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

更新时间:2017-11-16 浏览次数:894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 . 农作物秸秆就地露天焚烧 B .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排放 C . 废电子产品统一回收处理 D . 化石燃料脱硫、脱硝处理
  • 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三氧化二磷P2O3 B . 氢氧化铝Al(OH)2 C . 氨气NH4 D . 硫酸铁FeSO4
  • 3.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元素的核电荷数 B . 原子的中子数 C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4. 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碱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白磷、水、纯碱 B . 红磷、干冰、烧碱 C . 青铜、生石灰、熟石灰 D . 黄铜、氧化铜、氢氧化铜
  • 5.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且没有二次污染。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2FeO4+10H2O=4Fe(OH)3+8KOH+3X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化学式是O3 B . 铁元素化合价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C . 高铁酸钾可以长久敞口放置 D . 高铁酸钾与少量水反应后水体的酸碱度改变
  • 6. 下列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金属材料的是(   )
    A . 氮化硼陶瓷 B . 合成橡胶 C . 有机玻璃 D . 不锈钢
  • 7.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抗疟的有效成分,它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时,发现加热过程中会破坏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用乙醚提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 .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 . 青蒿素具有热的不稳定性 D . 用乙醚提取青蒿素是利用了青蒿素在乙醚中的溶解度较大
  • 8. 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 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 . 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 . 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 . 用装置丁蒸干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 9. 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A . 过滤 B . 蒸发 C . 蒸馏 D . 结晶
  • 10.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气体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 C . 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D . 物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能量变化
  • 1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 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D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一氧化碳,过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 12. 如图所示,有一段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 气球,取一小块铁丝网,用盐酸除去表面的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3-4mL食盐水,迅速塞紧瓶塞,过一段时间观察气球的变化是(   )

    A . 比原来大 B . 比原来小 C . 先变大,后变小 D . 无明显变化
  • 13.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冷水浇 C . 液化气泄漏,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 D . 扑灭图书档案火灾可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 14.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 CuSO4 、NaOH、 KNO3、NaCl B . K2CO3、NaOH、稀HCl、BaCl2 C . FeCl3、KOH、稀HCl、稀H2SO4 D . 稀HCl、 Na2CO3、稀H2SO4 、Na2SO4
  • 15. 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和硫酸铜。某同学取适量废液放入盛有足量锌粉的烧杯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少量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一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溶液的pH变小 B . 过滤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C . 滤渣中一定含铜和锌 D . 发生的反应类型不相同
  • 16.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铁固体 B . 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C . 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 . 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 17. 下列关于某些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B . 蛋白质遇可溶性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 C . 用燃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尼龙线 D . 葡萄糖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蔗糖、淀粉和纤维素
  • 18. 有一类化合物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nH2n+2(n≥1, n为正整数),这类化合物统称为烷烃,下列有关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烷烃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随n的增大而变小 B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烷烃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 . 烷烃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 足量烷烃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19. 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则甲、乙、丙可能分别是(   )

    A . KOH、KCl、 KNO3   B . H2O2、 H2O、O2 C . CaO、 Ca(OH) 2、 CaCO3 D . CO、 CO2、 H2CO3
  • 20. 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消耗H2SO4共9.8g,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 . 0.8g B . 1.6g C . 3.2g D . 6.4g
二、<b >选择填充题</b>
  • 21. 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熄灭酒精灯 C . 存放酒精灯 D . 用酒精灯加热
  • 22. 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烟花爆竹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23. 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A . 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 . 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 C . 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D . 60℃的KCl溶液降温至20℃,一定有晶体析出
  • 24. (2017·内江模拟)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
    A . B . C . D .
  • 25.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B

    NaCl粉末

    CaCO3粉末

    溶解、过滤、蒸发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氢气

    二氧化碳

    依次通入饱和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三、<b >填空题</b>
  • 26. 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1. (1) 构成氢氧化钠的微粒
    2. (2) 构成硅的微粒
    3. (3) 2个氧分子
    4. (4) 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27. 请分别选用“>”、“<”、“=”填写空白
    1. (1)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铝;
    2. (2) 导电性:银 铜;
    3. (3) 熔点:武德合金 锡:
    4. (4) 含碳量:甲醛(CH2O) 醋酸(C2H4O2) 。
  • 28. 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硝酸钾  B.硝酸铵  C.氢气  D.一氧化碳  e.干冰  f.熟石灰  g.烧碱
    1. (1) 可用作清洁能源的是
    2. (2)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 (3)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4. (4) 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2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电解水: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 (3) 用赤铁矿炼铁:
    4. (4) 葡萄糖燃烧:
    5. (5) 硫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与亚硫酸钠的混合液:
四、<b >探究题</b>
  • 30. 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 (1) 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仪器a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

    2.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 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强的新假设,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

      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CaO2与H2O反应有Ca(OH) 2生成


      CaO2与H2O反应无Ca(OH) 2 生成

    3. (3) 小强通过实验证明了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确有氢氧化钙生成,请写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
五、<b >推断题</b>
  • 31.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 、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 (1) 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2. (2) 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3. (3) 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 2 (填化学式)。
    4. (4) 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5. (5) 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理由是

    6. (6) 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
六、<b >计算题</b>
  • 32.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 (1) 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 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 (2) 某校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溶液,对一造纸厂排放的NaOH的碱性废水进行检测。请问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100g,配制的步骤依次为计算、、转移装瓶。
    3. (3) 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 现有废硫酸196g (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造纸厂的废水质量是多少?(写出完整的计一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