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01-19 浏览次数:1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单选题,共60分)
  • 1. 下列微观图表示的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 2.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氢气还原氧化铜 C . 加热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 3. 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物质a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 . 物质h属于盐,可能是可溶的硫酸钡 C . 物质f在浓度很大时常用作干燥剂 D . 物质d、e和f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 4.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表示氯离子 B . 表示钠离子 C . 此反应的实质是 结合生成水分子 D .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测
  • 5.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 向盛有一定量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断加生石灰固体 B . 向硫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 将足量镁粉和铝粉分别与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 .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蒸馏水
  • 6. 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 .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溶液的pH减小 C .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 .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 7. 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X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

    加入的物质

    酚酞试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显现象

    A . 稀盐酸 B . Na2CO3溶液 C . NaOH溶液 D . 稀硫酸
  • 8. 小乐在完成图I所示两个实验后,将两次废液倒入同一洁净废液缸,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为确定混合废液中溶质成分,他取一定量的混合废液过滤,并向滤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图II所示图像。则滤液中除NaCl外还含有的物质是(    )

    A . 氢氧化钙、碳酸钠 B . 氢氧化钠、碳酸钠 C . 碳酸钠、盐酸 D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 9. 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向盛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电导率(表示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 C . 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溶液电导率最大 D . 最终溶液电导率小于开始时稀硫酸的电导率
  • 10. 下列方法不能把相应物质鉴别区分开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水、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能否产生气体

    B

    食盐水、盐酸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C

    硝酸铵、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知温度的变化

    D

    棉纤维、羊毛纤维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体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所加试剂与操作都正确的是(    )
    A . 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B . 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 CuO(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12.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有Fe。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 一定不含AgNO3 , 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
  • 13. 能量的转化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化学能→电能 B . 电能→机械能 C . 光能→化学能 D . 机械能→内能
  • 14.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人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 B . 人将货物从地面拉到高处 C . 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 D . 人使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15.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镊子 B . 开瓶器 C . 筷子 D . 船桨
  • 16. 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 B . 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C . 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D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 17. 如图,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实验前杠杆斜静止,说明杠杆没有处于平衡状态 B . 图甲,为使杠杆处于水平状态,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C . 图乙,在A处和B处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然能保持平衡 D . 图丙,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需变大
  • 18. 如图,同一小球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向三个不同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设小球刚落地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 , 则(    )

    A . v1=v2=v3 B . v1>v2>v3 C . v1<v2<v3 D . v2>v3>v1
  • 19.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用它们分别将相同质量的钩码匀速竖直提升,在相等时间内绳端A、B移动相同的距离(忽略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两钩码上升的速度相等 B . 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 C . 甲滑轮组的总功比乙少 D . 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 20. 如图甲所示原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能表示其动能Ek随运动距离s变化关系的图像是图乙中的(    )

    A . B . C . D .
二、填空(共有6道题,共28分)
  • 21. 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氢气 ②胆矾 ③熟石灰 ④碳酸氢铵 ⑤硫酸钾 ⑥烧碱 ⑦一氧化碳

    1. (1) ,常见的建筑材料,也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 (2) ,常见的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3. (3) ,是含结晶水的硫酸盐,呈蓝色,可配制波尔多液;
    4. (4) ,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可作燃料与还原剂
  • 22. 提纯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铁溶液,可在该溶液中加入足量充分反应,然后过滤。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 金不与稀硫酸反应,真金不怕火炼(灼烧时不被氧化)。已知某金制品中混有铜,小李的检验步骤为:①在酒精灯上灼烧金制品;②将灼烧后的金制品在稀硫酸中浸一段时间。

    则步骤①、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分别是

  • 24.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可能有(该小题都填化学式)。
  • 25.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

    1. (1) 吸气冲程中,吸入
    2. (2) 压缩冲程中,通过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
    3. (3) 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1800r/min,在1s内,汽油机完成了个做功冲程。
  • 26. 如图所示,沿粗糙斜面匀速将一个重为G的物体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s,高h。若拉力做功为W,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100%,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以上两空均用字母表示结果)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有11道题,共72分)
  • 27. 下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

