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12-28 浏览次数:27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电视节目《诗词大会》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列古诗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 .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 到2020年,洛阳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下列对废弃物的处理错误的是(   )
    A . 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类 B . 菜叶、剩饭倒入“厨余”垃圾桶中 C . 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D . 塑料餐盒、废纸可以直接点燃处理或掩埋
  • 3.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倾倒液体 C . 添加药品 D . 检查气密性
  • 4. 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 . 杨振宁 B . 屠呦呦 C . 张青莲 D . 袁隆平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药品中一定要加催化剂 C . 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利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 . 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 6. (2017九上·梁子湖期末)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 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 . 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 .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 . 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
  • 7.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达苯胺由五个元素组成 B . 西达苯胺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 . 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g D . 西达苯胺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6
  • 8.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   )
    A . 水银、冰水混合物、生铁 B . 液氧、氯化镁、空气 C . 金刚石、碳酸钙、海水 D . 钢、氧化铜、石油
  • 9. (2018·陇南)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 10. 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酒精灯熄灭

    收集一瓶氢气

    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结论

    隔绝氧气

    氢气难溶于水,不和水反应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 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8:1 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12.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 燃烧一般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属于燃烧 D .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 1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 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 .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 . 足量的锌、铁放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中 D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 14. 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0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0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20% B . 40% C . 50% D . 70%
二、填空题
  • 15. 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作用的结果。
  • 16.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 (1)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2. (2) 有些农村村民使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17. 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8,则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C的化学性质与相似(填“A”或“B”);B、C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18. 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1. (1) 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水面大约上升至集气瓶刻度处。
    2. (2) 结合乙图曲线,BC段气体压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19. 碳粉和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发现质量未发生改变,请问原混合物中,碳粉和铜的质量比是,已知碳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种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 (1)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能够得出燃烧条件之一为“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 (2) 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 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 (1) 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元素是什么
    2. (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 一氧化碳不仅可作燃料,还可用于冶炼金属,如图是实验室利用CO还原氧化铁的装置示意图,请完成以下问题。

    1. (1) 写出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请从微观角度分析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
三、推断题
  • 23. 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已知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6的液体燃料,丙是最常见的液体;丁是石灰水的主要成分。则甲的化学式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乙在生产或生活中的种用途是

四、实验题
  • 24.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O2 , 并验满O2的实验组合装置。

    1. (1) 写出用此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请将B装置图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3. (3) 此实验中用到了氧气的哪些性质
五、综合应用题
  • 25. 金属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 (1) 《梦溪笔谈》中:“古人以剂刚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刚、柔铁均为铁的合金,这主要因为合金比纯金属

      A 硬度大、耐腐蚀   B 硬度小熔点高   C 熔点高、耐腐蚀

    2. (2)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Zn、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实验。

      ①请写出丙实验中的现象

      ②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Zn>Fe>Cu>Ag,则图丁中的试剂A、B分别为(写出一组即可)。

    3. (3) 某化学实验室从含少量硝酸锌的硝酸银废液中提取金属Ag,其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①固体A的成分有

      ②步骤I、Ⅱ共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③请写出步骤Ⅱ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原因;若往溶液D中加入适量的铁粉,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发工作。利用锂与水的反应可制成锂水电池,作为潜艇的储备电源。已知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和一种有可燃性的单质气体,若消耗21g锂,则生成的单质气体质量为多少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