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五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0-11-16 浏览次数:153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b>
  • 1. 下图所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

    A . 古巴比伦文明 B . 古埃及文明 C . 古印度文明 D . 古希腊文明
  • 2. 下图的石瓶是古埃及阿蒙荷特普三世王后提伊的物品,用于盛化妆品或油膏,瓶身上有王后和国王的名字,写在椭圆形的圈框里。石瓶上的文字应该是 ( )

    A . 象形文字 B . 楔形文字 C . 甲骨文 D . 字母文字
  • 3. 以下文明成果与其产生地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 B . 金字塔——古代印度 C . 伊斯兰教——古代埃及 D . 基督教——阿拉伯半岛
  • 4. 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的一位富商,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可能实现( )
    A . 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B . 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 C . 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D . 雇用一名武士,保护财物不受侵犯
  • 5. (2019九上·蓝山期中) 欧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一个旅游团他们想去探访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他们的最佳旅游地是( )
    A . 德国 B . 希腊 C . 英国 D . 意大利
  • 6. (2017·衡阳) 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你知道他是谁吗?(  )

    A . 伯里克利 B . 屋大维 C . 亚历山大 D . 穆罕默德
  • 7. 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 . 希腊文明的繁荣 B . 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 . 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 . 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 8. 在中古西欧社会常可以看到城堡、庄园、骑士,听到流行的一则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反映的是西欧哪一社会时期的状况( )
    A . 原始社会 B . 奴隶社会 C . 封建社会 D . 资本主义社会
  • 9. 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 . 斯巴达克起义——推翻了罗马统治 B . 生产力提高——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 . 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D . 教会的统治——阻碍西欧社会的进步
  • 10.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 . 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 . 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 . 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 11. 与下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这一制度的形成相关的改革是( )

    A . 伯里克利改革 B . 种姓制度改革 C . 法兰克王国改革 D . 日本大化改新
  • 12. 如果能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中古时代的西欧,有可能看到下列哪些现象( )

    ①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②庄园中的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③农奴的女儿嫁到庄园外人家,需缴纳“婚姻捐” ④农奴可随意离开庄园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3. 下图是《中世纪大学课堂》。下列关于中世纪大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学兴起于12世纪 B .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C . 大学有自治权利,不受教会影响 D . 大学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 14. 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下列国王统治过法兰克王国的有 ( )

    ①克洛维    ②屋大维    ③查理大帝    ④查士丁尼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5. 电影《帝国的灭亡:拜占庭的教训》一经播出即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提到的帝国最终被哪个国家所灭( )
    A . 阿拉伯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 16. 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拜占庭帝国灭亡  ②罗马帝国建立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  ④法兰克王国建立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③②④①
  • 17. (2016·青岛)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①③② D . ③②①
  • 18. 他创立了伊斯兰教,基本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他是 ( )
    A . 耶稣 B . 孔子 C . 乔达摩·悉达多 D . 穆罕默德
  • 19. 阿拉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 . 都是政教合一的政权 B . 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C . 都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D . 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 20. 阿拉伯帝国时期,政府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创造独特的阿拉伯文化。该帝国奉行了什么文化政策( )
    A . 开明 B . 封闭 C . 开放 D . 保守
  • 21. 10世纪起,西欧城市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  封建城堡的修建 B .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C . 铁制工具的使用 D . 交通事业的发展
  • 22. 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师生可免受地方世俗法官的审判,而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的主教审理,或由巴黎大学法庭独立审理,这说明当时巴黎大学有 ( )
    A . 司法特权 B . 教育自主权 C . 免赋税特权 D . 人身自由权
  • 23. 下列人物为罗马法律的修订、完善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 . 查士丁尼 B . 克洛维 C . 亚历山大 D . 查理曼
  • 24. 小华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东罗马四分五裂、奥斯曼帝国扩张、君士坦丁堡的沦陷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小华学习和探究的是( )
    A . 大化改新 B .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 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D .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 25. 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文明成就的是( )

    ①帕特农神庙   ②万神庙    ③儒略历   ④《十二铜表法》   ⑤阿拉伯数字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④⑤ D . ②④⑤
  • 26. 古代日本模仿中国进行了一次改革。下列选项中与这次改革内容相关的有 ( )

    ①改革模仿中国汉朝政治经济制度进行          
    ②这次改革名称为大化改新

    ③改革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
    ④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善于学习、长于模仿的特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7. 下列事件发生在7世纪的有( )

    ①大和统一日本    ②穆罕默德逝世   ③日本大化改新    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③④
  • 28. (2018·东营)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该书(    )
    A . 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B . 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C . 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D . 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 29.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 . 海外贸易 B . 民主政治 C . 文化教育 D . 军事外交
  • 30. (2018九上·龙湖月考) “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西罗马帝国 D . 法兰克王国
二、<b >非选择题(共40分,第31题11分 ,第32题13分,第33题16分)</b>
  • 3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

    1. (1) 请说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
    2. (2) 材料二中的“全体人民”指的是哪些人?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民主制”的认识。
    3. (3)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哪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共有条文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擅自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等。

    材料二: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和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作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材料三:看下图人物像

     

    1. (1) 材料一所反映的法典诞生于哪一地区?从材料一看,法典主要是为了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 (2) 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3. (3) 材料三图片人物是查士丁尼一世。他在罗马法制史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 33. 阅读材料:

    材料一: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材料二:8世纪前期,某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要保护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材料三:典型的西欧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佃户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材料四: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某王国”指的是哪个王国?经过改革形成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属于庄园劳动者的是什么人?庄园里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作用的机构叫什么?
    4. (4) 材料四中提到的“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形成了哪个阶层?这一阶层的出现有何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