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1-01-21 浏览次数:1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灭 (qiān)   杀(lù)     留(zhì)      惨绝人(huán) B . 发(bān)     粗(cāo)    首(qiáo)     精竭虑(dàn) C . (sì)    然(qiǎo)   初(zhōng)    一丝不(gǒu) D . 形(dùn)     红(fěi)    怀(miǎn)   息敛声(bǐng)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溃退    凛冽    任劳任怨    油光可见 B . 篡改    娴熟    正襟危坐    抑扬顿挫 C . 酒肆    慷慨    锐不可挡    眼花缭乱 D . 劳禄    咆哮    杳无消息    藏污纳垢
二、句子默写
  • 3. 古诗文默写。
    1. (1) 此物何足贵?。(《庭中有奇树》)
    2. (2)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 (3)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4) 古人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各有不同。崔颢《黄鹤楼》中“。”两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自己缠绵的思乡之情;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三、名著阅读
  • 4. 名著阅读。
    1.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主的精华”,这里的“西北部”,指他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2. (2) 该书的作者在书中写到:“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红军长征 D .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四、语言表达
  • 5. 给下面的新闻补写一个导语,并简述理由。

    ×× 网讯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胡扬表示,人工智能可以极大地提升大众参与健身的体验度和健身效果,有效帮助大家了解健身效果。同时大众在健身活动中使用智能设备,将会产生大量的个人健身数据、健康数据。而这些数据恰恰对我国国民体质现状评估以及体育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人工智能还可以有效提高竞技体育成绩,对我国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并确立体育强国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综合性学习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每年9月新生入学时,中国美术学院都会贈给每位新生两支毛笔,一叠元书纸和一本《智水真草千字文》。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介绍说:“我们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培养成书法家,而是通过书写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近年,全国兴起书法热。软笔书写可以让人们欣赏宣纸上游云惊龙的神来之笔,硬笔书写也可以带领人们进入令人心醉的艺术境界。练习者和观赏者不断细究字开无形中实现了对汉字“详细记忆”的回归,有益于传承汉字文化。

    材料三:

     

    1. (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谈谈汉字书写的意义。
    2. (2) 阅读材料三的漫画,介绍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六、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留扇窗给母亲

    ①光阴刷旧了我,也刷旧了我身边的一些物件。屋子的墙体有了裂缝,木门与门框越来越不能吻合。独独母亲卧室的那扇窗仍满目风情,诉说着爱的絮语。

    ②我居住的小区,是新区最早的楼群。随后,星火燎原。十多年的光景,新区由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一个蓬勃的少年,与北城区遥相呼应。搬过来的时候,给母亲留了一间卧房。这间卧房离客厅最近。虽然是北向,阳光不能朗照,但窗户含着无限风光。视野舒展开去,可看到春华秋实的植物园,望见飞架于河流之上的雄壮大桥,再远一些就是融在天际线处的古朴老城区。

    ③我所居住的高楼,当年的设计理念是大客厅小卧室。女儿的卧室10平方米,母亲的卧室13平方米。请来规划壁柜的师傅,建议把女儿与母亲的卧室对调,理由是老人不需要那么大,而孩子的卧室大一点,可以做衣柜、书柜和学习桌。

    ④我听了,感觉有些道理,但碍于母亲也在旁边,我只是默不作声。在母亲没有开口之前,我是断不能开口调换的。

    ⑤父亲去世后,母亲也是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如今母亲身体孱弱,多愁善感,心思仿若成熟的谷穗,沉甸甸的。为此,有些话我在心里翻上翻下,还是不可以随便说出来的。原本,母亲就不能踏实地住在我家,时常念叨着她和父亲的家。

    ⑥几天后,设计壁柜的人打电话催我,我说,不急,我和母亲商量一下。想起少时岁月,心中不禁迟疑。我家的宅基地,是划在村南的一个大水坑旁的,三分之一的位置潜在水里。每逢节假日,父亲和母亲一起,领着我和弟弟,四处找寻土源,硬生生把水里的三分之一地盘,从水坑里“拉”了上来。

    ⑦像燕子衔泥似的,一间卧房和它对面的一间厨房,搭建起来了。卧房唯一的窗户、房间里最亮堂的部位,母亲留给了我和弟弟。窗下放的是一张笨重的老栎木桌子,我们的个子还没有长成,有时站立着,有时跪在一把高脚椅子上,趁着投进木窗的光束,在那里写写画画。

    ⑧后来盖起了三间瓦房,再后来盖起了临街房。每有新房子落成,母亲总由着我和弟弟去挑。临街房盖成后,沿着一组错落有致的台阶,可以登上房顶瞭望,可以晾晒小麦、玉米、花生。

    ⑨后来,我们随着父亲,住在了一个专为老干部规划建造的小院里。两层的小楼房,我和弟弟各自挑了高处的、大窗户的、南向的房间,而父母住在了厨房后面的、仅有一个小高窗换气的房间。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有点湿湿的。

    ⑩趁着母亲下楼散步,我走进她的卧室,坐在她常坐的位置,望向窗外:初冬时节,一排高大的白杨树,擎着满头红丢丢的叶子,乍一看犹如春天的花朵;小河边的垂柳,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披着金纱的新娘。视野偏左一点儿,能看到我工作的学校;抬高一点儿,有鸟儿在天空划过。倘若母亲立起身来向下瞧,能看到我下班归来的路径,能看到亲友们来访的身影。倘若母亲躺在床上,深夜仍旧无眠,也可与一窗月光絮说到天亮……

    ⑪于是,我的想法彻底不再摇摆,是缘自母亲的一句话。我在隔壁看书,母亲突然喊我:快来看,今天的云朵真好看,你拍一张给孩子发过去吧。

    ⑫以前,父母总把家里最好的地方,最明亮的位置,留给孩子,而他们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坐在暗淡处,看着孩子的笑脸与成长,为孩子加油、鼓掌。如今他们老了,我们也该留一扇窗给他们。

