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18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

更新时间:2020-11-04 浏览次数:12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一下·北京期末) 下列四个遗传病的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

    A . B . C . ①③ D . ②④
  • 2. (2020高一下·牡丹江月考)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 . 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 .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D .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3. (2020高一下·西安期末) 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 .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 C . 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D . 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4. (2020高一下·海淀期末)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   )
    A . 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 . 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 .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 . 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 5. (2020高一下·费县期末) 如图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据图可知体细胞中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都是成对存在的 B . 约翰逊发明了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 C . 一条染色体上携带许多个基因,这些基因相连组成染色体 D . 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的数目相同
  • 6. (2019高一下·金山期中) 下列研究成果中哪一项不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到的?(    )
    A .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研究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 B .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研究发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 . 摩尔根探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历程
  • 7. (2020高一下·费县期末)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cl(暗栗色眼基因)与w(白眼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B . 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w只位于X染色体上 C . 控制朱红眼性状的基因与控制辰砂眼性状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不可能岀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8. (2020高三上·株洲月考) 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中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的基因为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 . 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 C . 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 . 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 9. (2020高三上·株洲月考) 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aaXXY的残翅白眼果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可能为(A﹣长翅,a﹣残翅,B﹣红眼,b﹣白眼)(  )

    A .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③④
  • 10. (2020高二上·双鸭山开学考)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I、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  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 . 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C .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 . 若某病是由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 11. (2020高二上·双鸭山开学考) 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则不会产生基因型为Xb Y的个体 B .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 . 正、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D . 正常情况下,雌鸡Z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遗传自亲代的雌鸡
  • 12. (2020高一下·七台河期末) 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 . 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 . 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 . 鸡的体细胞中不含X染色体
  • 13. (2020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 .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C . 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 .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 14. (2020高一下·贵溪期末)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通过眼色就可以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杂交组合是(   )
    A . 杂合红眼(♀)×红眼(♂) B . 白眼(♀)×白眼(♂) C . 杂合红眼(♀)×白眼(♂) D . 白眼(♀)×红眼(♂)
  • 15. (2020高一下·沧县期末)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 . ①②③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⑤ D . ①③
  • 16. (2020高一下·太和期末)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雌猫和雄猫的体色分别各有3种 B . 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 . 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最大比例的获得玳瑁猫 D . 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 17. (2020高一下·费县期末) 已知鸡的羽毛生长速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快羽对慢羽为显性。某养鸡场利用一些能稳定遗传的亲本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将慢羽雌鸡与快羽雄鸡杂交,则F2中快羽的基因频率是1/3 B . 若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将快羽雌鸡与慢羽雄鸡杂交,选择F1快羽类型可有利于产蛋 C . 将慢羽雌鸡与快羽雄鸡杂交,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可以确定控制快慢羽的基因位置 D . 快羽雌鸡与慢羽雄鸡杂交,若F1均为快羽,则说明控制快慢羽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 18. (2019高三上·呼兰月考)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 . 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 .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 .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 . 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19. (2019高一下·中山月考)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 . 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 . 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C . 基因有显性和隐性,染色体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D . 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
  • 20. (2019高一下·吉林期末) 关于科学家方法与结论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

    科学家

    方法

    结论

    A

    孟德尔

    假说演绎法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B

    萨顿

    类比推理法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摩尔根

    假说演绎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

    D

    艾弗里

    同位素标记法

    DNA是遗传物质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
  • 21. (2019高一下·遵义期中)   1910年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于是摩尔根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为红眼。然后他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且雄性红眼:雄性白眼=1:1。摩尔根等人根据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假设1),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并设计了测交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但现在有的同学对摩尔根等人的结论提出质疑,他们根据果蝇X、Y染色体结构特点和摩尔根的实验现象,提出控制果蝇该眼色遗传的基因还可以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假设(假设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探究两种假设是否成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完善实验结果和结论(可从上述的所有果蝇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1. (1) 实验思路:
    2. (2) 预测结果与结论:

      如果子代,则假设1成立;

