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11-30 浏览次数:1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21.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小明将空饮料瓶投入到下列(填序号)垃圾桶中。

  • 22. 在饮料的配料中,有一种食品添加剂是苯甲酸钠(C7H5NaO2 )。其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23. 碳酸饮料需“避免阳光直晒及高温”贮存的原因之一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24. 参观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种陶瓷电容器(如图),主要材料为TiO2等。

    1. (1) TiO2属于(填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2. (2) 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25. 如图是一款燃气灶的示意图。

    1. (1) 铸铁炉架表面经过四氧化三铁处理,四氧化三铁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烹饪时,用铸铁炉架将锅架高,其主要原因是(填序号)。

      A避免锅被烤坏    B避免食物被烤焦    C使用外焰加热

    3. (3) 燃气灶常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燃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燃气灶关火的方法是关闭燃气阀门,其灭火的原理是
  • 26. 均衡饮食是健康的基础。

    1. (1) 如图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
    2. (2) 牛奶中含丰富的钙,多喝牛奶可预防(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 27.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如图是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对比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28.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填序号)。

  • 29. 氢气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利用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为汽车供能。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此方法是以空气为原料,利用液氮与液氧沸点不同,将其分离。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1. (1) “分离液态空气法”发生的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

      A洁净空气是纯净物                B此方法制氧气的原料来源广泛

      C沸点属于物理性质                D利用此方法既可得到氧气又可得到氮气

    3. (3) 下列能表示液态空气微观示意图的是

  • 31. 在下列6种试剂里,分别滴加2滴自制紫甘蓝汁,现象记录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试剂

    稀盐酸

    石灰水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食盐水

    滴加紫甘蓝汁后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1. (1) 紫甘蓝汁(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 (2) 草木灰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 (3) 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填序号)。
三、科普阅读题
  • 3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因此泡制腊八蒜已成为一种过年的习俗。

    腊八蒜的制作方法是将蒜瓣剥皮洗净,放到密封容器里,倒入陈醋或米醋,封口冷藏。一段时间后,蒜会变得通体碧绿。

    腊八蒜为什么会变绿?

    腊八蒜呈现绿色是天然色素造成的。大蒜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含硫类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蒜酶和醋酸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反应可生成两种大蒜色素——黄色素和蓝色素,从而使蒜呈现绿色。其中蓝色素性质不稳定,温度略高就容易分解,光照会加速分解。而黄色素较稳定,在酸性环境中,升温和光照都不会使其分解。因此存放一段时间后的腊八蒜,其颜色就会从蓝绿色慢慢变成黄绿色,再逐渐变成浅黄色。

    腊八蒜为什么在“腊八”泡制?

    实践中发现将6月初新收获的大蒜直接用于加工腊八蒜,是不会变绿的。在7至9 月这几个温度较高的月份,常温贮存一段时间的新蒜用于加工腊八蒜也不能变绿。综上可得,温度对于大蒜绿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低温可打破大蒜休眠、激活蒜酶、促使大蒜绿变。将刚采摘的新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贮存,测得其绿变能力趋势如图。

    一般情况下,腊八蒜里的蓝色素会在泡制25天左右达到峰值,到40天左右,腊八蒜基本上已经由绿色完全变为黄色。而“腊八”距离除夕一般是21天或22天,这个时间间隔恰好使腊八蒜在过年时呈现出最巅峰的色泽和味道。

    怎样保持腊八蒜的绿色?

    研究表明,保持4℃的低温,控制pH在4.0左右,并使用真空包装和避光条件,腊八蒜就能保存三个月以上而不变黄。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泡制腊八蒜所用的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其组成元素有种。
    2. (2) 泡制腊八蒜最好选用条件下贮存的蒜(填序号,下同)。

      A0~4℃、贮存20天左右            B0~4℃、贮存80天左右

      C常温、贮存20天左右             D常温、贮存80天左右

    3. (3) 选在腊八节泡蒜的原因是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腊八蒜呈现绿色由于加入了人工色素

      B较高的贮存温度不利于使大蒜具有绿变能力

      C在腊八蒜的泡制过程中,避光处理可避免腊八蒜过早变黄

    5. (5) 生活中,延长腊八蒜绿色时间的措施有
四、流程题
  • 33. 氢氧化钙 [Ca(OH)2] 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常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生产氢氧化钙,主要流程如下:

    1. (1) 氢氧化钙[Ca(OH)2]的组成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2. (2) 粉碎石灰石的目的是
    3. (3) 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为CaCO3 CaO + CO2↑,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
    4. (4) 消化池中发生的反应为CaO +H2O = Ca(OH)2 , 若56t CaO参加反应,可产生的Ca(OH)2 质量为t。
五、实验题
  • 34.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1. (1)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3. (3) 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5.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 (1) 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利用了其(填“易”或“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3. (3) 实验2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 36. 实验室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 (1)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 (2) 操作②中托盘天平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g。
    3. (3) 操作④中玻璃棒起到的作用是
    4. (4) 操作⑤中量筒的量程是(填“10mL”、“50mL”或“100mL”)。
  • 37.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 (1) 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1中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 (3) 实验2中,a、b为润湿的紫色石蕊棉球,c、d为干燥的紫色石蕊棉球。实验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有
  • 38. 小明用电子秤进行如图所示的称量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活动1和活动2的电子秤示数都减小了。

    1. (1) 活动1的电子秤示数减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 (2) 活动2中电子秤示数减小的部分(填“等于”或“不等于”)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六、科学探究题
  • 39. 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内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

    1. (1) 活动1:证明红磷熄灭后,氧气还有剩余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Ⅰ.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

      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热,一段时间后熄灭,白磷始终不燃烧

      红磷熄灭后,氧气还有剩余

      Ⅱ.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高能激光笔照射

      白磷   现象①   

      (解释与结论)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步骤Ⅰ中白磷始终不燃烧的原因是。  
    3. (3) 步骤Ⅱ中的现象①是
    4. (4) 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
    5. (5) 活动2:探究影响剩余氧气浓度的因素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表。

      可燃物

      白磷

      红磷

      木炭

      着火点/℃

      40

      240

      370

      生成物状态

      固态

      固态

      气态

      剩余氧气浓度

      3.1%

      7.0%

      14.0%

      通过对比上表中红磷和白磷的相关数据,可以得出影响剩余氧气浓度的因素可能是

    6. (6) 结合以上探究及实验数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常使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可能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