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许昌长葛市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中招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03 浏览次数:15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1819年玻璃瓦尔曾说:“西班牙王室对美洲大陆敲骨吸髓的掠夺性已成为过.....我们的政体应该成为一种建立在民权基础上,使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这表明对拉美独立运动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   文艺复兴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美国南北战争
  • 2. 1861年,沙皇亚历大二世签发并实施《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者相同的历史作用是(    )

    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消除了种族之间的矛盾

    ③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

    ④都解放了劳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3. 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指出:“中国人模仿西方,在短时间改革了兵制,花大把时间制造军舰,购买.炮....其实这是表象的文明...但是学习西方来改革自国的政治法律,改变国民气质,则是最不容易做到了。”作者主要说明日本应该(    )
    A . 引进西方技术实现工业化 B . 学习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 C . 培养具有民主思想的人才 D . 从制度精神层面学习西方
  • 4. “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 . 发明者多是有经验的工人技师 B . 在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 .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 . 投人资金越来越大
  • 5. 在工业化的背景下,184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学前教育开始。1870 年以后,英国、法国首先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说明(    )
    A . 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 B . 大众教育方面西方国家走在世界前列 C . 城市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方式改变 D . 西方各国大众文化水平在提高
  • 6.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
    A . 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 . 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C . 是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 . 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 7. 一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在驻交战国使节的电文中嘱托:“不要表现出任何非中立的感情,语言文字都不行。”然而到了1917年,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激情演讲:“我们愿意献出我们的生命与财产,献出我们的一切,为了我们所珍视的和平。”随后他又在高票通过的对德宣战决议上签了字。这表明(    )
    A . 促进和平正义是美国的国策 B . 构建新型世界秩序符合美国利益 C . 美国的参战加速了一战结束 D . 维护国家利益是美国外交的出发点
  • 8. 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的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
    A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 十月革命的胜利 D . 巴黎公社的建立
  • 9. 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是因为这个体系(    )
    A .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B . 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 . 建立了一战后国际稳定新秩序 D . 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
  • 10. 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煤炭 6 6 4 3 4 3
    5 5 5 4 3 2
    A . 十月革命的影响. B .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 苏联模式的形成 D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11.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为研究主题,下列事件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
    A . 五四运动 B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 . 华夫脱运动 D . 印度民族大起义
  • 12.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这一观点(    )
    A .   鼓励各国接受社会主义 B . 与苏俄新经济政策主张一致 C . 受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D . 否定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 13. 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
    A . 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 .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 . 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 . 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 14. “为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下列哪个事件最能证明这一结论(    )
    A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 . 三国同盟的建立 C . 《九国公约》的签订 D . 轴心国集团的成立
  • 15.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对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如《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以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如《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是(    )
    A . 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 B . 联合国的成立 C . 欧盟与美国矛盾的加剧 D . 冷战政策的提出
  • 16. “赫鲁晓夫作为徘徊在新旧两个阶段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踏进了新阶段,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阶段的泥沼中不能自拔。”这里“仍陷在旧阶断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主要是指(    )
    A . 不能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 B . 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 . 改革难以使重工业得到发展 D . 改革在理论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
  • 17. 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有关“万隆会议”“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冷战对峙 B . 社会主义的挫折 C . 亚非拉新发展 D .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 18.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收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
    A . 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B .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C . 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D .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19. 截止2017年,中国累计派出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4项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这说明(    )
    A . 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 . 当今世界地区冲突缓和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D . 联大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 20. 1975年生产计算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到1999年,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该史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   战争与革命时代 B .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 . 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D . 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五小题,30分)
  • 2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阿拉伯谚语“人最 美的装饰是知识”。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穆罕默德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材料三  从630年开始,日本第一次派出了遣唐使,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生、留学僧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使团回国的留学僧和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

    1. (1) 材料一中图一帝国它保存的希腊罗马古籍对后世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图二帝国的形成促进了哪一宗教的传播
    2. (2) 据材料二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这给日本带来什么影响?
    4. (4) 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7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到32% ,英国的对外贸易额相当于法国、德国、美国的总和,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伦敦成为世界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

    材料二  ①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1851 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③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④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⑤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

    ⑥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事件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其涉及到了哪些历史主题?请举例说明。(例子序号即可)
    3. (3) 综上探究,请以图示法展示两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国内矛盾激化。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使俄国走向强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欧洲强国的沙皇俄国卷入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漩涡中,雄心勃勃的投入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 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苏联不断强大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拯救了欧洲。战后俄国不仅主导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对世界格局的形成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第二任期的可控市场经济改革 ,俄罗斯摆脱了经济危机,走出了困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1. (1) 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产生的国际影响。据材料二,概括苏联不断强大起来所发挥的作用。
    2. (2)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趋势?请举一例中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所做的努力。
    3.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俄罗斯在历史上多次成为世界强国的原因。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 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材料二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 新月异的时代。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材料三  在 2018年达沃斯论坛上,中国企业家马云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没有任何人可以制止全球化,没有人可以制止贸易,如果贸易停止,战争就会爆发,贸易是解决战争的方式,而不是引起战争的原因”。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00年前后, 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说明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
    2. (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结合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有人说,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遵循的原则,你同意吗?说出理由。
    4. (4) 请为中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献出你的良策。
  • 25.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 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