜果蔬菜抵工资。

    ⑩怔住。回头,瞥见父亲正站在不远处,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他因“谎言”被揭穿而羞赧。嘴上却不肯服输,招手叫我过去,说,你别听你妈瞎说,我不止会种青菜的,我还学会种芫荽。

    ⑪他领我去屋后,那里,新辟了一块地,地里,一些嫩绿的小芽儿,已冒出泥土来,正探头探脑着。父亲⑫这里,很快会成一片菜园子,你下次回家来看,肯定就不一样了,父亲说。他的手,很有气势地在半空中划了一个半圆。

    ⑬我点头。我说到时记得给我送点青菜,还有,还有豌豆。我喜欢吃。

    1. (1) 第⑩段中“谎言”具体是指
    2. (2) 第④段“我”疑虑的原因是
    3. (3) 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亲为了“我”能吃上新鲜蔬菜,给人家帮工种菜。 B . 父亲在屋后新辟一块地,让“我”吃到了很多蔬菜。 C . 父亲多次向我描绘他的菜园子,证明他是种菜能手。 D . 父亲在母亲的类风湿日益严重后,学会了做很多事。
    4. (4) 以“父亲的菜园子”为标题的好处是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傻笑

    ①有一个下午,我在公园里闲走,秋天渐深,天高水清,草木也走向零落。正走着看着,感慨着时光的飞快,忽然路旁水畔,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就冲我笑。

    ②我仔细看了看那个男人,一点儿也不眼熟。虽然我也有些脸盲症,可是一般情况下都是,看着别人有些眼熟,就是想不起叫什么名字,在哪里见过。而眼前的人,我可以确定没有见过,不认识。他的笑很憨厚,似乎有着想搭讪的意思,我皱了一下眉头,觉得这人有些发呆,肯定不太正常,一看那傻笑的样儿就知道了。我没有理会他,很冷漠地看了他一眼,就走过去了。走过去挺远,回头看,他正看着一河流水,似乎那种傻乎乎的笑还挂在脸上。

    ③虽然是匆匆的擦肩而过,虽然是一张傻笑着的脸,却是莫名其妙地在我的记忆里停留了许久。直到冬天过去,春天也过去了大半的时候,那张傻笑的脸才从记忆里由淡趋无。

    ④那个午后,我沿着河走到城郊,正是草木葱茏的时节,我边走边看,每一缕悠然的风,每一片欣然的叶,每一朵怡然的云,每一簇灿然的花,都牵动着我的目光,触动着我的心绪。我的心里也充满了生机,就像身畔的春天一般,仿佛许多美好的东西都要生长出来。便情不自禁地,对着花儿笑,对着流水笑,觉得所见皆赏心悦目。

    ⑤我本来就经常能从平凡平淡的景物中,发现一些让人流连的东西。比如走在大街上,哪怕日复一日,也总能看到某些可以让我生发想象的事物。即使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也能日日流连而不厌倦。而此时,刚刚走过肃杀的冬天,刚刚脱离了半年之久的雪,天地焕然一新,所有的冷郁一扫而空,可以让我心动的存在太多了。

    ⑥平时在街上,或者在什么地方,我很少看人。因为人们都是走得很快,脸上也是很麻木的表情,他们目不斜视,似乎心里装满了琐碎的事。看他们的脸,很影响心情,很容易把自己的烦恼也勾起来。所以,我宁可去看路旁的任何东西,也不愿在这样的人海中随波逐流

    ⑦而在这晚春的郊外,人也不少,不再行色匆匆,都是走走停停,看着身边的一切,笑容也那么灿烂,如春日暖阳。我喜欢看这时候的人,他们惊喜的笑容总能唤起心底的喜悦。如果任何时候,人们都能露出这样的笑脸,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冷漠了吧?

    ⑧然后我就注意到了一个年轻人,他并没有像别人那般,看到美丽的就拿出手机拍照,他只是慢慢地走,慢慢地看,目光很柔和地抚过大地上的万物,似乎心也随之到达了一种很美很远的境界中去。我就一直看着他,看着他,他转过头来,我就冲他、很真诚地笑,很欣赏他这样对待春天的态度。结果,他的脸色立刻变了,由春天变成了冬天,似乎很厌恶地瞪了我一眼,那眼神,那神情,分明是在说:“傻笑什么?你这个傻瓜!”

    ⑨刹那间,就想起了去年秋天冲我笑的那个男人,于是我站在那儿,就真的露出傻笑。

    1. (1) 第⑥段中“随波逐流”的意思是
    2. (2)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修辞,表达效果是
    3. (3) 文章主要讲述了两件事,请分别概括。

    4. (4) 第⑤段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现了只要善于想象,就能发现美好。 B . 补充交代了此时“我”内心雀跃的原因。 C . 与上文中那个中年男人的傻笑形成对比。 D . 为下文“我”对那个年轻人的傻笑作铺垫。
    5. (5) 联系全文,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的“我站在那儿,就真的露出傻笑”?
五、综合性学习
  • 6. 某学校初一(1)班“文学部落”社团,开展“我与读书”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活动一]“调查名著阅读”是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下列表格是对班级40名同学必读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

      阅读情况

      没读

      只读序言

      读了部分

      重点选读

      专题探究

      精读与跳读

      《朝花夕拾》

      8人

      3人

      10

      6

      6

      7

      《西游记》

      2人

      1人

      18

      4

      8

      7

      ①表格中两本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

      ②关于班级名著阅读情况,从上表中得到什么结论?(20字以内)

    2. (2) [活动二]为了激发更多同学参与到名著阅读中,社团负责人在教室里选择一角作为文学角,用来展示同学名著阅读成果,请你给文学角取个名字(不超过5个字),并说说理由。(30字以内)
六、作文
  • 7.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是朱自清先生散文名篇《春》的开头。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曾有过急切盼望。请以“我盼望    ”为题,并以“盼望着,盼望着……”开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