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

更新时间:2020-11-19 浏览次数:1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原始居民
  • 2. 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     )
    A . “新石器时代” B . “旧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金石并用时代”
  • 3. 下列有关北京人的说法,哪一项尚未被考古研究证实? (     )
    A .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B . 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C . 已经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 D . 用火烧烤食物、照明
  • 4. 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错误的序号有 (     )

    ①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②一群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围捕野兽

    ③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④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5.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
    A . 神话传说 B . 史书记载 C . 学者推辑 D . 考古发掘
  • 6.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7.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
    A . 刀耕火种 B . 游牧渔猎 C . 农耕定居 D . 铁犁牛耕
  • 8.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观的情节是 (     )
    A . 种植水稻 B . 饲养猪狗等家畜 C .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 . 使用磨制石器
  • 9. “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据考古发现,较早制作彩陶的远古居民是 (     )
    A . 元谋人 B . 半坡居民 C . 河姆渡居民 D . 北京人
  • 10.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小麦    ④会制造陶器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1. 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相传是 (     )
    A . 嫘祖 B . 黄帝 C . 蚩尤 D . 炎帝
  • 12.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     )
    A . 炎帝和黄帝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成吉思汗
  • 13. 孙中山所撰《祭黄帝陵文》。文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神州轩辕指 (     )
    A . 蚩尤 B . 黄帝 C . 炎帝 D . 神农氏
  • 14.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
    A . 盘古开天 B . 炎黄传说 C . 禅让传说 D . 大禹治水   
  • 15. 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
    A . 世袭制 B . 武力夺取 C . 禅让制 D . 民主选举
  • 16. 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这说明 (     )
    A . 传说是不可信 B . 传说就是历史事实   C . 传说中有一定的历史真实 D . 传说太夸张了,应该完全否定
  • 17. 有学者认为,黄帝的名称实际反映了原始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因崇拜黄土地而表达的一种特殊感情,以下属于黄帝部落活动区域的是 (     )
    A . 长江流域 B . 黄河流域 C . 漠北地区 D . 珠江流域
  • 18. 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
    A . 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 . 大禹建立起夏朝 C . 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 . 原始农耕的出现
  • 19. 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
    A . B . C . D .
  • 20. 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
    A . 商汤灭夏 B . 武王伐纣 C . 盘庚迁都 D . 平王东迁
  • 21.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 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 . 西周实行分封制,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22.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
    A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23. 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     )
    A .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B .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C .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 . 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 24. 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 (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 25. 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6. 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

    A .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B .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 . 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 .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 27.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 28. 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夏朝,兴盛于商朝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29. 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
    A . 象形 B . 指示 C . 形声 D . 会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六居而野处。(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居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周易•系辞下》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劳身焦思,居外三十年,过家门而不敢入。”其精神世代传唱,于是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1. (1) 材料一记载的内容是真实的吗?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2. (2) 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图二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它们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
    3. (3)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
    4. (4) 材料三典故传唱的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历史人物?他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31.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材料三  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权力,建立诸侯国。

    材料四 下图。

    材料五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六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1. (1)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哪种政治制度?
    2. (2) 材料二中“家天下”指什么制度?
    3. (3) 材料三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四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左传》中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 (4) 诸侯有什么权力?材料五、六说明了这些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