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安海片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

更新时间:2021-01-28 浏览次数:1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安庆模拟)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烧制陶瓷    B . 玉石雕刻 C . 黄酒酿造    D . 火药爆破
  • 2.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符合题意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多吃海带可以预防“大脖子病” B . 共享单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C . 讲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 D . 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 3. (2017九上·鼓楼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倾倒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过滤
  •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5. 现有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   )
    A . 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B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 6.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 . 汽油挥发—— 分子体积变大 B . 花香四溢—— 分子不断运动 C . 水通电—— 分子发生改变 D . 物质的热胀冷缩—— 分子间有间隙
  • 7.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每100g黑木耳(干)中含钙247mg、铁98mg…等营养成分,这里的“钙、铁”应理解为(   )
    A . 单质 B . 元素 C . 分子 D . 原子
  • 8.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4 个氢原子:2H2 B . 1 个锌离子:Zn+2 C . 氧化镁:MgO2 D . 3 个氮气分子:3N2
  • 9.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因为MnO2 能加快 H2O2 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 也能加快H2O 的分解速率 B . 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 D .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 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10. (2019九上·泉州期末) 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紫色石蕊试液和5mL澄清石灰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 B . 右边试管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产生 C . 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 . 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二、填空题
  • 11.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三名科学家。

    图1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为锂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图1中“6.941”表示
    2. (2) 图2中X的数值为
    3. (3) 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写微粒符号)。
  • 12. 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氯化铵NH4Cl)。

    1. (1) 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填”变”或”不变”)

    2. (2) “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 13. 氧气有很多用途,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 (1) 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填序号)。

      A 医疗急救       B 食品防腐       C 航天火箭      D 霓虹灯

    2. (2) 图甲、乙、丙分别是木炭、硫粉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①甲中木炭是色固体,写出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集气瓶底部预留一些水的原因是

      ②上述发生的3个反应的相同点有(写出一点即可)。

      ③做实验甲和乙时,木炭、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做丙实验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发红并未燃烧。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三、综合题
  • 14. 校园里的直饮水机通过多级净化,保证师生放心直饮,其主要水处理步骤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的主要作用是,③的作用是
    2. (2) ②中超滤膜是直饮水机的核心技术,超滤膜上的孔径只有0.0001~0.001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一,它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超滤膜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此操作的原理与净水方法中的操作相似。
    3. (3)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填序号)

      A适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用水处理后重复利用

      C生活中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D生活污水不需处理可直接排放

  • 15. 下面“北斗七星”代表7种不同的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已知:B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D、G为氧化物,D为常见的液体,E、F是气体单质。

    1. (1) 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物质F的名称
    2. (2) 写出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并指出反应②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若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1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你熟悉的气体。你想制取的气体是,制取该气体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反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选择的收集装置是,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3. (3) 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2中选取(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 17. 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实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酸(H2C2O4)可使滴有硫酸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同条件下褪色时间不同,即反应的速率不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

    影响该反应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作出猜想)

    影响该反应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催化剂、硫酸的浓度等。

    (查阅资料])

    硫酸锰(MnSO4)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取 A、B、C、D 4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mL0.08%的 KMnO4溶液、0.4mL 的硫酸、1mL0.09%的 H2C2O4溶液。

    (实验记录)

    序号

    所滴硫酸浓度

    温度

    催化剂

    高锰酸钾完全褪色时间

    A

    98%

    室温

    72s

    B

    65%

    室温

    129s

    C

    65%

    50℃

    16s

    D

    65%

    室温

    MnSO4

    112s

    (解释与结论)

    1. (1) 4 支试管中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填序号)
    2. (2) 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填序号)
    3. (3) 设计实验A和B的目的是
    4. (4) 对比实验 B 和 C 可得出的结论是
    5. (5) (反思与交流)

      影响该反应反应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催化剂、硫酸的浓度外,还可能有

  • 18. 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

    ①白磷(P)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 40℃。白磷和红磷的燃烧产物相同。

    ②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③通常条件下,氢氧化钠(NaOH)溶液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以溶于水的碳酸钠和水。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1. (1) 实验一:

      先检查装置的,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 VmL 空气,连接装置。

    2. (2) 打开弹簧夹 K1、K2 , 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V1mL。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 (3) 关闭弹簧夹 K1、K2 , 再(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 之外的气体总体积。

      写出上述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能转化为能。

    4. (4) 实验二:

      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装有空气的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填“X”、“Y”或“Z”)。

    5. (5)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含量高,含量低。(填 “氧气”、“二氧化碳”或“水蒸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