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0-11-11 浏览次数:5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都不给分)
  • 1. 下列哪项设备 在我们的初中实验室一般是没有配备的是( )
    A . 安全锤 B . 急救箱 C . 灭火器 D . 消防桶
  • 2. 观察蜗牛时,在蜗牛前3厘米处,放上蘸有白醋的棉花,我们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醋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具有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 . 能生长 B . 能繁殖后代 C . 对外界剌激有反应 D . 能遗传和进化
  • 3.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严实的相片底片发生了严重曝光,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了X射线。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 . 调查 B . 实验 C . 观察 D . 阅读
  • 4. 如图为小麦和她的同学之间猜动物游戏的对话,请你根据他们的对话,猜测该动物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

    A . 陆龟 B . 娃娃鱼 C . D . 燕子
  • 5. 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春天,柳絮飞扬 B . 夏天,荷花飘香 C . 秋天,黄沙扑面 D . 冬天,雪花纷飞
  • 6.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下图所示,则测量的木块长度的结果是( )

    A . 5.2cm B . 2.2cm C . 5.20cm D . 2.20cm
  • 7. 小麦在制作小型地球仪时,在离乒乓球黏合线等距顶端处各钻一个小孔,确定为南、北极点,如下图所示,那么,小麦将乒乓球的黏合线作为( )

    A . 赤道 B . 本初子午线 C . 回归线 D . 180°经线
  • 8. 用洋葱鳞片叶“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时,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 B . C . D .
  • 9. 检测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浓度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在这个现象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0. 如图,将四种动物分成甲、乙两类的分类依据是( )

    A . 水生还是陆生 B . 是否具有脊柱 C . 体温是否恒定 D . 是否胎生哺乳
  • 11. 笔筒树又名多鳞白桫椤,为桫椤科桫椤属的植物,在约3亿6000年前就已存在,被称为“活化石”。我县大渔镇就有一株笔简树( 见下图),该树高达6米多,羽状复叶状集生于茎端,叶背面附生孢子囊群,靠孢子进行繁殖。则可以判断该树属于( )

    A . 被子植物 B . 裸子植物 C . 藻类植物 D . 蕨类植物
  • 12. 在测量金属块质量的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王涛同学正确读得金属块的质量为54.4g,则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位置正确且操作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19年11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网位置为102°E,28°N,则它应位于( )
    A .   东半球、南半球 B . 东半球、北半球 C . 西半球、南半球 D . 西半球、北半球
  • 14. 下列叙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春天,雾绕群峰 B . 夏天,雨笼山恋 C . 秋天,霜打枝头 D . 冬天,千里冰封
  • 15. 我们苍南的金乡、钱库、宜山这一片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影响这种地形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 冰川 B . 流水 C . 风力 D . 海浪
  • 16. 下列有关地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的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B .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岩石圈 C .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核 D . 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 17. 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处位于丙处的西北方向 B .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 . 丁处位于山脊 D . 甲处海拔比丁处海拔高
  • 18. 水是一种比热较大的物质,下列生产和生活中与水的这种特性没有关系的是( )
    A . 炎热的夏天,地面上洒水降温 B . 育秧时,夜晚向秧田里灌水 C . 用水作为机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 . 暖气管用循环热水来供热
  • 19. 某班同学观察自己制作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实验中,出现以下问题,下列针对问题分析不正确的是( )

    现象

    原因

    A

    视野中无细胞

    可能刮取的细胞数太少

    B

    视野中有细胞,但结构不太清楚

    加亚甲基蓝溶液

    C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等

    气泡太多

    D

    视野中无光斑

    对光等操作失误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如下图所示实验可以证明分子间存在力的作用,该实验将不易观察或测量的量转换为容易观察或测量的量,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以下研究中使用转换法的是( )

    A . 观察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模拟船只离岸远去,研究地球的形状 B . 黄豆芝麻混合模拟水和酒精的混合,研究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 C . 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堆模型洒水后下滑沙土的多少,研究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D . 比较等质量水和沙土加热相同时间后的升温情况,研究水和沙土比热的大小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 21. 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1. (1) 酒精灯是常用于加热的仪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物体在火焰的处温度升高最快。
    2. (2) 温度计是常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 (3) 托盘天平是常用于测量质量的仪器,使用托盘天平时,不要把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4. (4) 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不能倒置。这是为什么
  • 22. 如图所示,图中A、B、C分别说明细胞的三种生命现象,请回答:

    1. (1) 在C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
    2. (2) 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经过一系列的过程,不再分裂,而具有了与母细胞不同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功能特征,这一过程指的是 (填A、 B或C)
  • 23. 如图所示是植物的叶片结构示意图。

