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 “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 /第三课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南宋与金的和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三框 南宋与金的和战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0-11-24 浏览次数:6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 南宋开始 B . 1141年宋金达成协议 C . 郾城大捷 D . 南宋收复建康
  • 2. 南宋著名的抗金队伍是( )
    A . 戚家军 B . 岳家军 C . 杨家军 D . 湘军
  • 3. 南宋抗金将领中最著名的是( )
    A . 戚继光 B . 岳飞 C . 寇准 D . 韩世忠
  • 4. 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 . 赵高 B . 李林甫 C . 秦桧 D . 杨国忠
  • 5. (2019八上·江山期中)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 黄袍加身 B . 澶渊之盟 C . 宋金议和 D . 郾城大捷
  • 6.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 . 金灭北宋 B . 辽灭北宋 C . 西夏灭北宋 D . 蒙古灭南宋
  • 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是(    )
    A . 东京 B . 临安 C . 应天 D . 建康
  • 8. 南宋抗金斗争的性质是(    )
    A . 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斗争 B . 反对统治阶级压迫的斗争 C . 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斗争 D . 统治阶级争夺权利的斗争
  • 9.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 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 10. 下列关于阿骨打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       ②统一女真各部

    ③12世纪初在会宁称帝       ④在位期间,提倡“女真旧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品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材料二: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这样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1. (1) 材料一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指的是谁?这副对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 (2) 材料二中的“宋”指的是哪个朝代?你怎样看待这个和议?
    3. (3)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来看,你有何感受?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 (1) 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

    2. (2) 材料二中的“和议”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

    3. (3) 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盟约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