    1. (1) 请简要概括文中听到规划壁橱师傅建议母亲和女儿换房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和原因。
    2. (2) 第⑩段划线句子写了母亲窗外的风景,请任选角度分析。
    3. (3) 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 (4)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1米45的佐罗

    ①男孩崇拜佐罗,喜欢看一切和佐罗有关的电影和画报,买佐罗的面具,像佐罗一样击剑,他想长大以后能像佐罗一样行侠仗义,打抱不平。

    ②男孩总嘲笑他那个矮得有些离谱,走路还略微有些踮脚,像得了侏儒症的父亲。连邻居家的狗也是欺人的,见到别人不咬,偏偏见到他的父亲便叫得格外凶,仿佛要把他撕碎似的。每次,父亲都会狼狈地躲着那条狗。父亲的懦弱让男孩对他更加瞧不起了。

    ③男孩渐渐长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楞小子,刚进中学就打架斗殴,替班级里的女生出头,和那些来学校闹事的社会小混混们打架,经常鼻青脸肿地回来,女生们却欢呼雀跃,他是女生心目中的英雄。

    ④父亲的奇特造型,被一个来他们这里拍电影的人相中了,说要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并给父亲一定的报酬。父亲喜出望外,他正为孩子的学费发愁呢,没想到天上掉了个大馅饼。

    ⑤父亲在这部戏里只有一个镜头:从五层楼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这是个很危险的动作,虽然下面铺了厚厚的海绵垫子,但对于一向怕高的父亲来说,不啻为一次极限挑战。

    ⑥父亲试了好几次都不敢跳,导演急了,开口骂了起来。父亲闭上眼睛,一咬牙,一个跟头跳了下去,像个球一样落到地面上。好半天,他还不敢睁开眼睛,在那里一个劲地瑟瑟发抖,引得周围人一阵哈哈大笑。男孩再也受不了他的懦弱,他想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嫁给他呢?

    ⑦终于,在他和父亲的一次争吵后,他大声地质问母亲,怎么找了这样一个窝囊男人?没想到,母亲竟然含泪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是一个遗腹子,他的亲生父亲在他没有出世的时候就得了重病撒手人寰,怀孕的母亲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是他常常暗地里接济母亲。时间久了,母亲就对他生出了感激之情,就这样搬到一起住了。他像拣了元宝一样乐不可支,每天幸福地憨笑着,对她和孩子疼爱有加,自己却拼了命地挣钱养家,一直到现在。

    ⑧男孩的心受到了震动,躲进自己的房间放声大哭起来。

    ⑨虽然掉了眼泪,却不能阻挡男孩崇拜佐罗的那颗勇敢的心。有一天傍晚,男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来了生命中让他热血澎湃的时刻:一个女人遇到了劫匪,而那个劫匪手里还拿着一把刀。他下意识地从路边拿起一根棍子,挡住那个劫匪的去路。面对凶神恶煞、手持尖刀的劫匪,他的心里第一次有了惧怕,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劫匪从自己眼皮底下溜之大吉,那样他的一生都会留下阴影,因为他是行侠仗义的“佐罗”!他咬了咬牙,战战兢兢地不肯让路。劫匪被惹急了,拿着刀子冲了过来。让他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一个黑影以闪电般的速度冲了过来,把那个劫匪撞翻在地,劫匪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刀子已经被夺了下来,并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呆愣在那里的男孩忽然听到那人喊:“儿子,快过来帮忙。”这时男孩才看清,这个英勇无比的人,竟然是他的父亲。

    ⑩劫匪被警察带走了,父亲却一屁股坐到地上,身上冷汗淋淋,却不忘冲儿子打着胜利的手势,憨憨地笑着。他看到父亲嘴角流出很多血,扑了过去,跪在那里帮父亲擦干。他第一次那么心疼父亲,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父亲的勇敢。

    ⑪男孩从此不再打架斗殴了,因为他知道,那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里包含着深深的爱。就像父亲,那矮矮的单薄的身体里,却深藏着宽阔的海洋。

    ⑫他开始敬仰和爱戴他的父亲,这个只有1.45米的佐罗。

    1. (1) 男孩眼中的父亲既是“懦弱”的,又是“勇敢”的。请你分条概括男孩这样认为的原因。
    2. (2)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为文中第⑩段划线句做批注。

      示例:父亲喜出望外,他正为孩子的学费发愁呢,没想到天上掉了个大馅饼。

      批注:“喜出望外”写出了父亲能够通过做群众演员给孩子挣学费是的兴奋,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关爱。

      语句:他看到父亲嘴角流出很多血,扑了过去,跪在那里帮父亲擦干。

      批注:

    3. (3) 本文运用欲扬先抑写作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4. (4) 请你说说文章以“这个只有1.45米的佐罗”结尾的妙处。
七、对比阅读
  • 9.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旁沼星罗。檐下流烟,共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松柏而葱蒨。时一牵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

    1.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晓雾将歇   歇:消散。 B . 夕日欲     颓:颓废。 C . 沉鳞跃   竞:争相,争着。 D . 杖登峰     负:凭借。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 (3) 结合语段(一)的内容,请从结构和内容上简要分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在文中的作用。
    4. (4) 语段(一)中“”字高度概括了山川景色的特点,语段(二)中“”一词简洁概括了树木的特点。语段(二)与语段(一)中的“实是欲界之仙都”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八、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单车欲问边”中的“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九、作文
  • 11. (2020七上·新蔡期中) 请以“想念那段温暖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2.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鸽子问:“你要飞到哪?”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鸽子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