    1. (1) 在叶片的中部,可以看到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组织。
    2. (2) 叶片中的各种组织是组合(选填“有序”或“无序”) ,这种组合使叶具有了光合作用等功能。
    3. (3)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叶片属于植物体的
  • 24. 下面为马的分类地位图,请分析回答:

    1. (1) 动物界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2. (2) 在图示动物中,与马的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3. (3) 马和蜂鸟共有的分类单位有
  • 25. 小麦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下图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某液体的温度,那么该液体的温度是

  • 26. 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余次,2019年12月13日在四川内江市威远县就了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2. (2) 我国属于多地震国家,地震活跃的地带往往处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我国的四川省是地震多发区,因为处在亚欧板块和之间的地震带上。
  • 27. 下图为衣藻结构示意图。

     

    1. (1) 判断衣藻属于植物,主要因为它的细胞结构中有:
    2. (2) 衣藻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因此衣藻又属于生物。
    3. (3) 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衣藻细胞是由产生的。
  • 28.   2018年 11月16日,在新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通过投票,正式让“国际千克原器”( 由铂铱合金制造,因为铂铱合金是最稳定的合金之一)退役,改以普朗克常数作为新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
    1. (1) “千克”是的单位;
    2. (2) 若将“国际千克原器”放在航天器中,进行航天旅行,“ 国际千克原器”在太空时,其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
    3. (3) “铂依合金是最稳定的合金之一”,这句描述的是它的 (选填 “物理”或“化学”)性质
三、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 共18分)
  • 29. 小明在学习了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后,对人的身高与头部高度关系也产生了兴趣,他通过上网搜索,得到以下数据:

    人的年龄段

    1岁

    3岁

    5岁

    10岁

    15岁

    成人

    身高与头部的比例

    4:1

    5:1

    6:1

    7:1

    15:2

    8:1

    1. (1) 通过上网查询得到以上数据,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2. (2)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探究结论:
  • 30. 随着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空坠物造成的危害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1cm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50g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楼层

    实验现象

    1

    5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2

    15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砸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3

    25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1. (1) 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反映出来。
    2. (2) 实验的自变量是
    3. (3)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其破坏力越大。据此,请你提-条安全建议:
  • 31. 小麦想探究某品牌洗手液是否会影响环境,开展了以下探究。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1. (1) 完善实验过程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步骤

      第一步

      放20条蚯蚓

      放20条蚯蚓

      第二步

      每天喷10毫升1%洗手液

      每天喷

      第三步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

      实验结果

      2条

      38条

    2. (2) 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好处是
    3. (3) 假如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对这些数据应该如何处理?
四、解答题(共3小题,31 题6分,32题4分,33题10分,20分)
  • 32.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像是我们科学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1. (1) 为了更好的认识固体熔化的规律,小明从实验室取来两种物质,探究熔化的规律。实验结束后,小明做出了甲、乙熔化图像如图一。

      根据图像判断甲是否是晶体,并说出理由?

    2. (2) 小麦分析小明的熔化图像,认为甲和乙肯定不是同种物质,他的依据是:
    3. (3) 小明在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二中a线所示。

      实验时觉得加热时间太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改进了实验:他提高了水的初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在图二中作出温度大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33. 空调扇是一种电扇加空调模式的家用电器,兼具送风、制冷、加湿等多功能于一身。如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开启时,若储水箱中有水,可送出低于室温的冷风。若往储水箱中加入冰块,将有更好的效果。请结合示意图及学过的科学知识对空调扇可送出冷风,且往储水箱中加入冰块,将有更好的效果加以解释。(水泵的功能是将 储水箱中的水抽至超强吸水纤维)。

  • 34. 小麦在长白山天池游玩期间,拾到了一种能浮在水上的石头,当地人把它称为“浮石”.小乐对此产生了兴趣,并对它展开了研究:

    1. (1) 浮石指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后形成的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质地软,比重小能浮于水面,请就此判断浮石属于岩。
    2. (2) 小麦选取了一小块“浮石”,来测定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浮石”的质量:在调节天平的平衡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移.测得结果“浮石”的质量m1为31.5g。

      ②在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将绑有细线的浮石用细铁丝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测得总体积V2如图所示,则V2 mL。

      ③用天平测一空烧杯的质量m2为40g。

      ④将上述浮石从量筒中取出,将其放入该烧杯中,测得总质量m3为76.5g,则浮石的密度为多少g/cm3。(写出过程)

    3. (3) 小麦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浮石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A、B分别代表浮石A和另一浮石B的密度,则A的密度 (选填“>”、“=”或“<”)B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