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静海区五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0-12-13 浏览次数:17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桥(qiǎn)        据(jié)      广无垠(mào) B . (ráo)        守(gè)       成吉思(hàn) C . (chuó)  偻(gōu) 强不舍(guō) D . 褛(lán)   守(zhé) 岸芷兰(tīng)
  •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    , 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    智慧,    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 . 困境  启迪  抚慰 B . 困境  启发  抚恤 C . 困难  启迪  抚恤 D . 困难  启发  抚慰
  • 3. (2018·天津)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 .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 .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 . 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B .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C . 看着人类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孩子那样的笑。 D . 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 5. 下面对《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 C . “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D . “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醒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二、现代文阅读
  • 6. (2020·滨海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杨柳青年画

        ①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版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作为中国画中独特的一种类型,年画是老百姓在辞旧迎新的欢乐时刻用来营造节日气氛的一种绘画。它除了能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感外,还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祝福,是表达朴实生活理想的一种民俗艺术形式。

        ②年画起源于门神画。礼敬门神之风,春秋前已经形成。秦汉之际,出现了最早的门神形象,即神荼、郁垒。唐宋以来,门神画逐步衍化成了木版年画,其表现题材也越来越丰富。关羽、赵云、秦琼、尉迟恭等武将和钟馗、天师等神仙开始在年画中出现。明中叶出现了很多年画产地,桃花坞、杨柳青等,至今有“南桃北柳”之称。

        ③按照题材的不同,年画大致有以下三类。一是门神年画。现在广为流传的门神形象是初唐名将秦琼和尉迟恭。二是生活年画。生活年画中最有特点和最受欢迎的是以娃娃为内容的年画。娃娃年画表达了老百姓对美满家庭、幸福生活的憧憬。三是戏曲年画。它将年画与京剧、黄梅戏、越剧等戏曲完美地结合起来,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画中有戏、百看不厌。

    ④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板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几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制作程序大致是: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杨柳青年画的后期制作,是花费较多的工序。尤其是手工彩绘,需工匠们长时间精心绘制,才能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

        ⑤年画丰富了百姓生活,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和希望。虽然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不断改变,但寄托在其中的美好祈盼和心愿一直都在,这是年画的精神,也是年画的情怀。

    (选自网络,有改动)

    1. (1) 对选文第②段中运用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间顺序 B . 空间顺序 C . 逻辑顺序 D . 程序顺序
    2. (2) 对本文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举例子 B . 分类别 C . 列数字 D . 作诠释
    3. (3) 请结合全文,选择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中加点“最早”一词,说明了门神年画是最先出现的年画,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 . 本文主要说明了年画的起源、分类和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及工艺等内容。 C . 年画的作用主要是在辞旧迎新的欢乐时刻用来营造节日气氛,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感,寄托着对未来的期望。 D . 年画就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期盼和祝福的画,基本定型,根本就没有办法改变了,是很单一僵化的民间画。
  • 7. (2020·河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祖母的烟茶

    龙文辉

        ①祖母在后山坡上种了几十株茶树。我们家的茶叶就是这些树上长出来的。祖母并不在乎什么明前茶或谷雨茶,她采摘的多是些粗粗的叶子,连同茶梗一道弄了下来。看似普通的树叶,经过祖母那双灵巧的手,那叶片就有了新的样式,卷曲得体,有模有样。祖母对茶树很上心,除草,剪枝,施肥。她只施土杂肥。茶树在祖母的细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每棵树都长得一样高,枝丫粗壮,叶子浓密。也难怪祖母对那些茶树格外上心,那时,这茶可是全家几口人不可或缺的寻常支用。不仅仅是解决喝茶那点事,祖母还得考虑如何把茶做好了,连同平时攒下的土鸡蛋一起拿到城里卖点钱,再换回些食盐、煤油、肥皂,以及针线、布料之类的日常用品。

        ②一阵清明雨洗过,茶树上的新芽呈嫩绿色,显露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老叶片呈墨绿色,叶子泛着油亮的光泽,像是打了一层蜡。采摘时节,太阳劲道十足,明晃晃,火辣辣,灼得人皮肤生痛。祖母好像不怕热,她戴个草帽,身上罩着长衣长裤,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热辣的阳光一般晒不到皮肤,这样一来,人当然会更加闷热,不一会,汗水就湿透了衣背,看得出一块块汗湿的印子,双手则不停地在树枝上翻飞,像在弹钢琴,她要趁着这个时节,赶紧把那些茶叶都摘下来。茶采下来,用水冲洗干净,晾干,然后,架起锅子,灶膛里放把茅草点燃,茶叶在锅里反复翻炒,叫做“炒青”。祖母操作这些程序手法娴熟,时而在热度适中的锅里用手将茶叶团转,打散,再团转,再打散,时而又将茶叶抛起,宛如天女散花,好似在玩杂要。炒得茶叶变软,青气收敛就差不多了,再堆放在竹篾编成的盘子里,不断抱团、搓揉,叶片渐渐揉成了根根卷曲的“纸捻子”,然后再放到锅里慢火烘焙,焙干后用牛皮纸包好,缠上麻绳,挂在灶屋里的铜钩上,任柴火的烟气缓慢渗进纸包,就这样将茶叶熏制成了地道的烟茶。

