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驻马店市11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01-12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物体的带电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体所带电荷量不可能小于元电荷 B . 电荷相互中和是电荷完全消失的现象 C . 电流都是由于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D . 某物体的带电荷量有可能为3.6×10-19C
  • 2. 关于电流强度的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强度是矢量 B . 电流强度越大,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 C . 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越大,电流强度一定越大 D .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强度一定越大
  • 3. 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铝箔都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 B . 此时A电势低,B电势高 C . 移去C时,接触面有从B到A的电流产生 D . 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 4. 如图所示为两个定值电阻a、b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电阻小,两电阻串联后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域I B . a的电阻大,两电阻并联后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域Ⅱ C . b的电阻小,两电阻并联后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域Ⅲ D . b的电阻大,两电阻串联后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域I
  • 5. 如图所示,已知R1=12Ω、R2=6Ω、R3=8Ω,则接入电路后这三个电阻的(   )

    A . 电流之比I1 , I2:I3=1:2:3 B . 电流之比I1 , I2:I3=6:3:4 C . 电压之比U1:U2:U3=1:2:3 D . 电压之比U1:U2:U3=6:3:4
  • 6. 电阻R和电动机M串联接到电路时,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值相等,电键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M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 , 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为W1 , 产生热量Q1 , 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W2 , 产生热量为Q2 , 则有(  )

    A . U1<U2 , Q1=Q2 B . U1=U2 , Q1=Q2 C . W1=W2 , Q1>Q2 D . W1<W2 , Q1<Q2
  • 7. 如图所示,实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虚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点,若不计重力,则(   )

    A .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 . 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不相同 C . 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N克服电场力傲功 D . 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其做的功等于零
  • 8. 如图所示,将电容分别为C1、C2的两个平行板电容器并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待充电完成后断开开关S,在左侧电容器中的P点放一带电油滴,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将右侧电容器的极板C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油滴带正电 B . 带电油滴会向下运动 C . 带电油滴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D . 极板A的电荷量保持不变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大小可以不计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和B互相排斥,静止时,绝缘等长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且 < ,由此可知(   )

    A . B球受到的库仑力较大,电荷量较大 B . B球的质量较小 C . B球受到轻绳的拉力较大 D . 若让两球接触后再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能发生变化
  • 10. 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粒经带电室(图中未画出)带负电后,由静止开始从K孔进入电压为U0的加速电场,然后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电压为U的偏转电场,最终打在纸上,纸距离偏转电场右侧的水平距离为L,忽略空气阻力,则(   )

    A . 若只增大U0 , 则微粒在偏转区域中的运动时间将增大 B . 若只增大U,则微粒打在纸上的动能将增大 C . 若只增大L,则相同微粒打在纸上时偏离中心点O的距离会增大 D . 保持U0、U、L不变,则不同微粒会打在纸上不同位置
  • 11. 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初速度 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MN下方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BC,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运动时间相同 B . 小球带负电,且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mg C . 小球从A到B重力做功与从B到C克服电场力做功相等 D . 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 12. 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L1、L2为规格相同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C是电容为100μF的电容器,R是阻值为8Ω的定值电阻,电源E的内阻为1Ω.电路稳定后,通过L1的电流为0.2A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 L1的电功率为0.16W B . L2的电阻为6Ω C . 电源的效率为60% D . 电容器的带电量为2.4×10-4C
三、填空题
  • 13. 在“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一极板固定在绝缘支架上,用手握住另一极板绝缘柄,使两极板相距10cm左右,两极板分别与静电计的金属球和大地相连,静电计外壳接地。

    1. (1) 给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可观察到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的角度。则静电计的指针偏转角度变大,反映了电容器的(填“电容”“电压”或“电量”)变大。
    2. (2) 某同学进行了下面的些操作:左极板向上移动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实验题
  • 14. 欲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电压表V(量程2V,内阻约2k );

    B.电流表A(量程60mA,内阻rA=9 );

    C.定值电阻R1(阻值1Ω);

    D.定值电阻R2(阻值10Ω);

    E.滑动变阻器R3(阻值0-10Ω);

    F.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1. (1) 实验小组设计的电路如图(a)所示,虚线框内是改装后量程为0.6A的电流表。该改装表的内阻为Ω,接入改装电路的定值电阻是(填器材序号字母)。
    2. (2) 实验前,应断开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填“a”或“b”)端。
    3. (3) 实验中测得A表示数I和V表示数U的多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b)中作出U-I图线。

      I/mA

      20.0

      30.0

      40.0

      50.0

      60.0

      U/V

      1.20

      1.05

      0.90

      0.75

      0.60

    4. (4) 根据作出的图线,求出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Ω。(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五、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0.5Ω,将一盏额定电压为10V,额定功率为15W的灯泡与一只线圈电阻为1Ω的直流电动机并联后和电源相连,灯泡刚好正常发光。通电5min,求:

    1. (1) 电源提供的总电流;
    2. (2) 电流对电动机所做的功;
    3. (3) 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
  • 16. 如图所示,在平行金属极板M、N的电场中,将电荷量为-4×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M板附近电场力做功-8×10-4J;把该点电荷从A点移到N板附近,电场力做功+4×10-4J。A、N间的距离为2cm,N板接地,设地面为零电势面,求:

    1. (1) A点的电势
    2. (2) 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3. (3) 两极板间的电压UMN
  • 17. 研究表明,有些金属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物理学中利用这类金属的特性可以制成金属电阻温度计,它可以用来测量很高的温度,其原理如图所示。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15mA(不计其电阻),电源电压恒为3V,R'为滑动变阻器,金属电阻作为温度计的测温探头,在t≥0℃时,其阻值Rt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Rt=100+0.5t(单位:Ω)。

    1. (1) 若要把Rt放入温度为0℃处进行测量,使电流表恰好达到满量程,即电流为15mA,则此时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
    2. (2) 保持(1)中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当被测温度为600℃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大?
  • 18. 如图所示,在竖直边界线 O1 O2 左侧空间存在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0N/C,电场区域内有一固定的粗糙绝缘斜面AB,其倾角为30°,A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4m.BC段为一粗糙绝缘平面,其长度为L= m.斜面AB与水平面BC由一段极短的光滑小圆弧连接(图中未标出),竖直边界线O1O2右侧区域固定一半径为R=0.5m的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CD为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的直径,C、D两点紧贴竖直边界线O1O2 , 位于电场区域的外部(忽略电场对O1O2右侧空间的影响).现将一个质量为m=1kg,带电荷量为q=0.1C的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且该小球与斜面AB和水平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g取10m/s2).求:

    1. (1) 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 (2) 小球到达D点时所受轨道的压力大小;
    3. (3) 小球落地点距离C点的水平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