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甘孜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

更新时间:2020-11-09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选出下面书写和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 狭隘 ài       殉xùn职      热沉      嗔chēn怪     禁固 B . 派遣qiǎn     抽噎yè        慷概      蜷qüán伏     羞怯 C . 干涸hé       怂恿sǒng      帐蓬      温驯xùn       琢磨 D . 灼zhuó烧     怅chàng然    坍塌      附和hè        余晖
  • 2. 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句中的“狡猾”是贬义褒用。 B . “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这句中“太阳”“西边”是名词,“低矮”、“下”是形容词。 C . 人们常用反义词构成对比,使句子更有说服力,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 . 汉语中,数次和量词一般结合起来表示数量,如“一本书”、“一场比赛”。
二、字词书写
  • 3. 欣赏右面的书法作品,并将其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 4. 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见议思迁      麻木不仁      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      大相胫庭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惊慌失错      哄堂大笑      怪诞不惊

三、句子默写
  • 5. 在横线上默写正确的古诗。
    1.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2. (2)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 (3)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4)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 (5) 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 (6) ,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7. (7) 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8. (8)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9. (9) 河流大野犹嫌束,。(谭嗣同《潼关》)
    10. (10)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担担面的尊严

    ①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我一位在华西医院当医生的朋友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救援队,奔赴灾区,我当时正好在当无业游民,就跟着去帮忙抬担架。回程途中,车队堵在了成雅高速上,6个小时都没能移动分毫。

    ②沿连有很多乡民贩卖方便面火腿肠,我问了一下,一碗方便面竟然卖到了40元,开水2元。“这些小资产阶级!”我的医生朋友骂道。

    ③为了表达对发国难财的鄙视,她买了一碗方便面不加水啃着吃,我当时指出这不是干脆面,不适合干吃。她表示不是心疼那2元钱,这代表着她的honor问题。

    ④就在这时,我看见以三蹦子为主的大军中多了一位佝偻的老者,他挑着一条扁担,扁担两端是一口铜锅和一个煤球炉子,颤颤巍巍地行走着。我好奇地下车上前一探究竟,只见他支起锅炉,打开火,取出一把细薄的手工面,扔进铜锅开煮。同时极其麻利地打起了调料碗,我用鼻子都能闻出里面的红油、芽菜、蒜末、花椒面,以及透着一股焦香的猪肉臊子。

    ⑤这是正宗的担担面。你能想象在大半天粒米未进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碗担担面的情形吗?我掏出钱包,摸出一张百元大钞,跟老者说:“来一碗。”“有没有零钱,我找不起。”老者半眯着眼睛回答。

    ⑥我愣住了,我想以该地段的物价水平,方便面都要卖40元,一碗担担面不破百就是对成都小吃的侮辱。我坚持把100元塞给老者,我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honor问题。

    ⑦片刻功夫,面煮好了,老者用大盘子端着10碗面上了我们的车,他说10元一碗,绝不发国难财。

    ⑧“这是我的原则。”他说。

    ⑨车上7个人,我吃了2碗,那个刚啃完方便面的医生朋友吃了3碗,她看着瞠目结舌的我,赶紧尴尬地解释:“我其实没有这么能吃,这是一种大爱。”

    ⑩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

    【注】honor:道德标准。

    1. (1)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 (2)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回答。
    4. (4) 读了本文,请你谈谈生活中我们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
六、课内阅读
  • 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不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

      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险躁

      ④年与时驰

    2. (2) 下面句子的诵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D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3. (3)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 (4) 选用原文词语填空。

      文中指出修身养德的方法就是“”和“”;无论是“明志”,还是“成学”,作者强调获得成就取决于“静”,“”则导致失败。

    5. (5)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七、作文
  • 10.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着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读《植树的牧羊人》我们不仅能学习牧羊人无私的精神,可贵的毅力,还能学习文章写人记事的方法。

    请你从自己的身边或积累的素材中寻找这样默默“种树”的人,为他们写一段文字,要求记录他们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400字左右。

  • 11.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文。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诗意,他的生活也会变得诗意。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花儿开在我们眼里,我们便把它深深镌刻在心中,也许这就是诗意。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喜欢的音乐、感动的故事……都会留下诗意的痕迹。

    ①请将题目“那一次,我在中感受到了诗意”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②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如无法避免,请以××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