        ③那是一种经柴火稍稍熏烤的茶。最好能取回山泉水,用瓦壶、柴火烧开,冲泡,不一会,蜷缩的茶叶在沸水中腰肢伸展,汤色橙黄,一缕淡淡的茶香和着柴火烟香便从茶杯中漫逸出来,若再搁上一两瓣茴香,更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喝起来清香中带点甜甜的味道,注入泡壶中放凉后的茶水,清冽甘爽,既好喝又解渴。大热天,我从学校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冲向泡壶,咕咚咕咚,一口气能喝上好几碗。一碗烟茶,盛满了浓浓的乡情和儿时的记忆。这,就是故乡的味道,我把它一并寄放在了一处乡间,大山深处的乡间。

        ④老家后山坡上有座坟墓,祖母就躺在里面。她忙累了,躺下来,在这静谧、安详的地方歇息。祖母还像从前那样,慈祥的眼神,日夜看护着那个家和那片茶园,深情的目光,时刻遥望着远方的亲人。

        ⑤清明节前,我又来到了祖母坟前。故土依日,草木芜杂,坟包上像一头披散的乱发,于我,心怀戚戚焉。在这个落寞沉重的日子,我要看看我的祖母,跟她说说话,好让她高兴高兴,看孙儿现在的样子,她应该会放得下心。也许,长眠于此的祖母早已淡忘了尘世的一切,对世事不再抱有任何怀想吧,而我们却正在有意无意间经历着老人的过往。

        ⑥望向山坡上那片碧绿的茶园,我忽然又想起了祖母做的茶——那种韵足了人间烟火气息的烟茶。

    1. (1) 祖母的烟茶是怎研制做的?在下面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语,补全线索。

      采摘————抱团、揉搓————

    2. (2) 请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选文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3.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第①段写出了祖母制烟茶对家庭生活的重要意义。 B . 第②段中,写雨洗过的茶树,新芽老叶交相辉映,意在表达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颂,对自然的讴歌。 C . 祖母生长在山野,却是心灵手巧。文中多次写到,茶在祖母手中的美好变化,以及茶汤的好喝,就是对像祖母这样手艺精湛的制茶人表达敬意,这也是本文的写作意图。 D . 祖母手中的茶源自于粗粗的叶子,是经过精心炮制才焕发出独特的光彩。作者笔下的祖母用自己的终生勤苦,守护着家园的宁静。祖母制作烟茶的过程,就像她自己的人生。 E . 本文作者撷取年少时对祖母制茶的影像片段,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渗透着对生活的感悟。
    4.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本文以“祖母的烟茶”为题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中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临:居高面下 B . 醉翁之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C . 发而幽            芳:芳香 D . 树林阴              翳:遮盖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一项是(    )
      A . 之者谁 B . 行者于树 C . 杂然而陈者 D .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②自然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早晚变幻多姿的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 . 文章第③自然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思想颓废的抑郁和苦闷。 C . 本文除第①自然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 . 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四、句子默写
  • 9.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1) 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2.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 (3)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4. (4) 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5. (5) 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 (6)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 (7)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的 “”,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终能实现的信念。
五、课外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李白传(节选)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 , 度牛渚矶 , 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注释)①宰:指县令。②崔宗之:名成辅,袭封齐国公。历左司郎中、侍御史,谪官金陵。③辟:召,征召。④黄、老:“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先秦诸子百家中 道家创始人老子。被后世道教奉为始祖。⑤牛渚矶:地名。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白供状不姓名     

      ②白长笑而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3. (3) 从这篇传记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
六、综合性学习
  • 11. 某班开展了“游在津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津卫摇篮”“大沽烟云”等八条独具津门文化特色的游览线路,吸引了海内外的大量游客。

    (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海河风光游”“游览‘五大道’”“全景式乡村游”“滨海旅游黄金100天”等特色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旅游形象。

    (材料三)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消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数字更具震撼性。

    (材料四)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

    项目
    年份

    入境游客
    (人次)

    外汇收入
    (美元)

    2013年

    265万

    26亿

    2014年

    296万

    30亿

    2015年

    326万

    33亿

    1. (1) 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关的一则是
    2. (2) 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述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七、名著阅读
  • 12. 《艾青诗选》是我国现代诗人艾青所发表的诗词的选集。艾青原名,浙江金华人。以下诗篇中不是艾青作品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                B.《我爱这土地》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土地的誓言》

  • 13. 阅读下面《西游记》节选,回答小题。

    菩萨道:“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行者笑道:

    “真造化了!真造化了!烘焦了的尚能医活,况此推倒的,有何难哉!”菩萨吩咐大众:

    “看守林中,我去去来。”

    遂手托净瓶,白鹦哥前边巧啭,孙大圣随后相从。有诗为证,诗曰:

    玉毫金象世难论,正是慈悲救苦尊。过去劫逢无垢佛,至今成得有为身。

    几生欲海澄清浪,一片心田绝点尘。甘露久经真妙法,管教宝树永长春。

    上文诗中所说的“宝树”结的是什么果?这一次孙大圣央求观音菩萨同往,是什么原因?

八、作文
  • 14. 作文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一场旅行,充满期盼,不断努力,又会撞见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意外,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无法回避。无论面对它时是怎样的心境和过程,总会迎来下一站。回首来处,皆是风景;人生的路,每一步都不会白走。这时,你也许会忍不住感慨:虽然那并非如我所愿……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