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0-2021学年九年...

更新时间:2020-12-03 浏览次数:16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神秘古老的埃及文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果你也是旅游者之一,你可以在埃及考察和参观到(    )

    ①金字塔

    ②楔形文字

    ③象形文字

    ④圆形大剧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2.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 . 《金刚经》 B . 《圣经》 C . 《天方夜谭》 D . 《汉谟拉比法典》
  • 3.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根据种姓制度来划分,他属于(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吠舍 D . 首陀罗
  • 4. (2017八下·东昌府月考)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5. 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包括(    )

    ①《雅典政治制度》    ②《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

    ③《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④《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6. 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
    A . 古巴比伦 B . 古印度 C . 波斯帝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 7. 江山代有人才出。凯撒被谋杀后,屋大维迅速崛起,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    )
    A . 雅典共和国 B . 罗马共和国 C . 罗马帝国 D . 迦太基王国
  • 8.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物风格各异,其中反映古代罗马建筑艺术典型风格的是(    )
    A . B . C . D .
  • 9. “他收了12个门徒,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这里的“他”是指(    )
    A . 释迦牟尼 B . 穆罕默德 C . 三藏法师 D . 耶稣
  • 10. 历史学家有言“近代的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都是从它脱胎出来的”。这句话里的“它”是指(    )
    A . 波斯帝国 B . 阿拉伯帝国 C . 查理曼帝国 D . 奥斯曼帝国
  • 11.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础是(    )
    A . 教会 B . 封建等级制度 C . 地主阶级 D . 封建庄园
  • 12. 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    )
    A . 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 B . 教皇鼓励市民自治 C . 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 D . 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 13.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 . 西欧城市的兴起 C . 大学的兴起 D . 西欧庄园的兴起
  • 14. 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称为(    )
    A . 《罗马民法大全》 B . 《查士丁尼法典》 C . 《法理概要》 D . 《新法典》
  • 15.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    )
    A . 阿拉伯数字 B . 《医学集成》 C . 《天方夜谭》 D . 《法学汇纂》
  • 16. 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在保存和传播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
    A . 査理曼帝国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罗马帝国
  • 17. 15—16世纪,英国、法国、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即租地农场。其经营具有(    )
    A .   奴隶制性质 B . 封建主义的性质 C . 无产阶级的性质 D . 资本主义的性质
  • 18. 他生活在巨人辈出的时代,他的祖国曾宣称:我们宁愿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缺少一个他。他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是(    )
    A . 荷马 B . 达•芬奇 C . 但丁 D . 莎士比亚
  • 19. 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
    A . 雷锋 B . 王进喜 C . 邓稼先 D . 焦裕禄
  • 20. (2018八下·张家港期中) 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董存瑞         ④雷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21.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两个一百年”指(     )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②中共十九大召开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④建军100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
    A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科学发展观 C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 五大发展理念
  • 23. (2016·淄博)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按劳分配制度 B . 社会主义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一国两制”
  • 24. 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2012年9月,我国交接入列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
    A . 阿芙乐尔号 B . 致远舰 C . 辽宁舰 D . 定远舰
二、综合题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首席执政官梭伦在大多数公民的支持下推行改革,确定公民权利,开启了民主改革之路。此后又经历了多次改革,该国的民主政治终于获得确立。

    材料二:面对日趋严重的国内外形势给朝野带来的强烈冲击,646 年,天皇终于颁布改新诏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材料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流行于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时期的谚语

    材料四:“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五: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所述的改革发生在哪个国家?后来在谁当政时国家达到全盛?当时这个国家什么政治制度发展到高峰?
    2. (2) 材料二所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此次改革日本学习的是中国的哪个朝代?这次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西欧哪一制度的特点?这一制度的形成最早是通过西欧哪个国家的改革确立起来的?
    4. (4) 建国初期,使材料四中“这个梦想实现”的农业变革是什么?这次变革得以推行的法律保障是什么?
    5. (5)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五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出现在哪里?这种责任制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6. (6) 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以下一组图片反映了中国现代以来的外交历程。

    材料三: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了哪一外交政策?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中 1954 年与印度总理举行会谈的中国总理是谁?他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倡导的指导国与国相互关系 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 (3) 图二的照片应该拍摄于哪年?图中的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
    4. (4) 图三中,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是谁?双方领导人会谈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5. (5) 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哪一地区只是中国的一部分?
    6. (6)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将推动建立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7. (7) 请举出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国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一项事例?
    8. (8) 新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 27. 历史因创新而生动,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材料二:

    材料三:建国以来取得的成就

    1. (1) 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运动中的“先驱”是谁?请写出他的主要代表作。
    2. (2) 根据材料二图片反映的信息,说说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创新成就。

      图 A: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图 B: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图 C: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药学领域的创新成就是研制出治疗疟疾的

    3. (3) 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写出材料三中 D、E、F 处应填的内容。
  • 28. 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挫折和失误,我们是在探索与经验积累中不断前进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中国新生)

    (经历挫折)

    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该刊认为邓小平“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1. (1) 图一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请写出事件名称及这一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2. (2) 图二表明哪一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从此,我国进入什么阶段?
    3. (3) 材料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也有过严重的失误。请写出其中一例。
    4. (4) (伟大转折)哪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为此,党实行哪一伟大决策?
    5. (5) (走向富强)为了使中国走向富强,1978 年底,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哪一座城市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1988年,中国又增设哪里为经济特区?
    6. (6)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哪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7. (7)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