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

更新时间:2020-11-09 浏览次数:9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9七上·河北月考)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B . 三妹很难过地说:“哥哥,小猫死了!” C .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D . 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 2. (2019七上·河北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个很好的朋友因为一次误会而大相径庭 , 真是令人可惜。 B . 孤独的牧羊人讲原本荒凉、干旱、毫无生气的不毛之地改造成充满生机的绿洲。 C . 老师批评了那些在值日工作中拈轻怕重、缺少责任心的同学。 D .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 3. (2019七上·河北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诫子书》这篇课文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B . 自从兴化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兴化警方开展了整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C . 随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D . 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 4.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高尚”“乐观”“奉献”都是充满赞美、喜爱、肯定的褒义词,“愚蠢”、“丑陋”“无耻”都是充满贬抑、厌恶、否定的贬义词。 B . “激动”“悠闲”“强壮”“碧绿”都是表性质的形容词,前面都可以用表程度的词来修饰。 C . “人类”和“人”这组同义词存在集体和个体的不同;“散步”和“溜达”存在着语体风格的差异,前面书面色彩较浓,后面口语色彩较浓。 D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句子中包含了两组反义词,构成鲜明的对比,使句子具有更为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
二、字词书写
  • 5.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这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早晨,阳光以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呻yín,通体透亮,像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安xiáng在枝头。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quán缩在一起的害xiū的花瓣,也迅即伸展开来,像一只只恭听教诲的耳朵。

三、句子默写
  • 6.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 (1) 非学无以广才,
    2. (2) ,非宁静无以致远。
    3. (3) 海日生残夜,
    4. (4) ,随君直到夜郎西。
    5. (5) 《<论语>十二章》中揭示“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6. (6)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
四、名著阅读
  • 7. 名著阅读。

    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落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厉害妇人!这么就把老孙送到这里来了?”

    1. (1) 此语段出自名著《西游记》,文中妇人是①,大圣在小须弥山遇到的菩萨是②
    2. (2) 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 )( )
      A . 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 . 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 . 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 . 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E . 因人参果树被推倒,唐僧师徒被阻五庄观,孙悟空多方求助,请来观音菩萨救活了果树。最终镇元子和唐僧结为兄弟,并请各位仙家品尝人参果。
五、综合性学习
  • 8.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是最佳的读书时光,光华中学七⑴班准备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活动。下面是活动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请参与解决。

    七年级⑴班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调查表

    读书兴趣

    读书计划

    关注点

    读书笔记

    浓 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 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的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的学生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 (1) 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2. (2) 七年级⑴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计划的设计一项活动。

      活动:

    3. (3) 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壮美,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

六、诗歌鉴赏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野 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 (1)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
    2. (2) 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蜻蜓上下鱼东西”所表现的画面,并说说其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课外阅读
  • 10. 阅读《狼子野心》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 , 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 , 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 , 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dūn)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①畜:养。②厅事:住所的堂屋。③俟(sì):等待。④啮(niè):咬。⑤遁逸:逃跑。⑥贻患:留下祸患。

    1. (1)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再就枕将

      事从侄虞惇言

      暇甚

      担持刀

    2. (2) 下列句中与例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犬阻之不使前也

      A . 久之,目似瞑 B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 . 复投之 D . 夫君子之行
    3. (3)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1处)。

      ①恐  前  后  受  其  敌 

      ②则  二  狼  伺  其  未  觉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②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5. (5) 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八、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郑振铎《猫》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②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③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④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⑤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⑥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⑦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⑧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⑨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⑩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⑪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⑫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⑬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 (1) 梳理选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

      ——难过——②——③

    2.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句。
  • 12. 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老牛不得进洞,急抽身,又见八戒、行者赶来,慌得卸了盔甲,丢了铁棍,摇身一变,变做一只天鹅,望空飞走。

    ②行者看见,笑道:“八戒!老牛去了。”那呆子漠然不知,土地亦不能晓,一个个东张西觑,只在积雷山前后乱找。行者指道:“那空中飞的不是?”八戒道:“那是一只天鹅。”行者道:“正是老牛变的。”土地道:“既如此,却怎生么?”行者道:“你两个打进此门,把群妖尽情剿除,拆了他的窝巢,绝了他的归路,等老孙与他赌变化去。”那八戒与土地,依言攻破洞门不题。

    ③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 a 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 b 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 c 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 d 那个熊。

    ④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现出原身,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对行者高叫道:“泼猢狲!你如今将奈我何?”行者也就现了原身,抽出金箍棒来,把腰一躬,喝声叫:“长!”长得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门扇,手执一条铁棒,着头就打。那牛王硬着头,使角来触。这一场,真个是撼岭摇山,惊天动地!

    1. (1) 选文中a、b、c、d处依次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钻 唳 鸣 卷 B . 飞 鸣 唳 喷 C . 钻 鸣 唳 喷 D . 飞 唳 鸣 卷
    2. (2) 第②段划线句子对表现牛魔王有什么作用?
    3. (3) 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4. (4) 选段可见牛魔王擅长变化,《西游记》中还有许多神仙、妖魔也擅长变化。请仿照示例,结合相关情节另举一例。

      示例:在一调芭蕉扇中,悟空变作一只小虫,趁铁扇公主喝茶之际进入她的腹中。铁扇公主腹痛难忍,答应借扇,结果孙悟空借到了一把假扇。

  • 13. 阅读《34个鸡蛋》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②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③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④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像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说,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⑤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听到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很小很小的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⑥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⑦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心疼了。我不到23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⑧“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把抱住了我。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⑨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⑩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⑪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结果她就来了,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

    ⑫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⑬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⑭那天,她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抱着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放声大哭……

    ⑮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⑯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要20万赎身。”

    ⑰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⑱临走,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选自《中外文摘》,有删改)

    1. (1) 仿照事例,完成本文主要情节的梳理。

      李暖暖赌气去报名做志愿者——①——②——李暖暖原谅了父亲并坚守自己的意愿

    2. (2) 结合课文内容,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其表达作用。)

      ②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挑选出其中一个加点词语赏析其表达作用。)

    3. (3) 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李暖暖是个怎样的人?(至少答出两点)
    4. (4) 试比较本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和下列材料中的句子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用意上的不同之处。

      材料: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植树的牧羊人》)

九、作文
  • 14. 请以“记住,那一刻”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⑴写一篇记叙文;⑵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⑶书写工整规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