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1-01-28 浏览次数:15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成分是( )
    A . 氮气 B . 稀有气体 C . 二氧化碳 D . 氧气
  • 2. (2018九上·厦门期中) “加碘盐”“加铁盐”是添加了适量碘、铁的食盐,具有调味及保健作用。这些盐中的碘、铁指的是 (  )
    A . 元素    B . 单质    C . 分子    D . 原子
  • 3. (2019九上·北京期中)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的是(  )
    A . 焚烧秸秆    B . 燃放鞭炮    C . 工厂排放烟尘    D . 植树造林
  • 4. (2018九上·厦门期中) 钛的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在航天工业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22    B . 26    C . 48    D . 4
  • 5.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 量取液体 B . 过滤 C . 熄灭酒精灯 D . 加热液体
  • 6.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B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4个电子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 7.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 蜡烛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 8. (2018九上·厦门期中)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温度计里的酒精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变化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18九上·厦门期中) 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 )就是其中的一种。关于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氨酸是氧化物 B . 1个丙氨酸分子含有1个氧分子 C . 丙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 D . 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质量比为3:7:2:1
  • 10. 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 ”代表氮原子,“ ”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示意图中甲、乙、丙均为混合物 B . 过程Ⅰ和Ⅱ都发生化学变化 C . 过程Ⅱ变化中分子没有改变 D . 过程Ⅱ变化中最小微粒是氮原子和氢原子
二、填空题
  • 1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 (2) 氮气
    3. (3) 4个硫原子
    4. (4) 2个二氧化碳分子
    5. (5) 3个钠离子
    6. (6) 铝元素显+3价
  • 12.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A中的水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图B是水通电分解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与试管2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通过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3. (3) 图C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其中活性炭可河水异味和色素,达到净水的效果。
    4. (4) 硬水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日常生活中可用区分硬水和软水,能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5. (5) 为了保护河里的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 13.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表示稀有气体粒子是(填字母,下同)。
    2. (2) 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
    3. (3)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4. (4) 表示阴离子的是
    5. (5) C、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三、综合题
  • 14.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 (1) 图1是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小组同学在用该装置进行试验时,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放出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实验结束后,他们发现所测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请你帮忙找出造成所得数据偏小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点即可)。
    2. (2) 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量筒的容量为250mL,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

      ①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稍后,测得进入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1mL;

      ②用强光手电照射,引燃红磷;

      ③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测得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变为V2mL;

      ④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步骤③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V2数值(填“偏大”或“偏小”)。

      Ⅱ步骤④中,求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15.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试根据装置图回答:

    1. (1) 写出上图中标号①仪器名称
    2. (2) 若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填字母,下同),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请简述氧气的验满方法;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应先撤离装置C中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若不按此操作,将会出现的后果是
    3. (3) 在实验室里可用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制取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 16.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箭头前面的物质可以转化为箭头后面的物质: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其中A为白色固体,B、C物质的状态相同,D、E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D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物质D的化学式:
    2. (2) E→B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 (3) 写出A→B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 (4) 写出C→D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7. 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兴趣小组想探究过氧化氢分解有没有其他催化剂。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什么?
    1. (1) I、(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3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 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步骤②中的剩余物小心分离,并将所得固体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 g。

       

      ④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1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②证明氧化铁的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步骤③中如果a=,证明氧化铁的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 (2) 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评价)设计实验步骤④的目的是
    3. (3) II、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交流讨论)

      可以通过测定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

      A 产生相同体积氧气的时间

      B 产生氧气的总质量

      C 产生氧气的总体积

      D 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4. (4) (实验探究)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水浴温度控制在21℃,二氧化锰的质量均为0.5g,过氧化氢溶液均为5mL,三颈瓶容积为250mL,恒压漏斗(漏斗的支管与三颈瓶相连)的作用是使过氧化氢溶液自行下滴。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图象如图2、3。

      (实验结论)

      图2说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是

    5. (5) 图3说明从温度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反应越(填“剧烈”或“平稳”)。
四、计算题
  • 18. 松油醇(C10H18O)是一种调香香精,多存在于松节油、芳樟油、玉树油、橙花油中,请回答:
    1. (1) 松油醇由种元素组成的。
    2. (2) 松油醇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 (3) 松油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 (4) 计算15.4g松油醇所含碳元素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