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1-01-05 浏览次数:2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南充)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    )
    A . 金字塔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佛教 D . 秦始皇陵兵马俑
  • 2. (2019·株洲) 某《民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 . 古代印度 B . 古代中国 C . 古巴比伦王国 D . 古代埃及
  • 3. (2019·青岛) 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
    A . 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 . 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 . 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 4. (2020·兴化模拟) “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 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十二铜表法》 C . 《查士丁尼法典》 D . 《罗马民法大全》
  • 5. (2019·宜昌)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就是古希腊著名学者(   )
    A . 凯撒 B . 屋大维 C . 亚历山大 D . 亚里士多德
  • 6. (2019·攀枝花)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其中,最西边的是(   )
    A . 英格兰 B . 德意志 C . 法兰西 D . 意大利
  • 7. (2019·定西) 《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
    A . 公民陪审法庭 B . 庄园法庭 C . 元老院 D . 公民大会
  • 8. (2019·安顺) 大学是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学校,又是学术研究的场所。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哪些属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

    ①巴黎大学    ②哈佛大学    ③牛津大学    ④博洛尼亚大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9. (2019九上·新兴期中)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 . 城市自治权 B . 人身自由权 C . 特许经营权  D . 男女平等权
  • 10. “花剌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
    A . “公历”的由来 B . 阿拉伯数字 C . 巴格达的“智慧官” D . 计算机网络
  • 11. (2019·临沂)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组织形式也不相同。9世纪和14世纪,逐渐在西欧流行开来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分别是(   )
    A . 庄园、土地私有 B . 土地国有、手工工场 C . 庄园、租地农场 D . 手工作坊、租地农场
  • 12. (2019·淮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与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相同的是(    )
    A . 英国《权利法案》 B . 美国1787年宪法 C . 法国《人权宣言》 D . 法国《拿破仑法典》
  • 13. (2019九上·通榆期末) 下列有关华盛顿和拿破仑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通过发动政变上台 B . 致力于法制建设 C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 打击了本国封建势力
  • 14. (2019·呼和浩特) 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   )
    A . 海内外市场广阔 B . 采用雇佣方式经营 C . 劳动力资源充足 D . 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 15. 如下图所示的著作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该“著作”的作者是(   )

    A . 马克思、恩格斯 B . 马克思 C . 恩格斯 D . 列宁
  • 16. “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   )    

    A . 起草《人权宣言》 B . 赢得民族独立 C . 实现种族平等 D . 消除南北差异
  • 17. 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1789年的这一天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萨拉托加大捷 B . 三级会议的召开 C .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 .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18. (2019·贺州)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共和国;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以确保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这表明,当时的英、法、美国家都(   )
    A . 以立法确保资本主义制度 B . 崇尚以暴力手段来解决分歧 C . 以三权分立实行分权制衡 D . 建立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
  • 19. 17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打败了哪两个国家,夺取了大量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   )

    ①荷兰   ②美国   ③日本   ④法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0. 这首歌传唱世界,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这首歌是(   )
    A . 《马赛曲》 B . 《国际歌》 C . 《命运交响曲》 D . 《英雄交响曲》
二、辨析题
三、综合题
  • 29. 革命和改革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政治和经济的改革或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用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四,兵制方面,京师设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材料三:在我们看来,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英帝国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除了必要的社会经济和地理条件之外,通过17世纪英国革命而最终形成的政治体制,也为此后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描述的历史现象,最先出现在古代欧洲的哪个国家?“我”与“附庸”之间的关系以什么为纽带?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诏书”是在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中发布的?从改革的内容看它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革命”是什么事件?“最终形成的政治体制”是哪种体制?分析“17世纪英国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 30.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更为同时进行的新航路开辟,以及今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材料二:启蒙运动对欧洲政治革命的意义……“砸烂可耻的东西”“自由放任”和“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现状,也是一个挑战。

    材料三: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德意志古典哲学的合理内核,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精华,结合各国个人运动的实践,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不仅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反而是社会分裂形成两大对立的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在自己先锋队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 (1) 根据材料一概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制度和习俗”在法国主要集中体现在哪里?法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砸烂可耻的东西”?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 31. 阅读下列材料:人口的迁移和结构的变化有其内在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两幅图表,图表一为美洲15—19世纪居民结构变化(估值),图表二为16—19世纪人口迁移示意图(局部)

    图表1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年

    0.00%

    0.00%

    0.00%

    100%

    1570年

    1.37%

    2.42%

    0.25%

    96.06%

    1650年

    6.42%

    8.95%

    5.70%

    80.65%

    1852年

    7.77%

    14.47%

    36.84%

    48.39%

    图表2

    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表,分别反映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和1978年—2006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

    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表

    1978年—2006年我国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

    1. (1) 导致以上图表中居民结构和人口迁移的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共同影响?
    2. (2) 以上图表中英国和中国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有何共同作用?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进城市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