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南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12-15 浏览次数:17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应用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石墨用于生产铅笔芯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 . 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 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三个氧原子:O3 B . 碳酸钠:NaCO3 C .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2CO D .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 3. 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图物质分类关系中,若②是纯净物,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②与③是包含关系。则③不可能是(   )

    A . 生铁 B . 氮气 C . 高锰酸钾 D . 五氧化二磷
  • 4. 下列实验操作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 . 取用固体 B . 称量固体 C . 分离固液 D . 加热固体
  • 5. 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食盐溶液润湿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锈蚀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锈蚀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B . 导管内的液面低于试管内的液面 C . 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锈蚀 D . 以水代替食盐溶液,铁不能发生锈蚀
  • 6. 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   )
    A . 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B . 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C . 氯化钠的形成 D . 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 7.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 . 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煮沸的方法 B . 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用涂油的方法 C . 缺钙可能会导致骨骼畸形,需要经常补充金属钙 D . 为了提高金属铜的硬度,可加入锌制成黄铜合金
  • 8.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 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 D .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
  • 9. 如图使用打火机时,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按下开关,丁烷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 C . 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D . 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
  • 10. 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 CO2 的体积(如图所示)。实验数 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 . 实验中需快速地将 10mL 稀盐酸推入烧瓶内 C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D . 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 30mL
二、填空题
  • 11.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锂电池开启了现代移动智能生活:

    ①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 12. 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写出“ ”所表示的物质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 (1) 电解水实验如图1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可用检验;若收集到该气体的体积为10mL,则与 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大约为mL。
    2. (2) 自来水可通过直饮水机净化得到直饮水,其中净化步骤如图2所示:

      ①请你写出净化步骤中,运用的净水方法有(任写两种)。

      ②向直饮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是软水。

  • 14.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质世界。以金属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 (1) 认识金属元素的存在

      ①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存在,而金、铂等极少数金属因为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却能以单质存在。

      ②常见铁矿石有: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等。这两种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含铁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2. (2) 认识金属的性质  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南”、平”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向“南”字上滴加稀盐酸,向“平”字上滴加 CuSO4 溶液。

      ①“南”字上的现象是

      ②“平”字上有红色物质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 (3) 认识金属的制备,工业上,金属钨(W)可由氢气和三氧化钨(WO3)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 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4. (4) 认识金属的用途烤制食物时常用到铝箔,主要利用了金属铝的 (填性质)。
三、实验题
  • 15. 实验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1. (1) 用如图一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氨水。

      ①实验现象是

      ②该实验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2. (2) 如图二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空气吹散烘干的面粉,瞬间 发生爆炸,硬纸板盖被冲飞,蜡烛熄灭。

      ①吹散面粉的目的是

      ②储存面粉、汽油等易燃物或易爆物时,应注意

  • 16. 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探究氧气与金属铁的反应。
    1. (1) 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仪器 a 的名称为。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管口( 填“m”或“n”)进入。

    2. (2) 探究氧气与金属铁的反应

      ①用C装置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②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的更旺的原因

四、推断题
  • 17.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中 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 和 E 是组成元素相同 的气体,D 是红棕色的粉末。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 (1) 写出A的化学式
    2. (2) A和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3. (3) 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科学探究题
  • 18. 霾污染跟燃煤密切相关,燃煤还同时排放大量的 NOX和 SO2(会造成空气污染 形成酸雨)。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某燃煤地区霾的成分、SO2的检验和吸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查阅资料:

    ①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黑碳、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溶于水)、含金属元 素的物质和其它成分等。

    ②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SO2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 (1)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

      ①选择某地重度雾霾天气,用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②将采集得到的可吸入颗粒物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渣干燥后置于左边的凹槽内,如图1所示。

      ③先通入O2 ,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在导管口接上气球;然后将注射器中的澄清石灰水滴入右边的凹槽内;再加热点燃滤渣。观察到滤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变大。

      ④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⑤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理由是

    2. (2) 活动二:探究煤粉燃烧是否产生SO2

      ①如图 2 所示,将煤粉置于左边的凹槽内,先通入O2 ,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

      ②将注射器中的(填“澄清石灰水”或“品红溶液”)滴入右边的凹槽内,再加热点燃煤粉,可检验煤粉燃烧有SO2产生。

      ③在装置的导管口接上气球的目的是

    3. (3) 活动三:探究如何有效吸收煤粉燃烧产生的SO2

      ①如图3所示,烧瓶内装有SO2气体,依次用注射器注入相同体积的水、澄清石灰水、浓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图4的烧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②从图4的实验曲线看,吸收效果较好的试剂是

      ③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是(写一点)。

六、计算题
  • 19. 新型碳材料﹣﹣石墨烯(C)在电化学分析、电催化、超级电容器和化学电池等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有一制备石墨烯的原理为:Al2S3+3CO Al2O3+3C+3S.若需要制备 72g 新型碳石墨烯,请计算需要消耗硫化铝(Al2S3)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