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圆梦教育港澳台侨2017年高考物理二模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18-05-02 浏览次数:236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b>
  • 1. 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  )

    A . 滑块对球的弹力增大 B . 挡板对球的弹力减小 C . 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增大 D . 拉力F不变
  • 2. (2015高二下·普宁期中) 一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上沿竖直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过时间t落回地出点,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则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A . B . C . D . 无法确定
  • 3. 图甲所示为索契冬奥会上为我国夺得首枚速滑金牌的张虹在1000m决赛中的精彩瞬间.现假设某速滑运动员某段时间内在直道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简化为图乙,已知运动员(包括装备)总质量为60kg,在该段时间内受到的阻力恒为总重力的0.1倍,g=10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1~3 s内,运动员的加速度为0.5 m/s2 B . 在1~3 s内,运动员获得的动力是30 N C . 在0~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12.5m/s D . 在0~5 s内,运动员克服阻力做的功是﹣3780 J
  • 4. (2016高三上·崇礼期中)

    如图所示,物块以60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动,当它的动能减少为零时,重力势能增加了45J,则物块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

    A . 15J B . 20J C . 30J D . 45J
  • 5. 如图,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v0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正比于Sv2 , 其中v为风速、S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2v0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

    A . 64m B . 32m C . 8m D . 4m
  • 6. 通电导体棒水平放置在绝缘斜面上,整个装置置于匀强磁场中,导体棒能保持静止状态.以下四种情况中导体棒与斜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的是(  )
    A . B . C . D .
  • 7.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为自感线圈,E为电源,S为开关.关于两灯泡点亮和熄灭的先后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上开关,a先亮,b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b同时熄灭 B . 合上开关,b先亮,a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先熄灭,b后熄灭 C . 合上开关,b先亮,a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b同时熄灭 D . 合上开关,a、b同时亮;断开开关,b先熄灭,a后熄灭
  • 8. 一列波长大于1m的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的播处x1=1m和x2=2m的两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 . 波长为 m B . 波速为1m/s C . 3s末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D . 1s末A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点的振动
  • 9. 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上的像(  )

    A . 尺寸不变,亮度不变 B . 尺寸不变,亮度降低 C . 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 D . 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
  • 10.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发生了某种衰变,已知放射出的粒子速度方向及反冲核的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则碳14的衰变方程为(  )

    A . C→ e+ B B . C→ He+ Be C . C→ e+ N D . C→ H+ B
  • 11. (2017高二下·唐山期中)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颜色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波长最长 B . 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频率最小 C .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 . 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 12.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气缸中,缓慢地推动活塞压缩气体.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忽略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 .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 . 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 . 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 13. 如图所示,abcd是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已知ab∥dc,ad、bc均与ab垂直.在斜面上的a点,将甲球以速度v0沿ab方向入射的同时,在斜面上的b点将乙球由静止释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球不可能在斜面上相遇 B . 甲、乙两球一定在斜面上相遇 C . 甲、乙两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总是在同一水平线上 D . 甲、乙两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可能不相同
二、<b >实验题填空题</b>
  • 14. 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m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

  • 15. 现有一特殊的电池,其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在35~55Ω范围,最大允许电流为50mA.为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电阻很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以不计;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是定值电阻.

    1. (1) 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

      A.10Ω,2.5W B.50Ω,1.0W C.150Ω,1.0W D.1500Ω,5.0W

      本实验应选用,其作用是

    2. (2) 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再改变电阻箱阻值,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的图线.则根据该同学所作的图线可知图象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比值表示
    3. (3) 根据乙图所作出的图象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V,内电阻r为Ω.
三、<b >计算题</b>
  • 16. 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求其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线返回的情况).

  • 17. 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在实验后计算机屏幕显示了如下P﹣T图象(实线部分),已知在A状态气体体积为V.

    1. (1) 试求实验过程中,当气体温度保持T0的情况下,气体体积在什么范围内变化?
    2. (2) 试分析说明在气体状态由B变化至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 18. 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圆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带电粒子的比荷( )为1.0×105C/kg.粒子经一电压U=6×103V的电场加速后,正对圆心O的垂直射入磁场.(不计带电粒子重力)求:

     

    1. (1)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2. (2)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 19. 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2.0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v0=3.0×102m/s水平向右的速度击穿木块,穿出时子弹速度v1=50m/s.设传送带的速度恒定,子弹击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不计木块质量变化,g=10m/s2 . 求:

    1. (1) 在被子弹击穿后,木块向右运动距A点的最大距离;
    2. (2) 子弹击穿木块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3. (3) 从子弹击穿木块到最终木块相对传送带静止的过程中,木块与传送带间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