      如果子代,则假设2成立。

  • 22. (2020·湖北模拟) 请回答下列关于人类认识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科学史的相关问题:
    1. (1) 蝗虫性染色体在雄性中为一条,即为XO,雌性中为两条XX。而果蝇中XX、XXY为雌性,XO或XY表现为雄性,它们决定性别的方式是
    2. (2) 萨顿通过观察蝗虫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的数量关系,并且联系分离定律内容,比较归纳提出推论:
    3. (3) 摩尔根在实验室中从野生型(纯合子)红眼果蝇中得到白眼雄果蝇后,做了一序列果蝇杂交实验。

      ①根据F2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同时考虑眼色和性别,不难发现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且与X染色体的传递规律相似。所以摩尔根做出合理的假说:

      ②一种现象可能不仅仅只有一种假说可以解释,有同学提出新的假说:白眼雄果蝇的出现还可能是纯合的红眼雄果蝇X、Y染色体同源区发生双基因隐性突变形成的。为了探究控制眼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符合摩尔根的假说还是新的假说,请利用摩尔根实验中历代果蝇做实验材料,帮他设计实验探究两种假说的可能性。(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及结果和结论)

  • 23. (2020高一下·焦作期末)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其翅形有全翅和残翅两种,受基因A、a控制,全翅昆虫有长翅和小翅两种,受基因B、b控制。某科研人员以长翅雌昆虫与残翅雄昆虫为亲本,F1均为长翅,F1雌雄昆虫相互交配,F2出现长翅雌昆虫、长翅雄昆虫、小翅雄昆虫、残翅雌昆虫、残翅雄昆虫,比例为6:3:3:2:2。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全翅对残翅是性,长翅对小翅是性。
    2. (2) 基因A、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
    3. (3) 亲本雌雄昆虫的基因型分别是,F2长翅雌昆虫中杂合子的比例是
    4. (4) 现有一长翅雄昆虫,欲判断其基因型,可让其与多只表现型是的雌昆虫交配。若后代不出现残翅,则该昆虫的基因型是;若后代,则该昆虫的基因型是
  • 24. (2020高三上·普宁月考) 在一群棕色豚鼠中偶然发现了一只黑色雌性豚鼠,研究发现该鼠有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 DNA 分子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某研究小组用该黑色雌性豚鼠与一棕色雄性豚鼠杂交,共产生子代35只,其中19只黑色豚鼠(雌雄均有),16只棕色豚鼠(雌雄均有)。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控制黑色性状的基因是 (填“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判断依据是
    2. (2) 上述杂交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黑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
    3. (3) 利用上述子代豚鼠为材料,通过一对表现型不同的豚鼠的一次杂交实验,证实了黑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其杂交实验中母本的表现型是 ,实验结果为。利用上述子代豚鼠为材料,还有另一种方案也可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证实黑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
  • 25. (2020·浙江选考) 某昆虫灰体和黑体、红眼和白眼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杂交编号及亲体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Ⅰ(红眼♀×白眼♂)

    F1

    1红眼♂∶1红眼♀∶1白眼♂∶1白眼♀

    Ⅱ(黑体红眼♀×灰体白眼♂)

    F1

    1灰体红眼♂∶1灰体红眼♀∶1灰体白眼♂∶1灰体白眼♀

    F2

    6灰体红眼♂∶12灰体红眼♀∶18灰体白眼♂∶9

    灰体白眼♀∶2黑体红眼♂∶4黑体红眼♀∶6黑体白眼♂∶3黑体白眼♀

    注:F2由杂交Ⅱ中的F1随机交配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杂交Ⅰ的F1中选择红眼雌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红眼♀∶白眼♂=1:1:1。该子代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不为3:1的原因是,同时也可推知白眼由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2. (2) 杂交Ⅱ中的雌性亲本基因型为。若F2灰体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种表现型,F3中灰体红眼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 (3) 从杂交Ⅱ的F2中选择合适个体,用简便方法验证杂交Ⅱ的F1中的灰体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