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0-12-14 浏览次数:1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年9月16日17时,强台风“山竹”在广东省登陆,广东多地遭遇狂风暴雨袭击。各方救援力量团结一致,通力协作,积极抢险救灾,转移被困群众数千人,为“山竹”的应急救援工作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各方救援力量的行为(  )

    ①有利于战胜灾害,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②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③是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的具体表现

    ④对于个人来说,能抓住有利时机,出人头地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2. “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深夜破坏我的美梦。”下列观点与这句话的寓意不相符的是(    )
    A . 真正的自由是无拘无束的 B . 公民要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 C . 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 D . 自由与规则是不可分的
  • 3. 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你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的口号。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讲,这说明了( )
    A . 个人的全面进步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B .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 .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D . 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 4. 通过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逐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  )
    A .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 . 人的生存发展离开社会也没什么问题 C . 只有不断学习社会知识,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D . 我们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关注社会
  • 5. 当代中学生要养成亲社会行为,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因为(  )

    ①这是热爱祖国和促进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②我们应多听广播、多看报纸

    ③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6. 2019年暑假期间,中学生小明与父母到西安旅游。出发前,小明和父母在网上购买车票,浏览西安的旅游景点,预订酒店。这说明(  )

    ①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有害无益

    ②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③网上交友是最好的交友方式

    ④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实用的信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许多有用的信息,结交到许多朋友。这说明(  )

    ①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②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今后我们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到网上购买

    ④网络交往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8.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加速网络化建设,开发了“掌上故宫”“故宫展览”“故宫社区”等智能手机应用,每天点击量超过100万次,既大大缓解了游客增多的压力,也借助“互联网+”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材料表明(  )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②网络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等的流动

    ③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场合,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④一切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A .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9. “吃酸菜鱼会感染病毒,病毒的名字叫SB250”“银行、公交车站、药店、快递公司都成了‘中国失联儿童守护站’”“抵制日本电影《贞子3D》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上映”……这些在微信朋友圈中广泛流传的信息被证实为谣言。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普及,出现在朋友圈中的谣言也越来越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网络言论自由,网络造谣无罪 B . 微信朋友圈中的信息仅供娱乐,看看就算了,没必要较真 C . 微信朋友圈谣言危害大,应抵制微信、抵制微信朋友圈 D .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 10. 某市一家商场开业开展促销活动,因顾客多,商场内发生拥挤事件,导致16人不同程度受伤。这说明(  )

    ①生活离不开秩序

    ②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③不遵守规则会扰乱秩序

    ④离开了法律的强制性,没有人能遵守规则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11. 2018年6月13日凌晨我国的弹幕视频网站AcFun发布公告称,该网站受到黑客攻击,近千万条用户数据遭泄露。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  )
    A . 可以随意查看别人的隐私信息 B . 要传播正能量 C .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D . 要让谣言止于智者
  • 12. (2018七上·天台期中) 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上交朋友,发祝福、抢红包、学习、问医、购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同时,网络诈骗、网络售假、网银被盗等也随之出现。对此我们应该   (    )

    ①充分享受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把网络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②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③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④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党中央首次召开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对新时代网信事业进行战略部署。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我国之所以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是因为(  )

    ①网络可以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②网络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③网络是把双刃剑,必须对之加强监管

    ④网络世界容易泄露隐私,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
  • 14. 2018年12月25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召开“净网2018”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该行动在广西全区的工作情况。行动期间,广西各级公安机关盯住目标、合力攻坚,共侦破网络违法犯罪案件333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37人。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
    A . 要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网络秩序 B . 要文明上网,不制造、不传播不健康内容 C . 要远离网络,决不上网 D . 有了“净网”专项行动,我们可以尽情上网,毫无顾虑
  • 15. 网络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任何人都可以在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  )
    A . 在网络平台踊跃发言,用好这个“麦克风” B . 在微信朋友圈遇到“求转发”的信息时,毫不犹豫地转发 C . 在自己的微博上想发布什么信息就发布什么信息,想发表什么言论就发表什么言论 D . 在网络空间里也要遵纪守法,谨言慎行,不信谣,不传谣
  • 16. 观察下边漫画,漫画启示中学生要(  )

    ①遵守道德和法律,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

    ④在上网过程中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 17. 某中学八年级(1)班决定举办以“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此次主题班会上,师生共同发出“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坚决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倡议。为响应此倡议,我们应当做到(  )

    ①不上传、不下载、不传播网络低俗内容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③不恶意攻击他人,只尽情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④认真践行《全球青少年环境保护公约》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二、简答题
  • 18.     某市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指导中小学生安全过马路、安全骑自行车、文明乘车等,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1. (1) 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一些中学生有哪些不良习惯?
    2. (2)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包括哪些内容?
三、分析说明题
  • 19.     国庆节快到了,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国庆假期作业: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小志心想,假期安排那么多,哪还有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再说了,这又不能提高学习成绩!
    1. (1) 请你评析上述情境中小志的想法。
    2. (2) 如果你是小志的朋友,请你告诉他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 20.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材料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年1月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3%,其中10-19岁群体占比为19.6%。

    1. (1) 为什么说互联网“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