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学改革联盟2020年高三理综生物高...

更新时间:2020-10-21 浏览次数:232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膜上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如膜上的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都具有转运功能,下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B . 胆固醇可通过载体蛋白快速进入膜内 C . 神经细胞兴奋时,Na+由通道蛋白进入胞内不消耗能量 D . 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转运一般具有特异性
  • 2.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下列对酶及其在代谢中作用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   )
    A . 用盐析沉淀的方法获取的酶和高温处理后的酶都可以恢复活性 B . 酶主要在细胞质中合成且能在胞内和胞外起作用 C . 植物光合作用的酶都是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合成的 D . 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大大加快了细胞呼吸中CO2的产生速度
  • 3. 下图为果蝇眼部细胞中某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布,有基因A时果蝇表现为正常翅,某群体中存在其突变类型缺刻翅,这一变异有某些致死效应,在果蝇的群体中没有发现过缺刻翅的雄性果蝇,b,C为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下面有关其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染色体上的b、C基因都可以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B . 该细胞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使b基因变化为B基因 C . 该条染色体最可能是果蝇的X染色体 D . 缺刻翅性状的出现是A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 4. 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人又称渐冻人,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如重金属中毒等,都可能造成其神经损害。目前主要理论认为是神经毒性物质累积导致谷氨酸堆积在神经细胞之间(如下图)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是自由基使神经细胞膜受损,下面有关其分析的错误的是(   )

    A . 自由基可能会攻击C结构,导致Na+内流异常 B . 神经毒素或重金属可能作用于A结构,导致B物质的回收异常 C .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谷氨酸的加工异常是导致该疾病的原因之一 D . 该疾病导致的结果是兴奋传递过程中的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异常
  • 5. 20世纪30年代环颈雉引入了美国华盛顿沿岸的一个岛屿后,其实际种群增长如下图1所示呈现“Z”字形变化,即每年春季观察到的种群数量明显低于前年秋季,绘制理论增长曲线时一般假定其净生殖率R0(Nt+1/Nt)为定值(即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大于1),但实际上净生殖率R0随种群密度N的变化模型如图2所示,下面有关其种群数学模型分析错误的是(   )

      

    A . 种群数量增长呈现“Z”字形变化可能是环颈雉越冬死亡率较高所致 B . 在实际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R0值是先增加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 C . 位于平衡点时种群密度基本上接近该种群在该岛上的K值 D . 种群高密度时会由于各种原因(如食物、疾病)导致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上升
  • 6.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的相关生理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细胞生长过程中,物质交换效率一般逐渐增强 B . 皮肤细胞衰老过程中,多种酶活性降低,但有部分基因表达 C . 机体细胞的凋亡只由基因决定而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D . 胚胎细胞分化时,胞内所有基因均进行选择性表达导致功能趋向专门化
二、非选择题
  • 7. 午休现象是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生理上的应激而导致的对光合作用的“误伤”,下图关于A、B两种绿色植物在夏季晴朗的白天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请回答:

    1. (1) 两种是绿色植物中最可能是水生植物的是(填“A”或“B”),B植物ab段和cd段光合作用强度都增加,增加的原因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2. (2) 农业工作者发现,在正午的大棚中适时进行水雾化处理可以提高B蔬菜的产量,从光合作用原理角度分析原因是
  • 8. 2020年三月下旬,肆虐武汉的新冠病毒终于慢慢的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与此同时相关的病毒基因的研究和疫苗临床试验正在紧张进行中,请分析下列各题:
    1. (1) 为了防止疫情的蔓延武汉1月23日封城,为疫情的防控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2. (2)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右正丽团队在《自然》命名了新型冠状病毒为2019-nCov,还确认了它进入细胞的路径与SARS冠状病毒一样,即通过细胞膜上ACE2受体,由此角度你可以建议研制的药物来抑制病毒对细胞的感染。
    3. (3) 临床解剖表明,死者的肺部细胞内和组织液中均含大量的病毒,故机体的免疫系统要进行的特异性免疫类型有;研究人员还发现该病毒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SARS冠状病毒有79.5%的相似性,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相似度高达96%,表明蝙蝠可能是该冠状病毒的来源。“全基因组水平”的相似性从分子的角度指的是
    4. (4) 中国陈薇院士团队研究的“重组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同时在治疗过程发现使用治愈者的血清注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肺部细胞阴影面积和病毒含量,从免疫学角度来看二者的区别是
  • 9.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系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余脉、阴山余脉交接处,经过三代塞罕坝建设者的坚守和担当,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变成“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请分析下列问题。
    1. (1) 某生物兴趣小组认为大兴安岭和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两个大群落,判断的依据是。从大兴安岭余脉—塞罕坝机械林场—阴山余脉,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分布有较大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2. (2) 在最初的恢复过程中,发现土壤中纤维素等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但植物叶片发黄,从生态系统的功能来看原因是
    3. (3) 在进行大量的植树造林后,有人建议考虑适度增加生态系统的第三极—的种类和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
  • 10. 请回答下列关于人类认识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科学史的相关问题:
    1. (1) 蝗虫性染色体在雄性中为一条,即为XO,雌性中为两条XX。而果蝇中XX、XXY为雌性,XO或XY表现为雄性,它们决定性别的方式是
    2. (2) 萨顿通过观察蝗虫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的数量关系,并且联系分离定律内容,比较归纳提出推论:
    3. (3) 摩尔根在实验室中从野生型(纯合子)红眼果蝇中得到白眼雄果蝇后,做了一序列果蝇杂交实验。

      ①根据F2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同时考虑眼色和性别,不难发现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且与X染色体的传递规律相似。所以摩尔根做出合理的假说:

      ②一种现象可能不仅仅只有一种假说可以解释,有同学提出新的假说:白眼雄果蝇的出现还可能是纯合的红眼雄果蝇X、Y染色体同源区发生双基因隐性突变形成的。为了探究控制眼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符合摩尔根的假说还是新的假说,请利用摩尔根实验中历代果蝇做实验材料,帮他设计实验探究两种假说的可能性。(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及结果和结论)

  • 1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在对市场上各种加酶洗衣粉进行了研究:
    1. (1)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酶是,温度、酸碱度和都会通过影响而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2. (2) 下表为某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结合“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你认为提出①的原因:

      本产品使用注意事项

      ①温水洗涤,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

      ②若不慎溅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

      ③请将本品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光、避热、避湿。

    3. (3) 他们在清洗衣物上的污渍时,将含蛋白酶洗衣粉和脂肪酶洗衣粉混合后并没有达到1+1﹥2的效果,请解释该用法失败的原因
    4. (4) 某同学的纯棉衣物沾染了墨水等污渍,对比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发现洗涤效果相差无几,其原因是,与传统的加磷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水软化剂如的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2. 基础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1944年,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不但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还证明了,所以说该实验是基因工程的先导。
    2. (2) 1967年,罗思和赫林斯基发现细菌拟核DNA之外的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间转移,这一发现为基因转移找到了一种。科学家在研究细菌时发现质粒上存在抗生素抗性基因,该基因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
    3. (3) 6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时发现,噬菌体感染某些宿主细菌后无法繁殖,进一步研究发现宿主细菌含有能剪切噬菌体DNA的酶,但该酶并未降解细菌自身DNA,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4. (4) 1980年,科学家首次通过技术将重组基因导入小鼠的受精卵,培育出第一个转基因小鼠,1983年科学家又采用方法将重组基因导入烟草,培育出第一例转基因烟草。此后,基因工程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
    5. (5) 1988年,由穆里斯发明的PCR技术使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dNTP(三磷酸脱氧核苷)、和Taq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