    1. (1) 实验I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2. (2) 写出实验II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II中要验证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填字母序号)。
  • 28. 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是极具开发前景的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nH2O,由可燃冰可得到甲烷(CH4)。某兴趣小组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可能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假设】甲同学:CO2 H2O;乙同学:CO H2O;丙同学:CO2 CO 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1. (1) 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2. (2) 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3. (3) 实验中发现A中粉末变蓝,B、D石灰水变浑浊,C中,由此推断丙同学猜想成立。
    4. (4) 装置末端气球的作用是
  • 29.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小金模拟化工生产,用如图装置来制取Na2S2O5

    已知:A中发生的反应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B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 (1) 图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2. (2) 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在实验过程中,滴加浓硫酸不宜过快,理由是(写出一点)。
    4. (4) 该实验开始前,应先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否则,部分Na2SO3会与氧气反应生成Na2SO4。所制取的Na2S2O5产品中会混有Na2SO4杂质,这与O2(化学性质)有关。
  • 30. 科学课上老师表演“吹气生火”魔术。用棉花把一种淡黄色固体包裹住,将一长玻璃管插入棉团中吹气,稍后棉团剧烈燃烧。为揭开其秘密,进行如下探究。

    【相关资料】①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推测,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只有CO2与Na2O2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

    猜想Ⅱ:只有H2O与Na2O2反应,固体成分是NaOH。

    猜想Ⅲ:CO2和H2O都与Na2O2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取少量溶液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只有NaOH。

    验证Ⅲ:另取少量溶液先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滴加酚酞酚酞试液,上清液显红色,从而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的存在。验证Ⅱ的结论错误,因为

  • 31. 为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金按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同一铁铁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

    1. (1) 小金正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关系。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反映铁球动能大小的。
    2. (2) 有同学建议小金将实验装置改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32. 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金利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实验,实验中测得数据真实可靠,见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

    0.1 

     0.7

     0.3

     47.6

     2

     1

     0.2

     0.7

     0.6

     47.6

     3

     2

     0.1

     1.1

     0.3

     60.6

     4

     4

     0.1

     2

     0.3

    1. (1)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 (2) 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填
    3. (3) 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
    4. (4) 分析表中第1、3、4组数据,你得出的本实验结论是:同一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随的增加而增大。
  • 33. 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质量都为500克、初温都为20℃的水和另一液体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

    1. (1) 90秒的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
    2. (2) 另一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
  • 34. 目前,氢能源汽车正在研制中。有一种氢能源汽车,能利用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得到氢气,并以氢气作为汽车能源。
    1. (1) 已知2克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热280千焦。求氢气的热值。
    2. (2) 某氢能源试验汽车,质量为3吨,其最大输出功率为60千瓦,在某平直路段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05倍,g取10N/kg,求汽车的最大速度。
  • 35.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500N的物体,为使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5m,所用拉力F需20N,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求:

    1. (1) 拉力F做的功;
    2. (2) 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 36. 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据图回答:

    1. (1) 整个实验过程中,混合溶液中离子个数不变。
    2. (2) 根据方程式计算,确定a的值。
  • 37.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用轻质杠杆(自身重力忽略不计)、空桶、质量为m的物体A和细线,自制了测量液体密度的杠杆密度计。该杠杆密度计可以从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液体密度的数值,请将下列设计过程补写完整:

    1. (1) 将杠杆在O点悬挂起来,空桶悬挂在B点,质量为m的物体A悬挂在C点时,杠杆水平平衡。测出B点到O点的距离为l,C点到O点的距离为l0 , 此时C点的密度刻度线应标注为
    2. (2) 在B点的空桶内注满液体,空桶容积为V,移动物体A至C1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C1点到O点的距离为l1 , 通过计算,此时C1点的密度值为。(结果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