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1-31 浏览次数:2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天津)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石蜡熔化 C . 酒精挥发 D . 湿衣晾干
  • 2. (2018·岳阳)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Si    B . Al    C . O    D . Fe
  •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读取液体体积 B . 滴加液体 C . 检验装置气密性 D . 点燃酒精灯
  • 4.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臭氧 B . 新鲜空气 C . 水泥砂浆 D . 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 6. (2020·北京)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O2    B . H2O2    C . H2CO3    D . SO2
  • 7. (2016九下·临泽开学考)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5 D . +6
  • 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 9. 磷元素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序数为15 B .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 10. (2020九上·襄城期末) 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 23 B . 46 C . 92 D . 96
  • 11. 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 . 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 .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
  • 12. 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

    A比较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B检验收集到的氢气纯度

    C检验氧气是否已经收集满

    D观察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20·北京) 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 B . 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 . 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 D . 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二、多选题
  •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B .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 .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15.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 汽油与酒精——闻挥发出的气体气味 B . 二氧化锰与氧化铜——观察固体的颜色 C . 水与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 . 氮气与二氧化碳气体——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三、填空题
  •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氧气②氢气③氖气④氮气。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 (1) 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2. (2) 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3. (3) 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4. (4) 炼钢、气焊、航天、医疗等行业均需要用到的是
  • 17.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 (1)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①1个氢分子

      ②2个氧原子

      ③3个二氧化氮分子

      ④4个硫酸根离子

    2. (2) 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是

      ②在氧气、汞、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③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 (3) 下表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O

      Na

      Mg

      Cl

      ①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②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由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8. 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

      河水 沉降→过滤→吸附 自来水

      通常用作为絮凝剂,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2. (2) 判断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进行检验。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 (3) ①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通电分解一定量的水,当电源正极处产生4mL气体时,另一电极处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mL。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

      B 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

      C 实验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 (1)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
    2.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3)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4. (4) 硫在氧气中燃烧
  • 20.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如下反应: 。请推断X的化学式为
    2. (2) 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在高温条件下使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两者反应能释放大量的热量)反应的方法来生成熔融状态的铁和另外一种物质,从而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 某化合物由A、B两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3.其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1. (2018九上·滨海期中) 2015年10月5日,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突出贡献是创新了新型抗癌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请计算:
    1. (1) 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个原子;
    2. (2)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3. (3)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 (4) 28.2g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为g。
四、推断题
  • 22. A~G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C是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F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G是一种紫黑色固体。 

    回答问题:

    1. (1) 写出E、G的化学式: E;G
    2. (2) 写出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的反应③化学方程式
五、实验题
  • 23.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 (1) 写出标有数字仪器的名称①;②;③
    2. (2)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3. (3)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该实验结束时,应先将然后再。该实验要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其目的是为了防止
    4. (4)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要将(填“a”或“b”)端连接制氧气的装置。
  • 24.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之一、我们可以用以下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1)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待红磷熄灭并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为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通过这一现象可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3. (3) 若用木炭替代红磷,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不能”)。
六、简答题
  • 25.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装置中(a、b、c)发生的三个反应都属于反应,c瓶底盛少量水的目的是
    2. (2) B装置中(a、b、c为小烧杯)观察到b烧杯的现象是
    3. (3) C装置中缺少的仪器名称是,其作用是,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任写一条即可)。
七、计算题
  • 26. 取63.2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气。计算:
    1. (1)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2. (2) 反应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质量。
    3. (3)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结构保留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