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莆田市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03 浏览次数:18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孟子在严格区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阶级地位的同时,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要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这说明孟子 (    )
    A . 强调重建西周等级秩序 B . 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 C . 注重协调缓和阶级关系 D . 发展墨家“兼爱”思想
  • 2. 如表所示是汉武帝时期因田宅问题而遭受处罚的记载。这些措施 (    )

    内容

    出处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乐平侯卫侈因“坐买田宅不法,有请赇吏”,被处死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淮南王刘安因王后茶、太子迁及女陵“侵夺民田宅”,成为他的罪状之一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衡山王刘赐因“数夺人田,坏人家为田”,为有司纠弹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A . 严格限制了土地规模 B . 一定程度上利于缓解土地兼并 C . 有利于解决王国问题 D . 有效地抑制了地方的豪强大族
  • 3. 研究发现,唐代宰相多来自世家大族;而五代宰相出身却复杂得多,有出身行伍、官吏、幕僚、寒门甚至家奴等,进士出身者在整个宰相群体中超过了半数。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社会阶层的流动 B .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 农耕经济的繁荣 D . 门阀制度的兴盛
  • 4. 宋朝政府奖励百姓勘矿告官,如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户部奏:“江淮等路坑冶司因虔州雩都县告发佛婆铜,乞立赏格。”这反映出宋代 (    )
    A . 重视民间采矿业的发展 B .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C . 拓展矿冶业发展的途径 D . 政府财政支出负担沉重
  • 5. 王守仁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据此可知,王守仁 (    )
    A . 认为知与行都源自天理 B . 主张知行一体与内心反省 C . 倡导用良知指导社会实践 D . 秉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6. 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一月,“麻林国(东非)及诸番国进麒麟、天马、神鹿等物,上御奉天门受之。文武群臣稽首称贺曰:‘陛下圣德广大,被及远夷,故致此嘉瑞’”。这反映出当时 (    )
    A . 朝贡被赋予教化的政治含义 B . 用传统的观念解读西方 C . 中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体 D . 海禁政策没有严格执行
  • 7. 如表为1831~1854年中国白银流动变化净额(单位:百万比索)。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

    年份

    白银进口

    白银出口

    白银的流动净额(A—B)

    1831~1835

    5.17

    24.98

    —19.81

    1836~1840

    2.77

    32.26

    —29.49

    1841~1845

    2.34

    53.67

    —51.33

    1846~1850

    0,24

    30.82

    —30.57

    1851~1854

    0.82

    21.51

    —20.69

    总计

    11.34

    163.24

    —151.90

    A . 农民负担大为加重 B . 丝茶出口急剧下降 C . 内陆贸易出现萧条 D . 开始出现白银紧缺
  • 8. 下表所示为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省发布的某一政府令。这表明当时 (    )

    A . 基础教育迅速发展 B . 传统思想观念基本瓦解 C . 政府执法趋于公平 D . 近代教育理念得到承认
  • 9. 瞿秋白指出:“中国革命在五四运动之后,已经加入俄国十月筝命所开始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当中,中国尚处于‘幼稚时期的无产阶级直接加大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队伍,中国的国民革命客观上也迎来了新的使命。”瞿秋白意在说明中国的国民革命 (    )
    A . 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B . 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 C .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 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 10. 如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形势图。下列对图片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 . 在④实现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会师 B . ②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C . 在③正式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D . ①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11.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人所制的:其二,法的准则是要诚实地生活,不损害他人,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由此可知,罗马法 (    )
    A . 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B . 推崇法律至上的原则 C . 立足解决现实问题 D . 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 12. 古希腊人并不蔑视自己的欲望,认为人类的缺陷并非天性邪恶,自然的事物是没有邪恶的。世俗和肉体的追求正是生活的诱人之处。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人 (    )
    A . 寻求世间幸福 B . 探索自然奥秘 C . 忽视伦理道德 D . 推崇理性主义
  • 13. 在《达·伽马航行的佚名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教,当达·伽马航船行驶到印度向卡利库特王公呈递信件之后,这位印度王公曾问及葡萄牙有些什么商品。达·伽马回答说:“有很多粮食呢绒、铁铜等。”王公又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达·伽马回答说:“总数不多,都是样品。”这可以用来说明 ( )
    A .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本性 B . 东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明显扩大 C .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D . 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 14. 如图分别是1700~1750年英国人口增长幅度与粮食产量增长幅度的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时期英国 (    )

