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丹东二十一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1-01-30 浏览次数:14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营口)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雪糕融化 B . 电灯泡通电发光 C . 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D . 晾晒衣物
  • 2. (2020·大连) 青山绿水,美丽家园。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 . 枯枝落叶露天焚烧 C .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放 D . 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 3. 用天平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必须放在(   )
    A . 托盘上 B . 纸上 C . 玻璃器皿上 D . 铁盒里
  • 4. (2016·泸州)

    明矾石(  )广泛用于造纸、制革、化工,四川储量丰富,其化学式为:KAl3(SO42(OH)x . 式中x的值是(  )

    A . 5 B . 6 C . 7 D . 8
  • 5.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氧化镁 B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 6. (2019九上·肥城期末)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收集一瓶氧气 B . 检验二氧化碳 C . 验证CO2是否收集满 D . 观察氧气的流速
  • 7.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说明水中溶解了少量的氧气 B .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 b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 a、b管内气体的质量之比为2:1
  • 8. (2019九上·秦都期末) 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物理变化 B . 燃煤时,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C . 石墨可制铅笔芯,金刚石可用于裁玻璃 D . 二氧化碳有毒,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
  • 9. 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错误的是(  )
    A . 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 B . 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氢氧化钠都属于氧化物 C . 变化观:原子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通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 . 微粒观: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 10. (2015九上·抚顺期末)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X↑+O2↑+2H2O,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浓硝酸应密封保存在阴冷处 B . X的化学式为NO C . 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不变 D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11. 炭雕是一种集观赏、净化空气于一体的工艺品,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B . 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 C . 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 D . 水能溶解掉炭雕,所以不能经常用湿抹布擦拭,以免炭雕消失
  • 12. 学生设计实验时,用底部有小洞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如图),以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

    A . 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B . 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C . 用碱石灰和醋酸钠固体加热制甲烷气体 D . 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 13. 在一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0

    25

    2

    15

    反应后的质量/g

    29

    10

    n

    21

    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乙可能是化合物 D . 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2
  • 14. 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杜仲(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绿原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   B . 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 C . 绿原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D . 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 1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 . 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因此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点燃氢气或一氧化碳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16. (2020·锦州)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B

    碳酸钙(氧化钙)

    高温煅烧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氢气(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入稀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汞原子
    2. (2) 氯化钡中的阳离子
    3. (3) 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 (4) 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则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
    5. (5) 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 18. 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1)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区分硬水和软水。
    2. (2) 下列属于自来水生产使用的净水方法是(填字母)。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3. (3) 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4. (4)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
    5. (5)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填“高”或“低”)。
    6. (6) 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填“轻”或“重”)。
  • 19. 如图是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B~F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由图A信息可推测氪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2. (2) 在B~F五种粒子中,共有(填数字)种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字母序号),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序号)。
    3. (3) 为了缓解二氧化碳过多引起的温室效应加剧,我国科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为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一条即可)。
  • 20.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用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
    2. (2)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3) 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三、实验题
  • 21.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如下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
    3. (3) 锥形瓶底放水的原因是
    4. (4)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纳米铁粉却可以在空气中自燃,从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 22. 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下列仪器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仪器的名称:①,⑧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选择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填仪器名称),为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该仪器,正确固定该仪器的方法是
    3. (3) 如果用上述实验装置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写一条即可)。
    4.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选择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实验装置连接完毕后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5. (5) 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E中的(填“a”或“b”)相连接;将二氧化碳通入F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简答题
  • 23.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石墨可用作电极,是利用其具有良好的。资料表明: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从结构上分析,这一转化中发生改变的是
    2.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写字母序号)。
      A . 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B . 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一定相同 C . 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结构不同 D .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 (3)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1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2实验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③图3中的实验开始时,先,后,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24. 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原因可能是(答一点即可)。
    2. (2) 图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为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持续燃烧,应如何操作
    3. (3) 图3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若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答一点即可)。
    4. (4) 图4中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
  • 25.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 (1) A中气球的作用是,若实验中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
    2. (2) 若用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需要在容器中进行。
    3. (3) C图所示实验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填“是”或“否”)。
五、推断题
  • 26. (2020·本溪)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C都为无色气体,且A为单质,B有毒性,D、E都为黑色粉末,且D为化合物。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C为
    2. (2) A的用途是(答一点)。
    3. (3)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E→B的反应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此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六、计算题
  • 27. 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过氧乙酸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之一。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 , 试计算:
    1. (1)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 (3) 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1%)
    4. (4) 15.2g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g。
  • 28. 将12.5g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7.7g。
    1. (1) 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 (2) 计算反应前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