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6-12-21 浏览次数:433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选择题(共</b><b >12</b><b>小题,每小题</b><b>3</b><b >分,满分</b><b >36</b><b>分)</b>
  • 1. 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塑料水杯 B . 纯棉毛巾 C . 羊毛围巾 D . 蚕丝被芯
  • 2. 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

    A . 贫血 B . 夜盲症 C . 骨质疏松 D . 甲状腺肿大
  • 3. 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 B . 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 . 常温下所有金属均为固态 D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 4. 下列关于“酒精温度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分子停止运动 B . 分子体积缩小 C . 分子间间隔减小 D .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 5.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 Fe3O4﹣氧化铁 B . 2N﹣2个氮元素 C . H+﹣1个氢离子 D . Cl2﹣2个氯原子
  • 6.

    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 .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 .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 7.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量取浓硫酸 B .      稀释浓硫酸 C . 装生锈铁钉 D .   倾倒稀硫酸
  • 8. 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 . 测定两种金属的密度 B .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 . 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 D . 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铜丝作导线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天然气作燃料 D .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 10.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 . 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 . 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 C .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 11. 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 . HNO3和FeCl3 B . NaOH和HCl C . BaCl2和Na2SO4 D . KOH和CuSO4
  • 12.

    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 2H2↑+O2↑.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溶液的pH减小 B . 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少 C . 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 D . 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二、<b >填空题(共</b><b >6</b><b>小题,满分</b><b>64</b><b >分)</b>
  • 13.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

    1. (1) 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2)

      从微观角度: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填标号).

    3. (3) 从变化角度: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 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4. (4)

      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 (5) 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       (填标号).

      A . 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 . 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 .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 14.

    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 (1) 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径“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2. (2) “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写一种).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能走完全程.

  • 15.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 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

      A . 蔗糖和水 B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 . 铁和氧化铜溶液
    2. (2)

      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g.

    3. (3)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 16.

    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 (2) 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3. (3) 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

    4. (4) 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

  • 17.

    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装置为(填标号,下同)和组合.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标号).

    4. (4) 若用水将图2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5. (5) 实验室用碘化氢溶液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H2O2+HI═2H2O+I2↓.取25.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2.7g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8.

    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实验过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产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1. (1) 【回答问题】

      a.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b.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c.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g.

      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

    2. (2) 【反思】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填标号).

      A . 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B . 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 . 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