    A . 人口流动方向发生重大变化 B . 人口、谷物增长利于经济转型 C . 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 D . 谷物涨幅与人口涨幅同步
  • 15. 1871年3月21日,巴黎公社中央委员会宣布:如果梯也尔得胜,赔款只能由“生产者群众”支付,“在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公社代表着除了资产阶级(包括富有的地主及他们的国家的寄生虫)以外的全体中等阶级的利益。首先它代表的是法国农民的利益。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
    A . 积极争取争取农民对革命斗争的支持 B . 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 . 强调法国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D .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 16. 列宁在1918年至1922年先后撰写并发表了十月革命纪念文本20余篇,概括、总结并继承、弘扬了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列宁此举旨在 (    )
    A . 推动民主革命的持续开展 B . 满足战时经济的需要 C . 抵制外部势力的干涉破坏 D . 建构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材料分析题
  • 17. 四川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被开发的时间较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殷、周之际,巴蜀两大民族活动在今四川东部地区,其生活已由原始的渔猎转为农耕。春秋战国时期,巴蜀政权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林业、渔业等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昔曰:“司马错得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聚‘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公元前310年,秦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状为相,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国守且大量徙民:“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移民实之”一是“开发”,二是从事农业生产。《汉书·地理志》有“孙昭王开巴蜀”的记载,这里的“开巴蜀”,是指秦昭王将“开阡陌”的制度推广于巴蜀地区。

    秦在巴蜀设置管理机构之后立即开始兴修各种水利工程,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

    《史记》曰:“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摘编自张军《试论战国后期秦对巴蜀的统一及社会经济改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在巴蜀地区社会经济改革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在巴蜀地区社会经济改革的影响。
  • 18. (2020高三上·东莞月考)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培育了一批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重视与民休息的帝王,造就了许多体恤民情、敢于为民请命的贤臣良吏,孕育了众多敢于“为生民立命”、挺身为民众说话的思想家。许多统治者不仅宣扬民本论,还将其转化为实际政策。

    民本主义理论高度适应了农业化推广、深化的文明趋势:以力农、重农为基调的生民利民主张和平均主义的经济原则,与法家的重农抑商观念相互呼应,推动定居农业和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达到农业化时代的极致水平;序上下、齐万民的教民、化民略与法家的刑治主义相互整合,极大地充实了集权体制的人文理性与实用智慧,促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升华为农业文明时代最具制度张力与弹性的集权形态;重视民情民意的保民得民理念与墨家兼爱交利思想、法家富民强兵的耕战取向相互补充,形成了管理、凝聚广土众民相对有效的农业化治理模式,帮助历代王朝蓄积起古代世界极其强大的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刘慧娟《论中国的民本思想》等

    材料二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壮大,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历史任务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给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洛克、潘恩、杰斐逊、卢梭等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民有、民享、民治”等基本思想。

    西方的民主理论以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讨论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阐明了人的自由、生命和财产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既不可转让,又不能剥夺;论证了人们通过契约建立国家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人们的自然权利,人民是国家的主权者,国家是保护人民自然权利的工具;为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防止专制制度出现,应当实行法治,建立分权制衡机制。

    ——摘编自吴巨平《略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的重大区别》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在精神实质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源。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实际上仍然是一个“带有封建外表的古老荚国”,旧的司法审判机构和诉讼程序在革命中没有得到根本改造。1832 年《统一程序法》的颁布,揭开了改革普通法法院诉讼程序的序幕。1833年的《不动产时效法》,使不动产诉讼程序大大简化。议会制定了许多改革法令,如1852年的《大法官法院诉讼条例》和1858的《衡平法修正条例》。根据司法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及改革建议,议会于1873年制定并通过了《司法条例》,明确了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范,保持了合理的诉讼费额,提高了司法效率,宣告了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诉讼程序”的产生。

    ——摘编自牛淑贤《论近代英国诉讼程序的改革》

    材料二 1800年8月,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提出了民法草案,参政院先后召开了107次讨论会,其中拿破仑亲自主持了62次。1804年3月21日.《民法典》正式颁布施行。....由此,法国终于有了统一的、反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民法典》。而且,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这部法典在破坏欧洲封建制度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上起到了不容低估的示范作用。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在制定法典时,往往以它为范本。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诉讼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影响。
三、论述题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单句子。表4所示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口号(部分)

    ——整理自刘扬雄《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口号宣传研究》

    提取材料中两条以上的口号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