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0-12-17 浏览次数:19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年11月5日,第______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    )
    A .   — B . C . D .
  • 2. 2019年1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回归祖国以来的______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主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    )
    A .  20 B . 15 C . 10 D . 25
  • 3. (2017·连云港)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中这一名句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A . 终身学习 B . 自主学习 C . 合作学习 D . 探究学习
  • 4. 关于学习,理解错误的是(    )
    A . 学习没有终点 B . 学习仅仅局限在学校 C .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D . 学习伴随着我们成长
  • 5. (2019七上·滨州期中) “在小溪里,鱼常感觉自己很大,到了大海,他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下列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 . 天生我材必有用 B . 人贵有自知之明 C . 众人拾柴火焰高 D . 敬人者人恒敬之
  • 6. (2019七上·天台月考)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在93岁生日时,公布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他认为自己每天都在感受着最美的学问。这启示我们(    )

    ①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②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美妙的享受

    ③学习数学需要方法

    ④学习没有终点,人要不断学习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③
  • 7. “自知者明”,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这是因为(    )

    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③要重视他人的评价    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8.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告诉我们(    )
    A . 有了友情,心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B . 人生只要有一个朋友就足够了 C . 古人非常重视友情 D . 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 9. 与友相处,我们要学会(    )

    ①共同分享,相互分担,彼此传递温暖   ②敞开心扉,主动地表达自我

    ③以诚相待,分享传播隐私             ④理解尊重,关心支持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10. 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物,需要精心养护。呵护友谊,需要(    )

    ①用心去关怀对方            ②学会尊重对方

    ③所有事情都替朋友做决定    ④坦诚相待,毫无保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教师节的确立充分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对教师的尊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尊重老师的表现。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我们(    )

    ①感激并完全服从老师                   ②主动关心、理解老师

    ③对老师敬而远之,减少与老师的交往     ④正确地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    )

    ①有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          ②表达方式都一样

    ③教学风格都一样                ④有扎实学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3.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良好的交往状态是指(    )

    ①学生乐学,老师寓教于乐         ②师生彼此尊重

    ③师生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④唯师命是从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4. 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以下哪些美德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    )

    ①体谅、包容        ②斤斤计较        ③理解、信任      ④漠不关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句子能够反映子女对父母孝敬之情的是(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16. 漫画《榜样》的寓意是(    )

    ①要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要模仿长辈的所有行为

    ③对父母长辈要言听计从    ④要传承孝亲敬长的家风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7. 下列有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认识正确的有(    )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②家庭结构改变了,家中的亲情就不存在了

    ③每个人的家庭都是幸福的

    ④人们内心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对漫画中孩子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 . 她的行为是正确的,我们与父母有了矛盾,就不要和父母说话 B . 她的行为是正确的,我们要减少与父母的交往,避免家庭矛盾 C . 她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完全服从父母 D . 她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的做法,互动沟通解决冲突
  • 19. (2016·武汉) 心理专家指出,网络在生活中,而非生活在网络中,避免上网成瘾,青少年要( )

    A . 增强自制力,做网络的主人 B . 增强网络交往的间接性、隐蔽性 C . 利用网络技术延伸人际交往 D . 提高抗诱惑能力,远离网络
  • 20.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句话表明(    )
    A . 生命是独特的 B . 生命来之不易 C . 生命是短暂的 D . 生命是不可逆的
  • 21. 人类的精神文明能够得以不断丰富和积累,这主要得益于(    )
    A . 死亡不可避免 B . 生命的顽强 C . 生命的接续 D . 生命的宝贵
  • 22. 守护生命首先要做到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 适量运动 B . 吸烟喝酒 C . 沉迷网络游戏 D . 经常不吃早饭
  • 23. 在“如何养护精神”主题班会的讨论中,同学们发表了下列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精神养护不需要物质的支持 B . 精神养护完全受外部环境的制约 C . 物质贫乏就不能守住自己的心灵 D . 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 24. 在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发生后,我们党和政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党和政府的做法主要体现了(    )
    A . 尊重和关爱生命 B . 人类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命 C . 人与人休戚与共 D .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 25. 人生,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味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味朝阳和落日的从容。这说明(    )
    A . 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B . 绚丽与平凡的人生都是脆弱的 C . 人生价值在于是否绚丽 D . 人生价值在于是否平凡
二、分析说明题
  • 26. 少年有梦,探究实践。

    小泰参加了班级的“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想”主题班会,并分享了他的资料如下:

    名人名言

    名人事迹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较们都在努力奔跑,找们都是追梦人。”“奇少年要敢于有梦……有梦想还要脚踏实地,好好读书,才能梦恕成真。”

    钱学森早年留学兰国,他一直想着回国报效祖国,实现科技强国梦。为梦想,他披荆斩棘奋力前行。面对困难,他鼓励身边工作人员说:“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1. (1) 请说出自己的梦想,请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 (2) 少年应有的梦想的特点是什么?
    3. (3)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和钱学森的事迹谈谈对中学生实现梦想的启示。
  • 27. 走近老师,简要回答。

    材料一:有的老师真实坦诚,从不掩饰或否认自己所犯的错误,让我钦佩;有的老师见解独到,他关注人生百态,理论联系实际地看问题,让我信服;有的老师幽默开朗,风趣且富有激情,但又不失严谨认真……

    材料二: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这节课得到这个老师的表扬,刚高兴一会儿;下节课就受到另一个老师的批评,心情真是五味杂全。

    1.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 (2) 针对材料一说明的道理,启示我们在学习中应该如何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
    3. (3) 如何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 28. 生命的思考,探究实践。

    材料一:(生命的名言)

    名言一: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无可替代。

    名言二: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因为人生不可以重来。

    各言三: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材料二:面对十万火急的救护车,大多数车主都会选择主动避让,为病人让出一条“生命通道”,争取宝贵的教治时间。“请大家主动避让急救车,您让开的不仅仅是一条车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您是在为生命让道”。

    1. (1) 材料一中名言分别体现了生命的哪些特点?
    2. (2) 材料二中“为生命让路”体现了什么?
    3. (3) 温暖生命要拒绝冷漠,传递生命的温暖我们该怎么做?
    4. (4) 人生难免有排折,面对挫折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三、简答题
  • 29. (2017七上·三明期中)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见,心诚则灵,让我们从此是朋友……”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友谊特质的认识。生活中我们要精心养护友谊,澄清对友谊的片面认识,让友谊之树常青。

    某校七年(1)班同学准备开展以“友情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现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围绕活动主题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 (2) 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3. (3) 我们需要澄清哪些对友谊的片面认识?
    4. (4) 请你就中学生如何建立友谊和呵护友谊支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