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12-23 浏览次数:2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下列属于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文化遗存的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红山文化 C . 大汶口文化 D . 良渚文化
  • 2. 东周贵族詹桓在回忆西周疆土之盛时曾说:“我自夏以后稷,魏、验、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慣、燕、亳,吾北土也。”“西周疆土之盛”主要得益于实行(   )
    A . 禅让制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3. 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地流行由贝币演变而来的蚁鼻钱:中原农耕地区开始使用由农具铲变而来的布币;东北部渔猎地区则出现了由工具刀演变而来的刀币;再后来又出现了由纺轮或玉壁演变而来的圆钱,从而形成了先秦货币四大体系。由此可见,先秦货币的形成( )
    A . 与各地区生产活动有关 B . 反映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C . 取决于所用材质的不同 D . 说明治铁技术发展迅速
  • 4. 妄言罪是秦朝的罪名之一指发布反对或推翻秦朝统治的言论,即构成安言罪,处以族刑。这反映出秦朝(   )
    A . 法律条文完备 B . 儒学遭受打压 C . 律法轻罪重刑 D . 民族矛盾尖锐
  • 5. 公元3年光武帝下沼州都丈量土地、核实户ロ,而“朝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嬴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光武帝了解这一情况后,随即下诏,“遣谒者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查究相关官吏的责任。这些诏令旨在(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增加政府收入 C . 肃清地方史治 D . 扩大统治基础
  • 6. 下面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路线与分布图。该时期是(   )

    A . 西汉初期 B . 西晋末年 C . 隋朝末年 D . 三国时期
  • 7. 隋朝时,政府在黄河沿岸修建了许多粮仓,著名的有兴洛仓(今河南郑州巩义河洛镇)、回洛仓(今河南洛阳小李村)、黎阳仓(今河南浚县大伾山北)、广通仓(今陕西华阴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河阳仓(今黄河北岸孟县南)、常平仓(今河南三门峡西)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这些粮仓的设置意在( )

    A . 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 B . 发展大运河商品经济 C . 加强南北方经济联系 D . 救济黄河流域的灾民
  • 8. 杜市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据此可知,杜甫创作这首诗的相关背景是(   )
    A . 安史之乱 B . 七国叛乱 C . 藩镇割据 D . 黄巢起义
  • 9. 鸵鸟原产于西亚地区,《旧唐书》记载吐火罗(今阿富汗)使者上贡鸵鸟,高宗特別喜受。高宗死后,皇后武则天命人雕刻了石雕(见如图),放置于高宗乾陵的神道(供参拜场所前的道路)入口。据此可确证,当时(   )

    A . 丝绸之路推动了雕刻艺术西化 B . 异域生物开阔了唐人的眼界 C . 朝贡贸易改变了唐代物种结构 D . 皇权强化需要依靠神权维系
  • 10.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曾说:“前代选用,皆州府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異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由此可知,隋朝鉴于前代选官制的弊端,创立了(   )
    A . 科举制 B . 中外朝制度 C . 郡县制 D . 三省六部制
  • 11. 唐宋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高峰。下列科技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 郭守敬编定《授时历》 B . 贾思勰著述《齐民要术》 C . 孙思邈编著《千金方》 D . 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
  • 12. 北宋初建之时,朝廷直辖的禁军数量只有19万人,主动攻辽时虽未获胜但形成了僵持;北宋后期,拥有60多万禁军,却出现了“靖康之耻”。材料可用来说明北宋(   )
    A . 重文轻武的弊端 B . 武器装备落后 C . “冗兵”现象严重 D . 禁军地位低下
  • 13. 唐代的市署、市司等一系列市场机构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追求对市场管理的“力度”,宋代的商税院等机构的设立则主要是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利益”。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市场管理的目的变化 B .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 . 中央集权的加强
  • 14. 元朝设置行省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部分)。由如表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行省(   )

    元朝行省

    概况

    江浙、湖广、江西

    搜刮财赋,其治所往往设在便于与朝廷联络和指挥的水陆交通要冲之处,而不置于该省的中心地带

    陕西、四川、云南、河南

    位于中原关中及西南边境要地,以控制军事重镇为重心

    岭北、辽阳

    防范蒙古诸王,控制蒙古部众以及供给军需

    A .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 维系了元朝的统治 C . 侧重对地方军事遏制 D . 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 15. 在辽国境内,契丹语和汉语都是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契丹文字除了被用来书写官方文书、碑碣、书状、印信等外,也被用来翻译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这反映出辽国(   )
    A . 注重汲取汉族文化 B . 与南宋文化交流频繁 C . 境内民族融合加强 D . 推行文化强国的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 16.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汉代、宋代、元代)的中枢机构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中枢机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 17. 改革被视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周王室的统治逐渐崩溃,奴隶制度也在逐渐解体,加速这一解体的催化剂就是各国一系列的变法。“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秦国在整个争霸战争中处于劣势,时刻有亡秦的危险。秦孝公求贤若渴,强烈支持商鞅变法。商鞅不负秦孝公的厚望,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

    材料二  大抵天下之事,久则不能无弊,固宜通变,然须合乎人情。宜于土俗,从容改图,而后天下蒙其福。宋至神宗,国势颇不振矣,安石所谓变风俗、立法度,未为不是。但其不达事理,不识时宜,直任己见而专务更张,遂使天下靄然,喪其乐生之心,而君子为之一空。有才而无识,可胜惜哉!若王安石起初不可谓非君子也,特因性执而少容,好学而泥古,遂至引用小人,基宋室之祸

    ——摘编自张居正《资治通鉴直解》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商鞅变法的措施说明商鞅变法是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张居正评价王安石变法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18. 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品

    简介

    顾恺之(348~409年)的《女史箴图》(局部)

    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汉元常在虎圈观兽搏斗,妃嫔都在座奉陪。一只熊突然跑出了虎圈,冯媛挡熊救驾,汉元常感激惊叹,对冯媛倍加敬重。

    张萱于713~741年任宫廷画职,绘制(號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唐天宝年间,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出游踏春。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19. 三国时期,是巴蜀地区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诸葛亮根据益州前统治者郗俭和刘焉、刘璋父子“贪残放滥,取受狼藉”“割剥百姓”“赋敛烦扰”,使农民破产流亡,田地荒芜的情况,提出“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方针(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反对“坊害农事”,同时适当地约束豪强地主过分压榨农民。在南中少数民族地区,诸葛亮还组织夷人务农桑,煮盐治铁,派人传授织锦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故西南少数民族称蜀锦为“诸葛锦”。诸葛亮为了抑制豪强地主的“专权自恣”,増加政府财政收入,重新恢复了盐铁官营的制度,“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蜀锦是益州的一大特产,诸葛亮把蜀锦生产放在发展手工业的首位,不仅使锦成为蜀汉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和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商品,而且使成千上万的以养蚕织锦为业的益州百姓的生活来源得到了保障。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楲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的繁荣景象。

    ——摘编自姚乐野《汉唐间巴蜀地区开发研究》

    1. (1) 根据材料,概括诸葛亮开发巴蜀地区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诸葛亮开发巴蜀地区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